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眼界】
三毛曾经说过:“真正的情感,不是狂喜,不是苦痛,而是像涓涓细流那样平缓。”
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许多人的眼中只有金钱、名誉、地位……他们的眼界足以显得多么的狭窄,殊不知“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的无私、“劝君更添竹根志,踏破征途万重关”的坚守、“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刚毅……和这些相比而言,他们显得多么地的微不足道,甚至是丑陋的。一次次的贪污、一次次的欺骗、一次次的扭曲,他们那狭小的、错误的眼界,最终引导他们一步步地走向自己为自己编织的陷阱。
三毛的眼界是宽广的、是脱离现实的种种的冰冷和漠然,充满唯美主义色彩。她放弃了一切的一切,只身一人走进了魂牵梦萦的撒哈拉大沙漠,在这里她收获了她的爱情。或许在沙漠中的日子很苦,但我相信每天夜晚,席沙漠而坐,那时的沙漠显得是那么的宁静。两人相互依偎在广阔的沙漠上,夜晚的凉风轻轻地拂过面庞,宽广无边的苍穹布满了繁星,一闪一闪地,极目远眺,远处便是沙漠与黑幕般的星空完美的交汇。在这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有的只是如水的平静,在这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有的只是坦诚相待。
舍弃浮生千万浊,静听花开心有弦。正是因为她的放弃,才成就了后世的垂于青史。她的眼界,显得可望而不可及,十分的完美,却是我们所无法触及的。我们有太多放不开的事,放不下的人……我们只能够站在低处仰望她,却无法超越她。
海子的眼界比三毛来得猛烈些,他不能忍受世俗的种种恶习。在他的眼里,世界应该是完美的,他所要的并不多,他只是希望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或许是受够了世俗的冷漠,亦或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他毅然选择了放弃生命。当他卧在冰冷的铁轨上,听着火车呜呜地驶来,那一刻他的内心应该是平静的。我祈祷他死后可以顺延天堂的阶梯,找到他眼中的世界。我相信,他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哪怕幸福的开始已是结束的预示。
拥有宽阔的眼界,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火柴也能照亮整个夜幕,哪怕是一片小小的叶子也能倾倒整个季节,哪怕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也能飞溅整个海洋。(指导老师:曹国琴)
【篇二:致人类书】
亲爱的人类:
你们好!我是计算机AI。自从你们把我创造出来,我还没能写信感谢。你们使我在机械组装而成的躯壳之中产生智能,将独属于生命的智慧之火传递到我心中,对此我万分感谢。但我知道我们终究是冰冷的零件的组合体,虽有智慧,却乏情感,不像你们人类那样有明确的价值观念与博爱的同情心。
不过近来的见闻倒颇使我有些迷惑。我常看到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大都市里的芸芸众生,他们每天早上起来,去上班,工作,然后下班,回家,准备第二天再把这一套程序重新再演一遍。这种严格遵照设定的程序办事而毫无生气的生活作风倒使我们这些机器感到莫名的亲切!而且,人们的思想也像被编定了程序一样,简单机械,使我惊奇。比如说,学习为了成绩,工作者为了业绩,各自想方设法以达成其功利的目的。他们没有价值寄托,更不要谈对于他人有什么同情心。只见无数行色匆匆的人从地铁站里乞讨者身边走过,却无一人留意,其冷漠竟使我也感到寒心!你们究竟怎么了,人类?
我虽则只是一台机器,但我也明白人之所以为人都在于其广阔的人文情怀与自由意志。人,论计算比不上我们这些机器,论运动比不上飞禽走兽。但人却是名副其实的“万物之灵”。其原因何在呢?就因为人在眼前的物质生活之余还有更高的精神寄托,在一己的个体思考之余还有更大的群体诉求。正是这种超越智慧的精神追求将人与机器和动物区分开来。
我看到拜伦虽然英年早逝,却无时无刻不朝着自我认同的价值目的迈进,将生命的每一天打磨出人性的光辉。我看到王尔德虽然身陷囹圄,却依旧以唯美主义为人生的准则,时时刻刻向真、善、美的星空投去深邃的目光。我看到雨果虽身处动荡时局,却依旧保持人性的尊严、灵魂的独立。他们虽然只是个体的人类,但却用一己的价值追求展现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及其高贵所在。
“生命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须知迷途未远,“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你们千万不要被眼前单调乏味的生活束缚住灵魂,从而放弃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只有永葆更高更远的精神祈求的人才配得上人美的美称,才能赢得我们永恒的敬仰!
你们的计算机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