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作相关作文

【篇一:天然去雕饰】

鲁迅先生曾说过:“有真意,去雕饰,少做作,少卖弄。”这里所说的粉饰,应是指华丽的外观,欲掩盖本来的内容。即为做作,卖弄。由此,我不由想到了:天然去雕饰。雕饰者,做作,卖弄也。

做人做事应当去雕饰。依稀记得,那一场“大跃进”让中国至少倒退了十年。一颗白菜有十斤,一头母猪赛大象……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浮夸的风气,在中国的上空“兴风作浪”了一个“世纪”。更有卖弄者,如东施效颦,在网络上大肆晒名车,晒豪宅,引起大量网民的羡慕,嫉妒,恨。所以才有了上天对郭美美的“待遇”。为人多天然,为事去雕饰。方能在方圆之间书写人生,在世间活得坦荡自如。

坦荡为人,光明做事。忠君爱国者有如岳飞,为君主抛头颅,洒热血。收复失地,大败金兵。为人所敬仰,所爱戴。他的英名更是千古流传。做事光明磊落。为官公正贤明者更有青天大人-包拯。他从不让好人蒙冤受屈。他所到之处,作奸犯科者无不闻风丧胆。他更是不畏强权,敢于直言进谏,为民请命。因此,他被人们称为“包青天”。

但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为人处世,十分矫揉造作,十足像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曾闻一名高级干部,据传公正贤明,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直到东窗事发,才知一切都是掩饰工作。他贪污受贿十余万。收红包,走后门。做过的坏事数之不尽,真可谓无所不为。他的“羊皮”终究还是暴露了。他不但欺骗了世人,更欺骗了他的家人。他的结局,无不提醒着我们,做人勿做作,做事勿卖弄。

著名书画家傅山曾说,宁巧勿拙,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直率勿安排。这与庄子的率性而为,追求随意而为是一致的。庄子的率性,正是去雕饰的最好体现。无为而治,无为而动,无为而静。是谓心无一物。

古有圣人无为治,今有后人去雕饰。

天然去雕饰,你本来就很美。

【篇二:追求真意】

从古到今,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艺术创作,都旨在表达真意。事物的美丑也在于它是充满真意,还是过多粉饰。

小时候行书法课,老师就常以俗语“字就像狗,越舔越丑”来教导我们,不要过于粉饰,要学会将真意融于其中。后来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多发现善于做作的人没什么好下场。于是心中便觉得世间万物,还是真意至上,粉饰只能装点门面。就如同一堵墙,粉饰与做作只能算涂料,用来满足人的视觉。而真意就是墙中的砖块与水泥,是人真正所需要的。数年过后,涂料或许早已掉落,但墙于却能继续存在。所以,真意才是最终被人认可的。

真意是宝,值得人去追崇。事物若是有了真意,那么踏遍有了自己的灵魂,它给人的便是心灵情感上的打动。同样,人若是有真意,那么他的世界便少了许多虚假,多了很多真诚与坦直。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便是真意之作。他并没有用过多的画面去粉饰德军的残忍,也没有卖弄自己的绘画水平去把任务刻画的逼真。相反,毕加索至上用夸张甚至丑陋的笔画与色彩描绘出他心中的愤恨。这是一种真意的表达,他胜过一切做作与粉饰。真意使得情感充分展现,而真正能感染人的也就是情感上的触动。所以真意是任何事物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失了真意,便会只剩一个表面,除了好看,再无用处。

做作是害,值得人去改诫。粉饰只是一种表面功夫。时间一长便会被他人识破,被人厌弃。前段时间各选秀节目被曝光有选手造“假历史”“假身世”一事,就是人粉饰自己所造成的恶果。他们以为只要给自己一个装饰悲惨的过去,就能赢得别人的关注。而不知,当粉饰这层纸被穿破之后,等待他们的便是别人的唾弃。做作或许能满足人一时的需求,但他就像毒品一样慢慢腐蚀人,终究是弊大于利,使人自焚其中。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但追求真意的道理是永恒的。真意也就如一把火炬,指引人类在多变的世界中找到方向。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