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欣赏像鲁迅一样的他】
他让我想起鲁迅,中国那位伟大的思想家。先不议论别的,这种感觉不是先入为主的认为,只是一种联想,我认为贴切的联想。他站在那里,有种精干的消瘦。看吧,至少从外形来说,他们相吻合。
他让略知世事的我感到一种并不庞大的博识。也许对于任何告诉我,我所不解之事的人,我都会感谢并羡慕着。但,他就是不一样。
他站在那里,离我半个空间的距离,用他富有塑造性的声音将他的思想扩散到整个教室。
鲁迅的高清渗入他的文字。在不断的积累中,我每次认识到先生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而他,正是如此。
说实话,我不喜欢鲁迅。大概是知识的底蕴不等,或许是耳闻所见的现实不同,我不能完全接受他那么强烈的感情。这一点,他也一样。他对历史虽不一定尽知细节,但自称“文学宗师”的他却对历史有颇深的感触。他会对我们时而产生一股忧哀之绪,他会指出我们的种种不是。站在他所认为的想法和思考上,我们太幼稚、不深刻。而有时,他却又颠覆着自己。
他说话时我能感觉到他的思维在有限的范围内天马行空。但不是孩子般的畅想,是深刻的畅谈。他总把自己置身于实际,不论是美好的世界,或是荒诞的现实,他就是认定了他所处的世界。那么,我反对。
一定是年代的差异,又或者是我们到宁愿把世界或现实变得能让自个儿容易接受一些。不为别的,就只让自己的心理舒坦。不知他是否明白,我们这一代是信奉“密考伯主义”的孩子。
他喜欢努力、付诸实践,或,他喜欢努力的人。他总向我们强调:“想,那你就只剩下‘想’了。”他的思想为什么永远基于我所不能触及的高度之上?也许我是个急迫的人,我希望能抓住他的想法,并击倒它们!
他会出乎意料地去判断某一问题或现象。你在书上找不到,在教案上找不到,在多数人的想法中,找不到。正如鲁迅超脱出庸人之锐思。他们是否促膝相谈过?我无从知晓,只是那一种空泛的认识,让我钦佩,惊讶和不解。他这样其实并不好,甚至让我觉得,他对世事有种无欲无求的看空。
总的来说,他是好的,不一定是对的,但起码是善的。他不会全盘否定我的思想,这让我喜欢,感谢。不管是鲁迅还是他,我都欣赏。
【篇二:我发现人与社会的关系】
那是一个深冬的夜晚,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家中只剩下我一个人。起先,看电视看得挺起劲的,可是,时间一分一秒地逝去,我的肚子开始“咕咕”直叫了,我忙去厨房找了一包方便面,心想:今天晚上正是我施展“厨艺”的时候了。
我挽起袖子,把方便面放入碗中,然后将开水倒入碗里,再放了一些调料进去……仅仅用了10分钟,一碗美味四溢的方便面就呈现在我眼前。
也正是这仅仅的10分钟,让我发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方便面,可干吃,也可以泡着吃,开始它干干硬硬的,很洁白,就像一个人,生命刚开始总是没有好与坏,没有形成性格与习惯,可以有很大的塑造性。学校中,有一种塑造;社会中,又是另一种塑造。至于后来怎么样,只能看这个人的机会与性格了。
我之所以把面泡开来吃,是因为这样味道比较浓,也就是说它的骨子能浸入更多的水,人呢?不可避免地要被泡入社会这碗水里,此时人的思想就会随着人与社会的接触而变化,接触得越深,变化就越大。有人在一夜之间似乎就明白了一些事,其实那要“归功”于社会。社会这碗水,绝对不会让任何一根面露出水面,没有人能逃避社会。
方便面泡得很软的时候,就好比人已被社会锻炼得圆滑老练了。此时若再加入调料,不得了啦!水变得混浊,开始有味儿了。面,或者人,还能否保持自己的本性呢?不好说,若你真的质量过关的话就可以,否则带来的就是犯罪,就是那丑恶的人性,那么你的前途将一片黑暗。
啊!方便面,上有油包,下有杂质,中间才是面。就像社会,顶层人物浮上水面崭露头角,社会渣子生活在最阴暗处,中间才是普通老百姓,竞争无处不在,要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