【篇一:人类与人工,推出关系】
人工智能永远不会变成人,是因为它缺乏人性。而人却容易沦为机器人,因为他会缺乏人性。没有的东西不会凭空产生,而有的东西却会失去。
人工智能与人的最大差距就在于它是被人设计的。它没有主观情感,没有人脑也就没有意识。
就如前阵子备受关注的围棋人机大战中,人工智能完胜柯洁。然而事实上这本就不是一场比赛。人和机器,血肉和芯片怎能相提并论?柯洁输了,他有遗憾和烦死。他可以在节目中畅谈自己的感想和感受。阿尔法狗赢了,那它就只是赢了,它只会思考围棋,不会分析成败,它什么都没剩下。日后随着棋手的技巧进步终有一天会打败没有被重新编过的程序。
由此看来,人工智能终究抵不过人脑,但人脑是否会像人工智能一样冰冷呢?
前文说过,人脑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主观意识,而正是这一点,人脑可以凭着自我意识而主观删去一些东西,价值观,同情心和是非观念……
就拿城管治安的例子来说,之前看到一则视频,高龄奶奶在路边摆摊,治安城管将其打到口流鲜血,多么残忍和冷酷的一幕。城管家中没有老人吗?加入换位思考一下,还下得去手吗?老人出来卖菜不也是为了谋生,城管这种做法和机器人有什么区别?他的脑子里只剩能和不能。一旦显示不能,那就解决到能为止。同情心去哪儿了?是被他的小权小利吞噬了。
也不是说因为同情心就让老人随意摆摊,这时人脑的作用就是用来变通的,他可以告诉老人哪里有合法摊点等等。以上种种,换位思考,尊老礼让,变通问题都是人脑所独具的功能。然而,城管做到哪点了?相反的是比人工智能还要残忍。不难发现,人脑正在一步步沦为计算机般的思考。会有人说“城管不是人”,这么看来,一点不错。
不能让人变成人工,当人全部变成人工后,又由谁来设计人工呢?导致的就只是人类文明的停滞。用一句土话来讲,人是活的,机器是死的。我们要常常唤醒我们的大脑。分清对错是非固然是理智,但我们比计算机多出来的就是感性。善于利用感性,才可以让世上存在文明,存在温暖。
人工智能永远不会进化为人类而来伤害人类,我们所需要畏惧的是人类沦为人工智能,让一切变得冰冷,残酷。
人工不会推出人类,但人类能推出人工。
【篇二:摔跤比赛】
摔跤是男孩子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也是最开心的游戏之一。
时光飞逝,记得有一次摔跤还是与马浩然出去玩的时候。那天晚上,我闲来无事约出他便问道:“今天我们一起摔跤比赛吧?”他点头示意。
比赛开始,我与马浩然弓着背,眼睛像猎鹰一样死盯着对手,我不停地用手虚晃他,见他毫不在意,我便像饿急的老虎扑向他。马浩然猛得挡住了我的冲击,我使出全身的牛劲想把他推出场外,奈何他膀大腰粗,我硬是扳不动他,只好是使出巧招。我迅速站了起来,马浩然没有了支撑,瞬间趴在垫子上,我趁机抱住他的腰,他刚想站起来又被我压制住,他双脚不停地往我肚子上顶,双手又想抱住我的腿,可是他的体力已经消耗殆尽,便被我推出场外。
比赛结束了,我们都大汗淋漓,衣服都湿透了,反复深呼吸,都瘫倒在垫子上。我闭上眼睛开始回忆比赛过程,暗暗自喜!大约过了10分钟,我们都恢复了元气,马浩然站起来说:“刚刚我失算了,再来一局!”我心想:来就来,谁怕谁!我起身做好比赛准备。
比赛又开始了,马浩然已经看透了我的计策,我又虚晃他,以为他不会扑上来,可我没想到他莽上来,我没有任何防备的被他按在地上摩擦。就这样,他成功得把我打败了。
现在想想,当时马浩然不费吹灰之力把我打败了,我还挺羞愧!虽然现在有了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但我依旧喜欢小时候的摔跤游戏,那时多么开心、多么欢乐呀……
【篇三:最感动的一个职业】
如果你问我,最令我感动的职业是什么?我会大声地告诉你:“教师!”
教师,多少神圣的字眼。有人说,她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有人说,她是蜡烛,成灰泪死干;还有人说,她是辛勤的园丁,培育这祖国的花朵……而我要说,她是肥沃的泥土。
朋友们,你们注意过泥土吗?它没有花朵的妩媚,没有芳草的娇嫩,没有松柏的苍翠,更没有秋天田野的喜悦。可是,你们是否想过,如果没有这肥沃的泥土,又怎么会有那花朵的妩媚,芳草的娇嫩,松柏的苍翠?又怎会有秋天田野那金色的喜悦?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不要总把自己比作珍珠,这样你就总有被埋没的感觉;还是去做泥土吧,让人们把你才成坚实的路。”这步就是泥土一样教师的写照吗?
古时候,曾经有一位国王对文武百官说,他准备把一枚最高荣誉的勋章授给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人。那么,谁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人呢?大家找争论开来。有人推出战功显赫的将军,有人推出治国兴邦的政治家,有人推出学识渊博的学者。可是,国王想了一想,都摇头否定了。最后,有人推出教师,理由是,不论将军、政治家还是学者,当初都做过学生,都得到了教师的栽培,如果没哟教师,就不会有将军、政治家和学者,国王点头赞许。
今天,在这精英荟萃,人才辈出的年代,我们惊叹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倾慕革命者的雄才大略,赞颂文艺家的硕果累累……但又有谁会想到辛勤的教师们?如果没哟这“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的关怀与教诲,又怎会有他们的成果和荣誉?人类是的文明又怎能得以发展和延续?
亲爱的老师,你们是那样的平凡,那样的默默无闻,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事业,得到的却很少,但你们无愧于这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教师!
【篇四:淡化的年味】
当除夕来临之际,吃着满含亲情的饭菜,去聆听逐渐要敲响为新的一年而祝贺的钟声,去欣赏绚丽多彩的烟花,或是在新年的第一天去走亲访友,去见见那些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收获发自别人内心的微笑,这所描绘的一切,正是年味。
可是,随着2012年的春晚结束,年味在我们的脑海中早已是越来越淡了,
它跟着时间的远离而在我们心中模糊,更加令人忧虑的,是一些传统文化的走“味”,比如红包,它原本只是亲人间关心与欢迎的方式,而现在早已变成“亲情式贷款”,这也无不增加了对方的财务负担,结果甚至出现了一个新的热门话题——亲戚的红包到底收不收?传统文化的走味,年味还能撑多久?
再来就是中央推出的春节联欢晚会的质量年年下降,让人们不再是兴致勃勃地围观,而是像走程序一样象征性收看它,加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类由普通的电子邮件到QQ微信再到抢红包和直播抢答领现金,这些现代的产物似乎比春晚更加吸引人的眼球,因此,今年春晚被迫支招——也推出了扫码领红包的带有商业性的活动,更是让人十分扫兴。
以前,因为条件一般,除了过年几天外,很难吃到大鱼大肉,可现在的经济水平已经飞速提升了,基本让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大鱼大肉,导致平时与过年的物质差异很小,这也让年味变得十分的平凡。
时代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就该被无视,虽然现在的年味没有那么浓厚了,但是它的主要意义还是存在的,我们不能因为为了享受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娱乐,而摒弃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魁宝!
【篇五:ofo共享时代引领时代新风尚】
我们在时光隧道中穿梭,思想也在一次又一次改革中变得卓越,现在的我们,追溯潮流,喜欢开创一些新奇的科技,并推广这些科技至都市的最顶端,让其引领时代新风尚。
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最流行的,想必是“共享单车”了吧。随着小黄车的推出,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共享资源。然而,仔细想一想,在这“共享时代”之中,都市带给我们的,全部都是美好的东西吗?答案显然是“不”,就比如“共享单车”,真的带给我们的,只有利而没有弊吗?
共享单车,是去年所推出的一种新科技,也同时推出了共享单车平台,是给客户反馈问题的平台。确实,在摩拜刚开始推行使用时,带给人们的是方便,节省。不管是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可以使用,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一元便可骑车,在大街上,商场边,学校,公司周围,地铁站等等,到处都是摩拜的身影,客户也一直给予好评。
后来,越来越多品牌的共享单车随即推出了:ofo小黄车、小鸣单车……当人们开始逐渐适应在这种“共享”的时代,逐渐改变了生活理念时,却发现这种“共享”的生活方式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纰漏的。
现在的社会已不如从前那样真挚了,原本人心的质朴善良也已被时光雨冲刷,社会底层的黑暗在渐渐弥散。人们的品行也是越来越恶劣。所以,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因此被毁坏:二维码被刮掉,车子本身被损坏……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一双双罪恶之手,他们的初衷是为了贪小便宜而去抢夺社会的公共财产。但是,那些作为共享平台,声称给客户反馈问题的平台,是否能尽心尽职?又是否能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呢?可是,看着越来越多的人破坏共享资源,我们也只能示以无可奈何。
这些引领都市新风尚的共享资源是否能一直在潮流的顶端?即使我们对这共享资源的做法十分赞同,我们又是否能珍惜这些车,书等等?这又是否能让社会变得光明而又美好?这一切的一切仍然在要靠我们自己的真心,双手来创造,来引领都市新风尚。
【篇六:难忘的一件事】
漫漫的人生道路是坎坷的,是艰辛的,发生的事如漫天的繁星,数也数不完,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那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
记得那一次,放假的时候,我飞快地做完了作业,就在一旁玩起了玩具,爸爸看我这么闲,问我要不要学骑自行车,我爽快地答应了。
我推出了那辆“古董车”,拿起抹布擦干净了车上的灰尘,然后把它推出门外,小心翼翼地骑了上去,心里紧张得小心脏好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似的。我平息了许久,才把心态平静了下去,左一蹬右一蹬地骑着。正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车子先是摇晃了几下,然后连人带车一齐倒了下去。我心想:哎呀!疼死了!早知道就不学骑自行车了,这么难学。想着,想着,我不禁落下了眼泪。
这时,爸爸走出来看到这情形,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永不能放弃。”听了爸爸的话,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爸爸在一旁认真地教,我认真地学。经历一次次地摔倒,一次次地站起来,最后,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这是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它让我明白: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但只要你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篇七:逆风奔跑作文】
又是一个难得的周末。
我生涩的骑着我许久未骑的自行车在大街上漫无目地游荡。“闷太久,会生病”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所以每周都会抽出半天出门走走。不过这周有些不同,因为我刚刚经历了一场历史上我考的最差的一次考试。
我自顾自地埋头骑着我的自行车,一抬头我忽然看见了那个我曾经留下了许多欢笑的小学。我莫名的有一点兴奋,把自行车放到栏杆旁,顺着那熟悉的缝隙进入了这似乎只有在回忆中才存在的地方。我独自漫步在空旷的操场上,脚下参差不齐的野草撩拨着我的心弦,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忽然,我感觉我的后脑受到了一点轻微的撞击。我惊诧的回过头,瞥见了教学楼上的小脑袋和脚边的一只纸飞机。我弯腰捡起纸飞机抬手示意“肇事者”下楼和我一起玩。他一路小跑,来到我面前已经气喘吁吁了。
“哥哥,你,你能把飞机还给我吗?”他似乎看出了我的微怒,声音有些颤抖,脸红得像个苹果。我本烦躁的心被他这么一说消减了大半。“你怎么自己在玩纸飞机啊?作业写完了吗?”我边递给他飞机边“质问”道。“我经常和朋友们来的!我们经常写完作业就一起来,比谁的纸飞机飞得远,我这是在提前练习呢,他们一会就来。”我一问出问题就觉得自己脑子糊涂了,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多作业呢?他倒是好像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的说着。
我听着他的描述,好像自己也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时代,那个我们不怕作业与考试的阶段。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正拿着纸飞机,站在小伙伴中神气的炫耀着自己的战绩……
我捡起一张纸,熟练的折了一个飞机,邀请孩子一同放飞。心中莫名伤感。
初中三年,时光荏苒,我们褪掉了稚嫩的外壳,封存起自己的童真,每天拼命学习,就是为了一份满意的中考答卷。我们悲伤过,也曾彷徨过,更为自己得到的成功而欣喜过,骄傲过。高速的学习环境让我们时刻紧绷着一根弦,从未有一刻真正放松,我们曾为此痛苦不已。
但是其实转念一想,不经历风雨,彩虹又怎会显得珍贵?不经过磨砺,宝剑又如何削铁如泥。也许我们经历的失败,正是我们不断成长的契机吧,我们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慢慢磨掉幼稚,一点点露出自己的锋芒。
想到这里,我提笔在纸飞机上写下了我曾很喜欢的一句话:顺风并不是我梦想,逆风的方向更适合我飞翔。右手轻轻推出,目送着那纸飞机在天空中翱翔。那孩子也不甘示弱的推出了自己的飞机,稚嫩的笑脸变得无比认真。
我就这样静静看着,心中久违的平静。
【篇八:共享,是好是坏?】
共享理念,在当今社会,已是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推出,让人不禁暗忖,共享,是好还是坏?
普通的周六,小麦急匆匆地揣着手机背上书包出了门,补习班八点半开课,现在已经八点十五了,只要能马上找到一部共享单车,骑快点一定能赶上。仿佛是老天爷听到了他的呼唤,瞧,楼下就停着一部!松了口气的小麦,打开APP就要扫码,突然一声大吼从楼上传下来:“小伙子,那车我儿子一会要骑!你别骑!”心里咯噔愣了一下,随即油然而生的事愤怒,这是共享单车,怎么能独占?刚想与楼上的邻居王叔理论一番,手机上的八点十八分使他放下这一念头,叹口气,飞奔了出去。
幸而小区门外有好多单车,小麦扫了一部就赶紧骑了上去,一路飞速骑车,勉强在上课前一分钟到了。喘着气的同时,小麦想起了爸爸前些天还问自己要不要买一部单车,方便,当时自己果断拒绝,头头是道地和爸爸说,现在有共享单车,费得着自己买?可不,现在想想,若是自己有一部单车,那还用得着到处找车?
上完课后骑车回家,小麦把单车停在小区门外,悠闲地走回去,在家门口正好碰见王叔的儿子要骑车出门。王叔看见了小麦,似乎也觉得不好意思想要解释一番。“小伙子,你看,共享就是租嘛,反正我骑我付钱,我自己家用着也没少交一分钱,你以后自己把车骑到楼下不就行了嘛。单车多得是嘞。”这王叔,不解释就算了,越解释越让小麦恼火,心里暗暗喊着:我才不是不讲公德的人,就是因为你们这样的人,让共享单车失去了意义!出于对长辈的尊重,小麦没说一句话,径直上楼了。
晚上吃晚饭听新闻,“共享单车”几个字传入耳中,小麦唰得从座位上站起来,激动地跑到电视机前。“近来共享单车损坏,私自占有的情况丝毫没有减少,反倒多了起来……”小麦听得直点头,可以说是感同身受,顺带着他把早上的事情告诉了父母。
爸爸立即表示支持小麦的做法,妈妈则认为,小麦以后还是听爸爸先前说的,自己买一部单车,安全方便。小麦点点头,共享,绝对不是占有的理由!这时电视里又开始播报新推出的共享书店,共享运动器械,各类共享的东西。小麦听得眼睛都瞪圆了。不是吧?按这个走向,岂不是以后连衣服都能共享?这……太糟糕了!太难以想象了!共享是一件好事,在当今社会,资源不够用的时代,共享是一种节约资源的作法,值得推广,就像一开始推出共享单车时,小麦心里简直乐开了花!这下上学不用走路,可以骑车了!又方便又省时!可是如今,愈来愈多的共享资源的推出,再也没有带给小麦过多的惊喜,只是觉得愈来愈不妥。共享书店,不就是图书馆么?
有些东西,不一定需要共享,不如书啊篮球啊,小麦一直喜欢自己买书看,因为借来的书总会邹巴巴,被人破坏过,而且总有归还的一天,万一以后想看了呢?对于小麦而言,翻开一本属于自己的新书,就是一种享受。而像篮球,在“全民健身”的时代,一定是十分抢手的,共享共享,人多了,总会共享完的,倒不如自己买一个,什么时候都能用。若是一切都共享,也不一定好。
而像王叔这样的人,就是在浪费共享资源,若是人人拿一部车停在自己家门口,说是自己“租”的,那还不如给每人免费发一部呢。
小麦对着电视机发起了呆。被共享理念充斥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他只想明白一点,共享,是好也是坏,现在体现出来的是好,以后会怎么样,难说。反正他一点也不希望以后每天拿着手机出去扫衣服的二维码。
共享共享,享受多了,也要适可为止。树立正确的共享理念,分享是给大家而不是私吞。未来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现在大概只有这样,我们的共享时代才会真正的好起来。
【篇九:爱的痕迹】
北风狂吼,白雪皑皑,镰刀般的月亮依旧挂在幽幽的天空中,点缀着颗颗星斗。伴着皎洁的月光,我踏上了上学之路。
星期天的一场大雪,将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与世隔绝。仅有的一辆车也不通行了。没有外出的人,路上的雪也就寂寞的躺在那里。过了一天之后,厚厚的积雪依旧铺满山路,任何痕迹也没有,星期一了,该上学的我们犯了愁。
没办法,车行不通了,我们只有走着去上学,我便与同学约好,星期一一起走。我见妈妈有点感冒,就和妈妈说好,不让她去送的。妈妈犹豫了一下,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妈妈很早就起床忙着给我做饭,收拾好吃的。一切都准备好,我决定开路时,妈妈却拿了围巾,拎起我的包跟我走出屋。我让妈妈回屋,妈妈笑笑说既然起来了,就送送你吧。让你两个小姑娘走实在不放心。我不走,妈妈就冲我笑,笑容中竟有些恳求。我觉得鼻子一酸,便赶紧回身冲向大门外。妈妈惊呼着要小心时,我的身子连同我的眼泪已经和凉凉的雪紧密拥抱了。妈妈赶紧把我拉起来,边替我拍雪边急切地询问是不是摔伤了。我傻傻的笑,打着哈哈,说没事没事。
妈妈让我站在原地等着,她便跑回家拿了一把大铲子,自己在前面开道。
来到马路上,妈妈走在最前面,双手推着铲子,在洁白的雪中推出一条极窄极窄的道路。月光依旧恋恋的挂在天上,月光下,一位母亲为了自己的女儿,在寒风中,费力的在雪地中推出一条小路……
推啊推啊,一推就推了整整三里路。离开这偏僻的山沟后,我几乎冻僵了,而妈妈却是满脸的汗珠。我连忙跑过去,掏出手巾替妈妈擦拭。妈妈却把我的手赶紧塞进袄口袋中,连声说:“快走吧,别迟到了!路上小心!到了打个电话来!……”
我只能点头,再也说不出话。回头眺望,洁白的雪中一条长蛇般的痕迹。那就是爱啊,那弯弯的雪路将永远印在了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