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完整不等于完美】
我曾经上过一节美术课,充满无限遐想的我兴奋地完成了一幅油画。在这幅画中,在一处比较显眼的白色区域,由于我追求完美,就用白蜡笔将其涂白。当老师走过看时,她叹了一气说:“你的画整体不错,但这里不应该涂上白蜡笔的颜色……”我充满疑惑的回答:“哦,是吗?”等到自己慢慢长大后,才明白其实完整不等于完美。
有许多时候,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上,过于完整的并不完美,而小小的缺陷却吸引了许多赞许的目光。
你看,有一位音乐家——舒伯特,他的奇峰之作“未完成”的交响曲,却赢得了空前的赞誉。他在创作当中,为了保持原有的特殊风格的一、二乐章,于是他放弃第三乐章的构想。正是这首曲的不完整,凭借这仅仅两篇乐章的特殊乐质赢来许多众人赞美的目光,也正是他的“未完成”之作让他在音乐界中能脱颖而出。因此,完整并不等于完美,而在某些方面,“缺陷”却也是完美的“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一生是坎坷的,世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人们自己遭遇缺陷,其实他也是一种的“美”。为什么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人们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时,其实也是在过渡到“完美”的过程,所以不完整不意味着不完美,然而过于完整却不完美。
虽然在生活上,追求完美是我们共同所期待的,但是在有些时候却隐藏着祸根!有一次考试,我本着一种一定要考满分的心去度过我的一门特长课的考试。结果呢,悲剧的只得80分。当我为此而伤心时,妈妈开导我。“孩子,有些事情不是强求就能得到的,你在考试时不要总想着能拿到满分,用平时的心态去面对。”于是在下次考试当中,我正如母亲所说,如愿以偿的获得完美的成绩!因此,在追求完美的时候,不要抱“完整”的心态去面对,因为完整不等于完美。
其实我还想说,完整不等于完美。
【篇二:钩拖鞋】
学校的特长课我选择了编织,这节课跟着老师学习钩拖鞋。
老师先给我们每个人发一个红色的拖鞋底子,一个小的拖鞋底,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小得多。大家都觉得好笑。又给每个人发各色的彩线,一个钩针,讲好注意事项,就要求我们动手钩织起来。
我先选一个绿色的丝线,左手捏着线,右手拿着钩针。又拿起一个拖鞋的鞋底,先把丝线打个节,又把钩针通过鞋底的一个扣子开始钩起来,把鞋底和丝线连在了一起。平时的钩针在手里还算利索,可今天怎么觉得钩针有些不得劲。看到这,老师给大家示范:平时的钩针是握在手中,钩针的后部是握在拇指和食指中间的,尾部是露在手掌外面的。今天我们钩拖鞋要把钩针都握在手掌里,钩针是平着和拖鞋来回钩织。反复又回到了不会用钩针的时候。由于有了些基础,用过几回后,钩针全部握在手里,好用多了。
老师教过我们钩菊花,荷叶花。老师告诉我们喜欢什么花朵就钩啥花朵,不必拘泥老师的讲解,如果有自己会钩织的图案也可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喜欢钩织,又是每个人一个小的拖鞋底,所以,连下课大家都没有出去,手快的同学,不到下课就完成了这节课的作业。
下课时,同学们的作品大部分已经完成,都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了前面的讲桌上,老师进行的讲评,最兴奋的是老师让同学们带走了自己钩织的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