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秋天的使者】
十一月的花木里的代表就属于我们枫叶家族了,人类老说枫叶似火,的确,我觉得我们枫叶就是一团熊熊燃烧的圣火,在寒冷的秋天永不熄灭!
我生活在一个名叫“小刘”的小朋友的老家门口,一天一个高大挺拔的男人像一阵风似的把我们的圣火熄灭了不少!
我们被带到了西峡,又来到了作文班,又被发给了小朋友们,我落在了“小刘”的桌子上,他说我像杨戬的武器“三叉戟”,然而又有一把大“三叉戟”来了,“小刘”一把抓住叶柄让俺俩互相厮杀,不!让俺俩在玩“二人转”,把我俩转的头晕脑胀。
然而我又看见了那个熄灭我们圣火的男人,他把我们讲的头头是道,称我们叫“五角枫”“七角枫”,我们的叶边缘是锯齿状的,正面叫叶脉,反面叫叶筋……。把我都给深深的迷住了,我瞬间感觉他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不得不让人敬佩。
我正入迷的时候,一阵疼痛将我叫醒,原来是“小刘”正在撕扯我,只听“咔嚓”一声我的“头发”被他扯了下来,不仅如此他还越来越大胆猛咬我,还说难吃,还说我闻起来像药膏!
我怒发冲冠,如果我是“三叉戟”我真想把“小刘”砍成碎片,可是我不是,再说“小刘”是“将”,我也只是个“卒”,真是气死我了!就在这时不知哪个小捣蛋把老师的裤子上弄的都是我的同伴的碎片,看起来像着火似的。这时“小刘”口中流下一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开心极了,看来我们枫叶的美丽把诗圣杜牧都被迷住了。
这是一个比我更厉害的秋天使者——野菊花姐姐来了。姐姐的本领可大了许多病都有姐姐助阵,她还被称为“迷你向日葵”,不过有句话不是叫“良药苦口”吗?所以姐姐的重要主要在花瓣能生吃,也能泡茶,她连冠心病、高血压也能治疗,但是她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苦!
再说姐姐的生长范围也比我们枫叶家族大,我们两族的关系亲密,可是因为领土问题二人经常“争鲜”。姐姐身影在沟里、在河边、在山上处处都有,她的效果也比人类世界的菊花茶好上十倍!
她们的生命力也比我们顽强,强到一年三季都活着,唉!我都在为“秋天使者”这个称号而感到惭愧,怎么样我们这两个秋天使者一个红彤彤的,一个金灿灿的可爱吗?你们喜欢它们吗?
【篇二:我身边有特点的人】
迷你“贪吃鬼”
今天,邻居姜阿姨送给我七条可爱的蚕宝宝和一袋包装完好的桑叶。
蚕是银白色的,好似商店里卖的银色首饰。它们身长大概5-6厘米,有一块橡皮这么长。身上有一些短短的竖线,我想应该是装饰品吧!它长长的身体下有8-10只很小很小的脚,头是棕色的,看起来小巧玲珑。
我找来了一个颜色鲜艳的盒子,再把所有的蚕一股脑儿倒进里面,又放了几片嫩绿的桑叶,刚好有四只正在饥饿的蚕看到了这几片桑叶,迅速地爬到桑叶边排成一排,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这时,另外三只蚕也看到了桑叶,迫不及待地爬到桑叶边缘,用那强有力的八只后脚死死扣住桑叶,再用前面的小脚抓住桑叶靠近它嘴边缘。随后,它们的小嘴就凑到桑叶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我凑近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的小嘴移动起来如“风驰电掣”一般。看中一片桑叶后,它们就准备享用美餐了,只见它们把头抬起,一点一点向下吃,吃的速度很快,像饥饿的乞丐看到了烤鸭一样,都不留呼吸的时间,很快就把一片完整的桑叶变成了多个小洞,仅剩下些叶筋和叶茎,然后又去寻找下片新桑叶,继续吃着,像总是吃不饱的孩子;而且,它们吃桑叶很挑剔,桑叶的茎它们不吃,不新鲜的或者被虫子咬过的,不干净的等都不吃。过了好久,蚕终于吃饱了,便像一只吃饱的小猪睡着了。妈妈对我说:“等蚕宝宝长大后,它的身体变成白色的,它就会吐丝,还会结茧,把自己包裹起来,几天过后,还会变成飞蛾飞走。”
蚕宝宝真可爱呀!看来生活处处都有学问,只要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事。
【篇三:粽叶飘香】
端午将至,奶奶买了成堆的芦叶,片片碧绿,散发清香,那味极清,但不失魅力;那味很淡,但不失芬芳。虽是叶,但可与花争芳。
芦叶在水里泡了半天,吃过午饭,把那些洗净的叶搬出来。一淘米篮子的茶米也放在了那儿,还有一碗枣和一碗红豆。我正空闲,便来欣赏裹棕子这一传统手艺。
只见奶奶拿着四五片约3厘米宽的芦叶,细心地一个个平铺着叠在一起,首先拿一片叶子排在四根手指上,再拿第二片,第二片就放在第一片叶筋右侧,然后第三四五片依旧。接着便是关键一步——兜形。将芦叶一面有毛的做外侧,光滑的做内侧来乘放茶米。首先,用左手抓住芦叶的中部,这个决定了棕子的大小,右手抓住叶未,向内掰去,做一个漏斗状,再用左手抓住叶子与兜交界之地,用勺子把茶米放进去,再用右手把剩下叶子抓过来,封口,最后把剩余的叶尖裹在最后的缝隙处,左手抓紧,最后用棉绳缠几道在棕子上,打个结,就完事了,但必须紧。
看到奶奶不出一分钟的裹棕速度,我也想尝试一下。洗净了手,开始照猫画起虎来,学着奶奶的样,五片叶子叠在一起,正往下弯时,这对边起了皱,只好放开。再来一次,舒了口气,两手学看皱弯,再将叶末与中部重合,做成兜状。左手如鸡爪般抓紧重合部,正要用勺子把茶米放进去时,芦叶却来了一个反弹,又恢复了原来模样。三两次都是这样,让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正准备放弃,奶奶来了一句“做事要有耐心”。
看着碧绿的芦叶、白花花的茶米,再想象往年棕子的美味,我深吸一下,重拾信心继续做。手上的每根筋都在专注地抓住芦叶,脑子里回想着方法,一步一步地做,哪知做到了最后一步缠绳时,又散了,米还落了一地。可我不甘心,再来,就这样,一个下午不停地练习。不知不觉,我的手都酸了,太阳逐渐西移,啊,我的第一个粽子终于诞生了。
不久,厨房充满了芦叶香气,此时我倍感兴奋,我将看到我的第一个粽子了。果然裹有红线的我的粽子幸存了下来。我剥给奶奶吃,看着奶奶的笑容,早就忘记了胳膊的酸疼,那一刻,我的周围充满了幸福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