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二十四孝》观后感】
这几天我观看了二十四孝的故事,看完之后我的思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其中有一个故事我印象最深,叫做鹿乳奉亲。
故事大概讲的是郯子的父母都年迈了,还经常犯眼病,郯子很是心疼,想给父母把病给治好,可母亲说他们时日已经不多了不用再治病了唯一的愿望就是想喝鹿乳。取鹿乳是多麽困难啊,一不小心连命都会丢掉,但郯子想着年迈的父母还是想尽了办法取到鹿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了却父母的愿望。有一天郯子听到在北山森林常常有鹿出入,就决定去北山。他跑到集市上买了一张鹿皮,披在身上,假装成鹿的样子进山去了。他在森林里绕来绕去眼看天就黑了,她心里很是着急。忽然,郯子听到一声叫声,以为是野兽,就连忙跳到旁边的草丛里,过了一会,也没有见到野兽的踪影,便抬起头来看了看,竟然是一群幼鹿,那叫声一定是让母鹿赶紧带食物回来,郯子灵机一动慢慢的爬进了鹿群中,果不其然,没趴一会母鹿就回来了,郯子激动不已,也学着母鹿的样子在挤鹿乳,挤完后连忙回家给父母喝。从此他每天都用这个办法获取鹿乳。有一次郯子正在取鹿乳时,有一个猎人拿着弓箭走过来,母鹿也发现了,一声吼叫,小鹿都连忙跑开,就剩下郯子呆呆地蹲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眼看猎人已经拉开了弓,郯子连忙脱下鹿皮,叫道,慢,箭下留人,猎人惊恐万分,不解这鹿怎麽突然就变成了大活人呢?郯子见此就和猎人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猎人听完给郯子竖了一个大大的大拇指,并送给了他一袋鹿乳,郯子向猎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就带着鹿乳回家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做人要有孝心,郯子不顾生命危险取得鹿乳就是为了孝敬父母,我们不用做这麽大的事,但我们可以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来尽孝。
【篇二:爸爸,感谢有你】
爱,没有理由,感恩,更不需要理由--题记
感谢天下父母,是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是父母养育我们,是父母教导我们。“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是人们甘于奉献的原动力,更是净化人们心灵的使者。
“鹿乳奉亲”,“卧冰求鲤”……从小我就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这些故事一点一滴滋润着我那幼小的心灵。它们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给我的人生大厦开启了一扇大门。
父亲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代帝王汉武帝刘恒乃簿太后之子。后来,太后卧病三年不起,刘恒便每天亲自为母亲煎药,喂药。他几乎是昼夜照顾母亲,并祈祷能救回母亲,他愿折寿三年。”父亲教导我说:“一代帝王尚且都能有如此作为,能够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对比我们都自愧不如,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若是不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整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你要时时刻刻将这个故事是铭记于心,希望你长大以后能够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不仅如此,父亲还用实际行动告诉我要感恩。
那是一个蚊虫肆虐的夏夜,奶奶突然倒了,一家人可谓是慌张至极,我连忙打120,也告诉了爸爸。平日里稳重的爸爸一听到这个消息也着急起来,连忙从船上回到家。还好奶奶只是低血糖,当一家人真为这个好消息高兴时,殊不知爸爸为了赶回来看望奶奶,抛下了一切事情,连睡觉都忘了。奶奶没醒的时候,爸爸一直守在旁边。我告诉爸爸让他先回去休息,可他执意不回,只说了两个字:“不用!”从爸爸的眼中和口中,我知道了明白了父亲的心情,似乎懂得了感恩的重要。
我常想是父亲给了我血肉之躯,父亲的形象又是怎样的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是父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是父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衣消得人憔悴”的执着的父爱……
面对如此伟大的父亲,我愿从心底说一声真诚的祝福:爸爸,父亲节快乐!请让女儿唱一首歌给你听:“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
【篇三:孝是成长必修课】
天地有慈母,孝道本自然。自然生长出来的孝心发自肺腑,更是永恒的美!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古代就有“礼仪之邦”之称。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最为珍贵的品质。百善孝为先,爱是孝的基础,更是孝的必经之路。只要有爱的出现,爱的释放,那么孝也就随之而来。假如把孝看作一艘小船,那我们就是推动爱的渔夫;假如把孝看作一条小鱼,那我们就是让它安然游动的江河;假如把孝看作春天的花,那我们就是一场让花儿绽放的春雨;孝道需要我们的真诚和热心。
孝,其实很简单,不需要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它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母下班开门时的一句问候,辛苦疲惫时递上一杯开水。现在我己经是小大人了,每天坚持帮妈妈分担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碗,拖地,洗衣服。孝是一个朴素的字眼,却蕴含我对父母深深的爱!我每个星期至少和外公外婆通一次电话。因为太远,要不然我每天都会去看他们。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唯有孝敬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常言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何等的悲哀。孔子有云:“入则孝、出则弟”。古人有“涌泉跃鲤”“鹿乳奉亲”。动物有“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我们要知恩报恩,父母在我们的成长中付出了太多,俗话说得好:“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用爱去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自我成长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