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相关作文

【篇一:我眼中的诸葛亮】

诸葛亮,何许人也?有着“智绝千古”之称的他,在我眼中却是一个逐梦者,他像一束光芒,于暗夜之中创造无边希望。

那年,草庐清幽,春意葱茏。特别的是,一个年轻人铿锵有力的声音在草庐中回响:“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样的话语,何等意气风发,这样的憧憬,又是何等美好!正是先主南阳三顾,孔明草庐一对,传为千古佳话。从此,“良臣择主而事”,诸葛亮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明主,开始了“上下求索”的漫漫长路。

暮春,白帝落花,残蕊满地。突如其来的夷陵一败,让十几年来建立的基业风雨飘摇。在刘先主的病榻前,诸葛亮泣不成声,肩负举国之重,衰亡抑或奋起?那句“竭股肱之力,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是他含泪的誓言,他终将以足够坚定的信念,去继续追寻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八月,渭水之滨,秋风萧瑟。经历过六年北伐路上的起起落落,诸葛亮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当然,他终究放不下他的梦想,恨不能将他身后之事件件安排稳妥,于是,遗表,家书,一篇篇流传至今。终于,他走了,带着未完成的梦,带着深深的遗憾。留下的,是历史的长河中,一个逐梦之人不朽的身影。

在史书冰冷的字里行间,我读不懂诸葛亮的心路历程。但我想,在逐梦的路上,他走的问心无愧:做股肱之臣,他尽心竭力,不辞辛劳;出将入相,他一面连年出兵,一面治国安民。为了一个理想,他倾尽半生,付出全部,即使最终未能实现,可他作为一个逐梦者的坚毅,却激励了后世无数逐梦者,无数志士仁人。

他把梦想当做理想,把理想当做信仰,为之燃尽了生之热忱!

诸葛亮,一个逐梦的人,他正是照亮我内心的那束光芒。

【篇二:白帝殇歌】

时至黄昏,游轮溯流浩浩长江抵达千古白帝城。

远远望去,这,是一座小城,渗透着宁静与神秘,也渗透着岁月沧桑。

它承载着白帝的梦想,留存着蜀王的生命;它是长江岸旁的最沧桑处,流淌着悲叹与泪水。

长江之水溯流千年,东汉的残阳映着血肉尘埃,也映着汉国屹立的旗帜。一双坚定眼眸望向长空,又好似望向蜀国破碎的旗帜,他含着不甘,含着不舍,不愿合闭。他流淌的热泪混着鲜血早已干涸,静躺战场。于是,悠悠白帝城上多了一座庙宇,这方热土从此淹没于长江之中,化为乌有……

多少年后,曾经的尸骨已埋土成灰,曾经的长江又奔流何处。只是三峡又一次被鲜血染红,残阳又一次将光辉投向东吴旗帜。

一支军队出夔门之外,伤痕累累,黯然失色。此时,白帝城内,一位明君的生命如悬丝般垂危,他,就是刘备,他卧床不起,僵硬的身躯如死水般缠绵于病榻之中。只是,他闻到的不是药之苦涩,而是蜀国的三月花香;他听见的并非鸟之凄鸣,而是百姓的欢声笑语。即使他知道,这一战之后,一切的一切已灰飞烟灭。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深深的知道,一切还没有结束。他双眼通红,伸出颤抖的手,用最后一口气息,托孤于忠臣诸葛亮。两个小儿双膝落地,眼中含着泪。但他们知道,此时,不可落泪。当他还想对孩子们说些什么,他已无力挽回……合上眼的那一刻,热泪潸然落下……

念天地悠悠,白帝城上留下多少泪水。这城殇也许只有古墙和飞鸟懂得这悲哀。

只是,一种神经刺激着我,还缺了什么……

我站在青山上,望向长江。此时的它,除了沧桑,已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它不再是波涛滚滚,也没有流水潺潺,只是浑浊一片。

三峡大坝的修建约束了它奔腾的野性,它本是孕育时间,孕育生命,是一方热土的灵性,可此时他的身体却变得庞大,淹没了半山白帝,淹没了青丘田园,淹没了闪烁在历史星河中的辉煌。这是你子民们一辈子钟爱的土地啊,却这样无情的吞噬了……你忘记生命的本质。

江之殇,是大地眼中深沉的泪,城之殇,是白帝梦中绵延的魂。当我再一次听到纤夫的号子声时,不禁感叹,难道这些美好终究抵不过岁月的冲刷?难道这些最淳朴的血脉将要消失?但至少我听到了,听到了天籁,那来自自然的呼唤。它的呼唤,我们就是最好的见证人。

【篇三:与名人对话作文】

【篇一:与名人对话作文】

平安世,和平时,诸葛武侯祠下,一切是那么安详。你是那么安详地坐在那里,亘古不变,任由千古评说,但是,你却悄然地进入了我的梦乡。

在梦中,我依稀见到了你,回到了那个山河碎,血染沙的战乱年代。在那五丈原的军帐中,你是如此的憔悴,却依旧伏案处理军务至天明。

“丞相,想当年您躬耕南阳于草庐是何等悠闲,何苦如此劳累而不得任何好处呢。”

您默然不语,却拂须而笑。

“如果您转投曹魏,亦或者从侍江东,都早已不必辛劳至此,何必如此自残余生呢?”

您目光渐泛泪花,叹到:“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此情久远,安可忘怀!”

“但是何苦南征北战,六出祁山呢?您要知道这不但不能完成您的心愿,反而还让后人认为您枉费国力啊!”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怎可为后人之评论,废王室之大业!”

“但您效忠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啊!”

您站起,徘徊于案前,苍老的声音断续传来:“白帝先帝托孤,不可忘怀。大丈夫立于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苍凉的声音,延传千古。

“大星坠于营,三反而落,旦日,孔明死。”——陈寿《三国志》。

翻身而起,恍然有悟。原来,您选择出山的原因,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您不选择曹魏或孙吴,是为了报答先帝识人之明;您之所以六出祁山,是为了王室大业;誓保后主,只因白帝托孤。

您的志向,早已托出《出师表》间,令后代之中无数仁人志人为之所倾倒,更获得那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评价。而像岳飞,刘基等人,不就是像您学习的吗?

与您对话,大感获益,原来,您的品格是那么高尚,难怪当年全蜀国人民为您涕下。您依旧坐在武侯祠中,无论供奉多少,依旧泰然自若,而我却更需“仰望”着您。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愿自多努力,更效君之义。

【篇二:与名人对话作文】

“叫我做什么?”他炯炯有神的盯着我。削瘦的脸庞上笼着一股让人敬畏的英气。

“想跟您谈谈……谈谈国人。”我不敢直视他那像鹰般锐利的目光,只能窃窃的低头轻语。

“国人……还像那时一样吗?”他的语气软了一点下来。“该不是吧?国人不是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吗?日本人早已打跑了,还有什么可愁的?”

“是的,生活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幸福了,但我们自己,似乎还有什么没从您那个时代回来。”我抬起了头,注视着他的表情。

他常吁了一口气,目光投向了窗外的高楼大厦,“依旧……没变吗?”

“嗯,什么说呢……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明明大家都看过您的文章,也被您的语言所深深触动了,但骨子里的东西却似乎没有变。拿着一面镜子看自己,看着看着就模糊了。我是谁?为什么自己的身上穿这孔乙己的长衫,为什么手中拿着血淋淋的馒头,而阿Q正像恶灵一样躲在我影子中冷冷的笑……”我说的这,不由得觉得浑身冷汗直冒,一股冰凉的气从骨头中散发出来。

“我曾认为写些文章就能拯救国民的灵魂,看来似乎是我错了。”这次是他低下了头,双手交叉在一起放在腿上,“我曾经看到过中国人欢心雀跃的观看同胞被杀的景象,使我觉得这社会是个吃人的社会。我便向从骨子中唤醒国民……但……”

“现在的国民,经常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互相打骂,见到受欺压的人也都不敢吱声。似阿Q者有之,似孔乙己者有之,似祥林嫂者有之,似华老栓者亦有之。而似狂人者却少之又少,有的甚至落到和狂人同样的境地。各人自扫门前雪,无事还可以提起其它人的丑事做为消遣,欺负几个人做为娱乐…。”我越发不敢说下去了。

“我已不在这世上了,只希望国人能好自为之。不必作为狂人去呐喊,只要保持清醒,国家便有希望多出现几个狂人了罢。”他静静地说完,像烟一样的从藤椅中消失了。

阳光从窗中斜射进来,正好把藤椅圈在中间。我望着对面的藤椅,陷入了沉思。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