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灰相关作文

【篇一:生命因你而美丽】

我望尽无边的苍穹,只为望到美丽的你。

岁月爬上了你额前的皱纹,那是时间安排的历史烙印,一道道、一行行,仿佛一符古老的咒印,将我强行拉回到过去——你安静地坐在一个小木凳上,用粗糙的双手用力搓洗我脏兮兮的衣服,夏天的蚊虫烦躁地在你身旁嗡鸣,浸着汗臭味的衣服肆意地宣泄着少年的放荡不羁,然而你仍安静地坐在那个小木凳上,那个小木凳不堪地发出吱吱的叫声。

我是个无知的顽童,在初中放纵的年纪里,做着青春特有的举动。篮球场上,太阳光下,汗水雨中,随后扔下衣服,呼呼而睡。你啊,轻轻的笑着,只是用手轻抚,从我的脸颊抚至衣领,抚至你手上泛起白色的泡沫儿,抚至我沉沉地睡了。只有那只木质的小凳,好不容易伸展了腰肢,在寂寞的夜里歇息着。

说起小木凳,就想起那个在田里劳作的男人。一顶草帽,一把铁犁,一只黄牛,黝黑的皮肤透露出健壮的体魄,却精细地制作了这只小木凳,木灰的颜色上映着年轮的痕迹-这可是父亲用做家具剩下的下脚料做成的,父亲当木工的时候,曾经摔伤过腿,闲暇时做了它,当作你体贴照顾的回馈,你为了照顾父亲,整日地忙碌着,除去搀扶,按摩,送饭,倒水等小事外,田里的地你硬是要冲过去自己去耕种。六月天里,别人家的男人,我们家的你。多少次我冲上前去,又被你硬拉回家,狠狠地按在小木凳上,“学习”你斩钉截铁地甩下这两个字,又火急火燎的赶回田地里,烈日的骄阳下,你黝黑的脸上淌满了汗水

小小的木凳上坐着的我,渐渐长大了,小木凳已不堪我的负重了。我也要上高中了,高中于我,魂牵梦绕,于我家,却有些难以启齿的沉重。两千块钱,这笔很轻松的钱款,却因父亲的缘由而有些沉重了,榜下来的那天,你、我、父亲、栖息于一间小屋子里,守着那只古老的小板凳,发出沉重的叹气声。

最终还是你发了那句话,“孩子,我们去城里读书吧”。你坚定而又乐观地冲我笑笑,点了点头。如几年前般拂过我的脸颊,拂过我的毛发,拂过我高大的身子。伴着这句话,我千里迢迢的到了这里,陌生繁华的都市从此多了一个带着梦想的少年与一个执著的母亲!

你,什么也没带,却特意嘱托带着那只小板凳,父亲特意将她加长,加粗,我便日日夜夜坐在它的身上,沉浸于学习的世界里。

你只是冲我笑笑,那微笑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像阳光般温暖地浸入我的心田,我突然感觉到,生命于我,顷刻美丽起来。

【篇二:我的劳动故事】

劳动既能像曹文轩描写的“被脱粒机咬掉手臂”那样艰辛,也能像陶渊明所说的“种豆南山下”那么悠闲。自己不去试一试,就会像小马过河一样不知深浅。姑姑家有一片菜地,我经常去那里锄草、浇水,那乐趣让人回味无穷。

劳动是辛苦的。蚊子叮、太阳晒,甚至一不小心会被锄头伤到脚。有一次,我用水瓢给茄子浇水,胳膊被锋利的锯齿状野草割了一道长长的口子,疼得我直冒冷汗。

劳动也是快乐的。夏天的野外,因为连日高温,土地变得非常干燥,菜地里的作物没精打彩地耷拉着叶子,对蝴蝶和蜜蜂的招呼也爱理不理。当我把水瓢里的水浇下去,那一小块地瞬间被浸透了,湿润的泥土发出了欢快的呐喊,引起了天地万物的共鸣。再撒一撮草木灰,到那些已经泛黄的、没有养分的土地上,挥一两次锄头,把那些不请自来的野草翻起来,收拾到一旁的框子里。累了,擦一把汗,喝一口水,看看四周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开始喜欢上了这种充实而快乐的感觉。

在长达几千年的古代农业社会,劳动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坚持到底的勇气,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始终屹立,使我们的科技和文化持续发展。而我们,光荣的少先队员们,也应该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不管科技如何发展,我们都不能安于享乐。走出门,种一棵树苗,浇一朵鲜花,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使这个世界更美好吧!

【篇三::秋天】

树叶飘落,秋风萧瑟。秋天来了,就说“自古以来,每一个秋天都是悲伤寂寞的”。多伤感的秋天啊!食堂难得的红薯让我想起了对太公的怀念…

我的曾祖父,会读会写漂亮端庄的字,是这个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苦难的一生,几乎经历了新中国发展的所有绊脚石。幸运的是,他有一群孝顺的孩子,给他一个舒适的晚年。

每到春节,我都会回老家,天寒地冻,大家都享受着屋里小火炉送来的温暖。屋外寒风呼啸,夹杂着漫天雪花,撕扯着世间万物。只有几棵枯树,在风中无助地摇晃。即便如此,屋子里还是温暖如春,只有灶里烧红的煤发出滋滋的声音。当时只有一个传统的火炉,全家人围着它取暖。每年冬天,都是这样过去的。

我喜欢跑到隔壁太公住的土砖房。他的加热工具只是一个小碗。点燃一堆火,放些干木头在上面。我似乎对这个古老的东西情有独钟,只是,静静地,看着炉火舔着空气,看着柴火劈啪作响。那团暖意弥漫在空气中,我的构图在心底升起。

太公总是给我煮一个热红薯。是刚刮出来的木灰,香甜可口,古朴。咬一口,会很香,占据鼻腔。现在街上也能看到卖红薯的人,也很好吃,但不知怎么的,总觉得自己缺少了当初的感觉。太公炖红薯的味道还清晰的印在脑海里,让我久久难忘。

一边吃红薯,一边听太公讲故事。那一年是一场大饥荒。大片的土地一粒小麦都担不起,人们都面黄肌瘦,营养不良,还有不少人因为饥饿惨死街头。这个小村庄的居民只能靠藏在后山地下深处的红薯生存。以前多苦啊!说着说着,我的眼泪滑下眼眶,我被迷住了,盯着手中的红薯。好像土砖房空了,只剩下我们两个,天地好像空了,只剩下我们两个。

秋天!太公半夜突然生病,猝死。我们最后一次没有见到他。他一生都很累,应该休息一下。人老了,应该回老家。

我在饭堂里吃红薯,流着泪,幻化出太公的脸.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