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猫和狗】
姥姥曾经和我说:“猫狗不能养在一个屋檐下。”我偏生不信。猫是猫,狗是狗,一个属犬科,一个属猫科。感觉是两个十八辈子积不上半点恩怨的物种,怎么就“不能养在一个屋檐下”呢?况且一个住在屋里,一个住在院里,它们怎么能打起来呢?直到我自己养了狗之后,我才相信:猫狗是对冤家。
我姥姥是不喜欢猫的,她觉得猫身上会有虱子,养在屋里怕对人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在猫狗之间,我只能选择狗。我姥姥对此倒是极为高兴,念叨道:“这下不会有猫进院里捣乱了。”我心中疑惑,但也没有多问。谁知我家狗住到院子里的第一天,好戏就上演了。这天下午,小七突然开始吠叫,但仅仅一会儿就停了。可过不多久,吠叫又开始了。我心生好奇,躲在窗帘后面偷看。只见小七怒目圆睁地朝墙头上一只白猫“汪汪”叫,无奈于墙边种着带刺的月季,扑不上墙去。那猫在墙上也并没有作逃跑状,反而弓起身子,做出一副要抬爪抓下去的架势。一猫一狗,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僵持在那里。如果不是姥姥出来助阵,用一块小石子向猫投去,不知还要周旋多久。通过这次观摩,我开始觉得姥姥的话是真的。谁知两月后一次溜狗的经历才让我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冤家。
那天,我在小区里溜狗,突然,小七停了下来,怎么拽也不走了。我刚想喝斥,只觉手上一股力量传来,拽得我一个踉跄。我赶紧将重心向后,却还是止不住地被拉着向前疾走了好几步。然后突然手上一松,身体向后倒去。站稳后发现绳子断了,狗也不知去向。再看前方竹林里一阵响动,小七追着一只花猫跑出来了。花猫猛地向一棵大树上窜去,用爪子牢牢抓住树干不下来,任凭狗在下面又扑又叫。我则用尽力气才将激动的小七从树下拉走。有了这次经历,我总算相信了姥姥的话!猫狗之间恩恩怨怨的开始我们无从知道,也无从说起,但猫狗确确实实“不能养在一个屋檐下”!
【篇二:狼的自述】
动物人类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寓言中的“大坏蛋”——狼。
在你们的心目中,我一定是面目狰狞、凶神恶煞、做尽坏事人人讨厌的超级“大坏蛋”。其实我一点也不坏,有研究表明,我们狼是控制当地生态平衡的关键角色,天敌主要是人类。如果我们不吃掉一些多余的食草动物,这些食草动物就会泛滥成灾,植被就会被它们破坏,而且如果没有我这个天敌,它们早就会退化得不成样子了。
我的学名叫作灰狼,俗称狼,共有46个品种。除了南极洲和部分海岛,全世界都有我的身影。我是地球上现存最大的犬科动物,我的体长约105—160厘米,肩高约66—85厘米,体重约15—70公斤。
我们为了生存一直过着群居生活,我们的团队精神让我们赢得了生存机会,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使我们成为了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之一。
我们曾经遍布亚洲和北美洲,由于人类对我们有着很大很大的偏见,所以我们的日子一直不好过,成了人类大量捕杀的对象,这些年数量急剧下降,现在几乎销声匿迹了。在中国,1940年前,全国几乎每个省都有我们的身影。到了现在,除了东北、西北、华北等少数几个省及自治区外,其他地方已经没有我们的踪迹了。
人类啊!请别再猎杀狼了吧!我们也是你们的朋友,我们的数量在全球已不足十万只了。再这样下去,你们就只能在动物园里看到我们了!
【篇三:小猫】
在老家,爷爷养了一有只小猫,名叫“咪咪”,别看它小,身上却有着很多有趣的地方呢!
咪咪是一只公猫,除了尾巴和脑袋上的毛是黑色的,身体其余部分都是白色的,浑圆的脑袋上竖着一对机警的小耳朵,轮廓分明的胖脸上镶嵌着粉嫩的鼻子,一双棕褐色的慧眼不时左顾右盼,走起路来高贵而不失温柔,健步如飞而又机警万分。
与您料想的不同,咪咪可不是一只在城里被惯坏了的宠物猫,它可是捉老鼠的小能手呢!有一天清晨,它发现了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便悄悄的跟了上去。突然,这个黑影一扭头,双方都发现了彼此,是老鼠!被发现了以后,老鼠扭头就跑,咪咪也奋起直追,转眼间,老鼠便被压在了咪咪的脚爪之下,发出了绝望的“吱吱”声,咪咪一用力,便轻易结果了老鼠的性命,叼着老鼠爬到了房顶,自顾自的享用着血淋淋的鼠肉。
别看咪咪抓老鼠如此神勇,但在打架方面却实不擅长。众所周知,同等体型大小的猫科动物与犬科相遇,猫科动物占据着明显的优势。但今天,咪咪与家里的泰迪貌似有了矛盾,不惜兵戎相见,厮打在一起,场面一时混乱异常。突然,咪咪纵身一跃,脱离了战场,落荒而逃,伴随着毛发凌乱,身上还沾着泰迪犬的口水,让人心疼,而那条泰迪还对着咪咪逃脱的方向狂吠不止。小猫可能知道自己无法战而胜之,也可能怕受伤,一边逃,一遍可怜巴巴的“喵呜喵呜”地求饶。我看到这个场面,立马喝到“住手”,泰迪犬便悻悻地夹着尾巴躲在了墙角,咪咪则颠颠的跑了过来,蹭起了我的裤脚,跳到了沙发上休息去了。
可惜由于学业繁忙,无法常看到这只能干又可爱的小猫咪,若时间充足,还是很愿意与其一起玩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