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逸相关作文

【篇一:墨香依然】

露浓花瘦的清晨,微睁惺忪的睡眼,深吸一口——没有嗅到我所熟悉的墨香。

怅然若失。是啊,好久未嗅到熟悉的墨香了,墨香……没了。

还是黄口小儿时,我和祖母住在故乡。祖母喜研墨习字,好静静地靠在藤椅上捧书阅读。每每我醒来,总会看到她在红木案几前挥洒笔墨,或倚在藤椅上阅读。此时,墨香散逸。虽然只在祖母习字时方可嗅到,我也曾纳罕,但我不甚在意此事。时日一长,便习惯了在醒后嗅一嗅墨香,那墨香总能让我莫名的心安。可自搬进城后,家里便无人喜研墨习字。

我以为,墨香没了。

墨香什么味?有人曾问我。

那时我已经搬进城,想想,大致有嵯峨嶙峋的山石散逸的淡淡土腥味,一碧千里的草原飘荡的微微草香,晓雾弥漫时晨风轻裹着的清新气味。若是闭上眼遐想,似乎还能感觉到小巷中的小生意人兜售的糖画糖葫芦的甜蜜,杏树上青杏的清爽的微酸,芍药烂漫得一片深情时的馥郁……可细想来似乎还缺了什么,就如同一副中药少了药引。一番思索后无果,只得作罢,自然没能答上那个问题。于是心中的墨香空出了一块。

后来,因为心中记挂着墨香和空缺的那部分墨香,屡次去各种商铺,买过各种墨——喷绘墨水、碳素墨水、普通的水性笔和各种我叫不出名字的墨……也买过现成的书法用墨,嗅遍之后得到的结果——寡淡如水,散发出的气味刺鼻得让人眩晕,令我大失所望。我几近偏执地想寻到墨香,以至于我遇上一家文具店都会询问有没有售卖有香气的墨。我后来问起一家店主,她颇为诧异。

“墨基本没气味,专心用手研出的墨也不过有比较明显的气味,但绝对称不上‘香’。不过当今的人嫌研墨工序繁琐,似乎只有真心挚爱书法的人才那么讲究了……”

我有些恍惚,走出店时感到不知所措。

夜不成眠,我恍惚间回忆起儿时,又想起墨香,记起了曾经的那个令我不解的现象——只有在祖母习字或阅读时才嗅得到墨香,而我只注意到墨香与墨有关,但墨并无香气,莫非……我灵光乍现——墨香并非香气,而是心中的那份汉字情怀啊!

心猛地一颤。

次日,又是一个露浓花瘦的清晨,我如同往昔一般睡意犹存地睁开眼,忽然嗅到了我熟悉的墨香。

那墨香依然。

【篇二:品味友谊】

有一种情,它要用爱去浇灌,要用心去护理,这样它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便是友情。

有一种爱,它会在你孤独时,让你远离寂寞,它会在你痛苦时,给予你快乐,它会在你失意时,赐予你力量,这便是友爱。

在这个世界上,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却是友谊维持了我们的生命,是友谊让我们享受到了人间的温暖,感受到了快乐的滋味。

友谊是获得成功的动力。大家也许不会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志同道合感到陌生吧,他们在政治风浪中团结战斗,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切磋,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彼此激励,共同奋战了40个春秋,恩格斯为了马克思能从事革命事业而心甘情愿从事自己最痛恨的,最不愿意干的“该死的生意”,用挣来的钱负担马克思一家的生活,他们都各自为拥有这样的战友而自豪,是友谊这神圣的情感使他们拥有了成功。

友谊是困境中体现伟大人格的见证。它不会因为物质的匮乏而枯竭。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却是不容易的;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也许有人认为“友谊”就是互赠美酒,就是勾肩搭背,就是垒“长城”,就是……而我说,错了,这些所谓的“友谊”只是昙花一现,不会长久。真正的友谊不会因为挫折的多少而云消雾散。

友谊是一种心态,一种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一种要付出爱、关怀和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意识。友谊就像其他任何一种成功一样,必须靠全身心付出而不仅仅是一味索取。德国著名化学家弗里克·维勒和李比希共同做了40余年的研究,他们互相推崇,互相敬重。他们彼此总是那么谦虚,彼此之间共同获得了成就而丝毫没有嫉妒和埋怨,总是携手共进。当一方需要帮助时,对方用不着说就早已准备好了一切。他们豁达的心态,不计功名的姿态,使他们有了一次次的成功。

友谊是一盏明亮的灯,为我们照亮了前进的路,友谊是一朵盛开的花,散逸着醉人的芬芳,友谊是架通心与心,国与国的桥梁,是建设辉煌明天的力量。让友谊之花遍地开放。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