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快乐的中秋节】
中秋节这天,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度过。
早上,我们来到了西冲,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望无际的海滩和清澈见底的海水轻拍海岸。一行人在海滩边的小树林打了一场激烈的野战。
黄昏了,我们便来到了烧烤场。今天是中秋节,所以我决定今晚一边赏月一边烧烤。因为是第一次烧烤,所以我很期待。一个工作人员拿着一个打火机、一些木棒、一小瓶煤油、一堆木炭和一个烧烤架来到我们面前。只见那个工作人员把煤油倒在木棒身上,小心翼翼地用打火机一点,顿时烧出了熊熊大火,再把木炭放在烧烤炉旁边,同时把煤油倒在木炭上,立刻放进烧烤炉里,火苗窜上来,差点就烧到我们的衣服了,我吓了一跳!
木炭烧旺了,架上烧烤架,准备完成了。我学着小哥哥们把肉穿插在叉子上,在烧烤架上转动。烧了一串,又一串,突然想起了今天还要去赏月呢!我转身向东边望去,享受着这冰凉的海风,隐隐约约地看到了远处的海岛上散发出一丝金黄色的光芒,好像一个小女孩揉着眼睛,不敢见大家似的。过了一会儿,月亮缓缓地升了起来。月光渐渐地从金黄色变成了银白色,这个月亮非常圆,圆得像一个大盘。海风习习,皓月当空,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张九龄写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正值中秋,多么贴切!你看,月儿一会儿站在那里发呆,不知想干什么;它一会儿躲在云层后面,好像是和我们一起捉迷藏似的。突然,我被妈妈叫了一下,我才清醒过来。我还差点忘记了我是在烧烤呢。
这时,小伙伴们都叫我去烧烤,我立刻回到了烧烤的位置,拿来了一些鸡腿、香肠、鸡翅和一些馒头。我拿上烧烤叉,把鸡翅挖开,将馒头塞进去,插上烧烤叉,就开始烧烤了。刷一些花生油,以免得很快就被烤焦。火非常旺,不少伙伴都不敢围炉,我勇敢地把鸡翅在火上滚动,有时火小了,就在上面撒点花生油或放一些木条下去引火。就这样,足足烤了60分钟有余,把所有的东西都烤完了,我的“经典鸡翅加馒头大限时套餐”也做好了,我们一边分享美食,一边用荧光棒做小灯笼,高兴极了!
在融融的月色之下,我和同伴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夜晚。
【篇二:从小“家”看大“家”】
鲅鱼韭菜馅、大葱牛肉馅……妈妈和奶奶在厨房里准备年夜饭的饺子。看着她们忙碌的身影,我悄悄地问奶奶:“您小时候春节也要包鱼肉馅饺子吗?”
没想到奶奶哈哈大笑,说:“我小时候白面粉都很稀有,哪有你们这个福气哦!就是过年,市里定量供应白面,每人也只有两斤。我们家兄弟姊妹多,过年难得吃上一顿饺子。不要说小时候了,你去看看你爷爷十八岁的照片,那是一九六二年他在安徽老家,你爷爷都读大学了,过年穿的还是学校发的衣服,那时候的孩子哪有新衣服穿啊。”“我也听你姥爷说过,”妈妈在旁边补充,“一九六二年自然灾害、苏联逼债,老百姓很苦的。你姥爷他们过年吃全民食堂,包的是麸皮野菜馅包子,别说吃了,我见都没见过。年三十没有电灯,是木条订个灯笼,里面放个装煤油的墨水瓶,孩子们都得小心翼翼地不能碰灯笼,不然煤油一洒,灯笼纸就着火了。”啊?这些我真是第一回听说。
“那妈妈爸爸你们小时候呢?”我好奇地问。妈妈笑呵呵地说:“我们小时候吃的可是很丰盛的。鸡鸭鱼肉铜火锅、馒头包子饺子,我们小时候都有。不过那时候电视机可是稀罕物,一九八四年姥爷买了十四寸的彩电,周围邻居晚上都来我家看电视。就连年三十,都是在我家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再回家煮年夜饭的饺子。”啊?原来还有去别家看电视的啊?我听得一愣一愣地,怎么都觉着新鲜。
“那压岁钱呢?肯定也不会像我的这么多吧?”心里想着,我迫不及待地问了出来。“压岁钱您小时候是多少啊?”没想到妈妈也很好奇地问奶奶。“哪有什么压岁钱?吃点瓜子花生就年三十熬夜了。能有水果糖吃的都算豪门大户了。”听了奶奶的回答,妈妈笑得前仰后合,“还真是年代不同。我小时候长辈会给五角啊、一元啊,初中就有十元二十元了,攒起来在同学中就算大款了。”我一听,简直要晕倒,我这厚厚的压岁钱红包可是妈妈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啊!
不止压岁钱变厚了,妈妈还会给我花花绿绿的外币,连品种都丰富了。新衣新鞋新帽也一点都不稀罕了。过年了,我不但可以在家里看精彩纷呈的春节联欢晚会,还可以去钱江新城观看如梦如幻的灯光秀、五彩缤纷的音乐喷泉,甚至全家还可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自驾游!
没想到我们年年过春节,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年不同啊!吃着聊着,我们的小“家”越来越好,我们国家这个大“家”: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代代都过上欢乐祥和的幸福年!
【篇三:一点一滴看幸福】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想找一种稀有的草药,他天天往深山里跑,因为在他的观念里,那种稀有的东西,当然应该长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
一天又一天,在他刻意寻找的峭壁上始终没能找到那种草药。他失望,低下了头,不经意间,他竟然发现了那种草药。只是不在悬崖上,而是在他天天走过的山路上。当然,由于践踏,草药早已稀烂了。
其实,幸福就像那草药,他不在遥不可及的地方,他就在你的脚下,在你的身旁。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收获,更是奉献;幸福是花朵,更是绽放;幸福是阳光,更是照耀;幸福是火焰,更是燃烧。幸福是一本书,需要你用心去读,读出书里的奥妙;幸福是一首歌,需要你用心聆听,聆听每一个跳动的音符;幸福是一杯酒,需要你细细品味,品味其中的芳香与甘醇。
不要总抱怨说没有理想中的玫瑰园,而对窗口的玫瑰视而不见。生活中,幸福非常平凡。当你接过妈妈手里的热饭,这就是幸福;当你拿着理想的成绩单,这就是幸福;当你说出你想说的话。这就是幸福;当你爱的人遵守了曾经的诺言,这也是幸福;甚至是痛快淋漓的大哭一场,把心中的委屈、怨恨、悲伤和愤怒全部释放出来,那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不过,幸福就像沙子,握得越紧,流逝的就越快。所以,好好把握自己的幸福,不要让幸福从自己怯懦的指缝间悄悄溜走。
用耳朵聆听,用心感受,幸福其实很简单,触手可及,只要你肯伸出手就可以得到。
风中飘来清脆的风铃声;只要相信有希望,只要坚信会拥有幸福,总有一天你会真正的拥有幸福。人生煤油不可逾越的天堑,只要你永远不懈怠的一步步走下去,前面就是幸福的彼岸。
幸福,真的无需寻找。我想,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用心感受,你会发现,幸福可以简单的让人无法置信。
【篇四:小学:春游】
哈哈,在我的再三恳求下,老天终于没有下雨。这一天,我们就开开心心的去春游吧。
早上起来,我以最快的速度刷牙、洗脸、吃早餐,然后飞快地跑去学校,等待着车子的到来。
车开得很快,不一会儿,春游地点―――雀儿山公园就到了。走进公园,只见园内绿树成阴,鲜花遍地,远远就能够闻到淡淡的花香。
这一些美丽的景色并没有留住同学们的脚步,我们疾步走向烧烤场。烧烤场里放着许多烤炉,同学们见了这些烤炉就蜂拥而上。我们找了个好位置,准备开始烧烤。咦,没有炭,没有打火机,没有烧烤盘,这可怎么烤呀?我们小组马上派我去小买部购买,另一组员又去借了点煤油。OK!我们开始生火了。我把煤油洒在木炭上,再点燃一根树枝向木炭伸去,“扑”的一声,大火猛地跳起来,我马上把烤盘架上去。这时才发现刷子忘买了,我二话不说,飞快地把刷子买了回来。终于可以烧烤了,我们把一切能烤的东西一股脑儿地放在烤盘上,一会功夫,诱人的香味就钻进了我的鼻子,我忍不住把一串烤肉放进了嘴里,“啊!真香……”我话还没说完,同伴们都纷纷地吃开了,一个个狼吞虎咽的样子,也不怕烫坏了嘴巴。
一串又一串的烤肉、烤肠、烤鱼都进了我们的肚子。带来的食物都被我们一扫而光,每一个人都挺着个“将军肚”,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烧烤场。
接下来就要到儿童乐园去玩了。吃饱喝足的同学们一进到游乐场就玩疯了,有的玩碰碰车,有的走迷宫,有的坐上了海盗船……游乐场里到处都有同学们的身影。
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春游结束了。下次我们该准备什么节目呢?
【篇五:八年级作文】
心动诚可贵,行动价更高!
——题记
朋友,当你在一个雪花纷飞的冬天,一脚跨入安逸、舒适、快捷、方便的汽车时,你可否想过,是哪一伟大的发明家发明了汽车呢?
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有一个叫吉米斯丁的美国人,是个小有名气的发明家,在蒸汽汽车连连失败后,吉米斯丁便萌生了发明汽车的念头,他谨慎地总结了蒸汽车失败的原因:没有设计,盲目实验,因此,他当天购买了大量草纸,备齐了绘图工具,不分昼夜的绘图。当他完成车的外型时,首要的问题是汽车的动力。他靠公式、公理及一切定理推算汽车性能情况,靠水笔、资料与大批图纸找到所有汽车动力来源。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推出了汽缸与煤油(当时基本没有石油)的雏型。正当他大功告成时,他犹豫了,一遍遍一次次再推算,再检查,心中不由地又想起了那句话:没有设计,盲目实验。因此,吉米常常忐忑:这汽缸可是首创,煤油也很少,我的车怎么可以使用呢?不对,我要步步为营,在心里逐步完善,他为此又投入了无休止的计算中。
吉米斯丁渐渐瘦下去了,他的汽车仍未出产,他总在徘徊,在思索,却不肯付诸行动——产出一辆“吉米”车。当他打算生产时,他订的报纸上报告了一则新闻:本茨,一个德国人,制造了汽车!显然,吉米的车要比本茨的好得多,但本茨却在理论基础上投入实验,最终胜过了理论至上的吉米。因此,号称“银色精灵”的奔驰车便扫遍全球了。
我们不能说老吉米是个失败者,但他的心动而不行动使他的汽车只能成为了一张草纸。我们不要只是心里渴望,空于理论,而要努力实践,做出一个明天的'本茨,而非重蹈吉米的覆辙!
【篇六:枯木逢春】
“哗,哗……”阵阵寒风无情地吹着树梢,干枯的树叶随风雪落下,像焦色的蝶,在空中坠落。“这是……最后一颗大树了,因为存在了千年,所以才决定留下它,也许日后能成为旅游景点。”眼前的中年男子叹了一口气,对我说道。“想想过去的时候,这里是暑日里最佳的乘凉处,有各种小鸟,什么喜鹊、麻雀有的是,还有蝈蝈、蚂蚱、螳螂、蛐蛐……唉,现在什么都没了。咳咳,这空气也真是呛人。”他用沾满污渍的袖子掩住口鼻,“要施工了,你快些走吧。”我自觉地退到一边,看着硕大的机器一点点将树桩挖起,杂乱的树根很粗,很多,沾着些许泥土,却没有了生气,看着它们被扔到卡车上,心中有丝痛楚。
凛冽的寒风席卷着干枯的树叶与泥沙,重重地打在我的脸上,好像在报复,又好像在哭泣,脸上的痛感让我回神,恍惚间的抬头,让我看到了丑陋的天空,灰蒙蒙的一片,某处甚至有些发黑,几片破败不堪的残云也是灰色的,与这灰色的天空甚是般配。风中的沙石很多,一不留神就要迷了眼睛,空气的气味也是令人作呕,工厂废气的刺鼻气味,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硫等,让人难以忍受。不禁想起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蔚蓝色的海洋包裹着苍翠的陆地,洁白的云朵让着颗星球显得朦胧美丽,可是我现在看到的又是什么呢?这里的天空不是蔚蓝色的,大地也不是苍翠的,就连云朵都不是洁白的,我们的家园真的像拍摄的图片那样美丽吗?至少这里并不是。
我抬头望向天空,想起曾经去过的一个地方,那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洞窟”。那里曾是著名的煤油产地,煤油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国家工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里一经发现,不到一年,就成了“洞窟”,原本平缓的大地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大黑洞,那是采集煤油的机器“亲吻”大地后留下的痕迹,留下的不可磨灭的人类的罪证。
机器运作的声音停止,我的耳朵也暂时得到清净,原本残留的树桩已经被全部运走,原本空旷的土地显得更荒凉了,我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发现主办人早已立在我身边,他滔滔不绝的向我讲述着他对这片土地未来的“伟大”规划,可惜我没有心思去听,在我看来,那些不过是废话罢了。
我弯腰捡起一根干枯的碎树根,打断他的讲话,向他露出一丝忧伤的笑容,轻轻说道:“都说枯木逢春犹再发,你说这段枯木逢春之时,它还能再次发芽吗?”“这……”他一时语塞。这时世界变得很安静,在呼啸的风中,我,寻觅着答案……
【篇七:灯塔】
半夜时分,寒风凛冽,卷起大西洋的浪,重重地甩向岸边,迅猛得如野兽般,毫不留情。矗立在岸边的破旧灯塔,摇摇欲坠,却仍不屈地发出耀眼的光芒,给迷茫的人们指明方向,虽然这一带已鲜有人迹。
“该去看看那煤油还够不够了”,年迈的格列夫自语着离开温暖的被窝,拿起床边沾满灰尘却依旧跳跃着火焰的煤油灯,登上那通往塔顶的楼梯。破旧的楼梯被这样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压得“吱吱”作响。
添了煤油的灯塔明显变亮了,在漆黑的夜晚发出耀眼的光芒。格列夫喘着气坐在塔楼的窗下,体力确实不如前了,他叹了口气。午夜的钟声响起,勾起了格列夫久远的回忆。
“嘿,格列夫,你敢去跟那位美丽的小姐搭讪吗?”一位贵公子带着两个跟班来找渔民格列夫的茬。
格列夫瞪了他们一眼,不做声,低头继续修理捕渔工具。
“你这个贱民,我就知道你没这个胆量,癞蛤蟆也想吃天鹅肉!哈哈哈……”刺耳的笑声充斥周围。格列夫怒了,站起身,向那位小姐走去,只因为不甘为“贱民”。
可是,在那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年轻气盛的格列夫却因“与贵族搭讪,调戏贵族小姐”的莫须有罪名被判入狱三十年。
三十年啊,十年人事已几番新,何况三十年。出狱后的格列夫孤身一人,陪伴他的只有那满腔的恨,对贵族的恨,对这个社会的恨。他决定在海边隐居起来,他觉得只有大海才能让他心情平静,他爱大海,也爱那些如他般与大海为伴的渔民,他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于是有了守塔人格列夫。
风越来越大,卷起千丈巨浪,“今天的天气真是糟糕啊,希望渔民们都能平安归来吧”格列夫站起来对着大海深深祈祷。突然他看到在翻天波涛中有个白点在上下沉浮。他赶紧加亮灯塔的火焰,是的,是一个人。他不假思索,赶紧冲下楼,冲向自己的小船,丝毫不理会那如魔鬼般咆哮的海浪,直冲那漂浮的目标。近了,近了,格列夫来不及多想,纵身一跳,一如当年般英勇,一把抱住那即将沉没的躯体。一个照面,格列夫呆了。果真是天意弄人,格列夫怀里抱着的竟是自己痛之入骨的仇人——当年的贵族公子!此时此刻,格列夫的心潮比翻天巨浪还要厉害,生与死,爱与恨交错心头,难以定夺。然巨浪不容他多想,一个浪头过来,他明显体力不支,救与不救,就在一念之间。恰在此时,灯塔的光映照过来,格列夫的内心突然亮堂起来,他是渔民,他明白灯塔的意义。他竭尽全力把贵族公子拖回岸边,自己却因体弱力衰而一倒不起……
清晨,耀眼的阳光洒满大海,海面平静得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岸边,一个身影正对着一具已变得冰冷的尸体号啕大哭……
那座破旧的灯塔被翻新了,塔楼还在,有一个人日夜守着灯塔,灯一直亮着,照耀那些未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