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曾经有一位富商家中有一尊财神,他很是喜欢这尊财神,自从将它买回来后每天在它面前上香、磕头,每个月更换新鲜的供品,甚至每周派仆人们把财神像清洗一遍。即使他毕恭毕敬地供着它,但他的生意却是一天比一天冷清。最后有一天,当他破产时,他愤怒地指责财神为什么不传授他生财之道。财神笑道:“想发财,除了实干别无他路!”富商羞愧地低下了头。
的确,实干是万事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纵然你有无数伟大梦想,离开了脚踏实地的努力,也能化为梦幻般的泡影。司马光曾经说过:“华而不实,无益于治。”只追求片面的华丽的表面,对内涵,对努力不屑一顾的人,又怎么会在自己的事业上干出成绩?
有一窝老鼠整天偷窥人们的粮食。当它们正式在一户财主家定居时,才发现财主家有一只身经百战、矫健敏捷的猫。不少老鼠成为其利爪下的亡魂。剩下的老鼠们走投无路,在半夜的时候由首领召开了紧急会议,与大家商讨如何对付那只猫。有人建议派敢死队去与猫同归于尽;有人建议与猫讲和,每月由猫派发给我们定量的粮食;有人建议搬离这片伤心之地……争论声从半夜持续到凌晨。突然一只老鼠说可以给猫绑上铃铛,这样可以提前得到消息。可另一只老鼠让刚刚响起的掌声戛然而止:“那谁去绑铃铛呢?”老鼠们只注重了方法的效果层面,却并未注意执行方面的巨大困难,从而使一个原本伟大的计划变成了一片虚无。想达到目标,完成任务,务实是关键。仅仅仰望了星空,从不脚踏实地,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
二战时欧洲战场有一位名将,战功卓著,声名显赫。极大的声誉冲昏了他的头脑,在夺下一座要塞后,他与士兵寻欢作乐,大开城门,举行晚宴。他还妄想着过几天攻下哪里,最后自立为王。他认为以自己的才智,实现自己的宏图霸业并非难事。然而在他得意洋洋之时,敌人潜入了城中,开始了突袭。他们猝不及防,最后全军覆没。这位名将的陨落告诫了我们:如鲁迅所说,万不可做将来的梦。干现在有意义的事,才于将来有意义。不要做无谓的幻想,放眼脚下,踏踏实实做事,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迈进。
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用坚持不懈的精神,用脚踏实地的品质,用平实真诚的心,才能养成一种实干的习惯,才能在人生之路上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蓝图。
【篇二:一棵树的故事】
一棵树能有什么故事呢?不就是一棵小树苗变成一棵老树最后走向死亡吗?可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谈论的故事可不是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既特别而又有趣的故事。
今天游学的目标是爬到山上,了解山上老树的故事,我们一听心想不就一棵老树吗?有什么故事呀?但由于好奇心所催使,今天登山的速度格外的快,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到达了山顶,我们休息了一会儿,乔老师便给我们讲起了老树的故事。
话说从前有一个财主,有许多米和油,他晚上睡不着觉便去数油有几缸,他有一天晚上睡不着,便去数油缸,他一数,一共有两缸油,第二天早上财主家要炸油条便到两缸油中的其中一缸当中倒出了许多油来炸油条,过了好几天,财主家一直吃那缸油,财主家一共有四十多口人,一连几天都吃着那缸油,可就奇怪了,那缸油好像是聚宝盆一样,有永远吃不完的油,这把财主高兴坏了,财主就天天看的这个油缸,发现了那桶永远吃不完的油缸里边有一棵大树的影子,财主每次都盯着缸里边看,慢慢的便记住了这棵树的模样,甚至连树枝到哪转弯都知道,有一次他去拜访朋友,突然看见了那棵树,他便对朋友说:“我家里有一缸永远吃不完的油,但是油缸里边有一棵树的倒影,那棵树的倒影就是这棵树,财主临走时,对朋友说,你千万不要把我告诉你,我家有一缸永远吃不完的油的事让别人知道,结果财主一走,朋友就一传十,十传百,不一会儿朋友住在的村子里边的人全都知道,地主家有一缸永远吃不完的油,从那以后,地主每年都来祭拜这棵树,有一次他把马鞭不小心放在树枝上,等他回来后油越吃越少,不过几个月油吃完了,财主很奇怪,心想:“怎么回事?财主又到了朋友的村子里,找到了那棵树,但见那棵树有一处是刚砍过的,财主大吃一惊,最后才知道,原来……(此后有损灵宝人名誉不再讲)
我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惊叹不已,我心想:“这一定是招财树吧!”我又想连一棵老树都有自已的故事,我为什么不能有自已的辉煌故事呢?
我相信你也有你自己的故事,不过你的故事结果怎样,关键在于你自己,如果你想像我开始说的从小树苗变成大树最后变成老树,那你的生活就太没意了!如果你想像这棵树,那就自已去努力奋斗吧!
【篇三:苹果和梨的抉择】
假如,我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我要分给一个朋友。但苹果和梨无论大小,颜色,味道都不一样,怎么分?如果我不想分,一个人吃,会不会坏了交情?
这个问题简单也难。其实就是“共享”与“独享”的问题。现如今,“共享”已成为时代宠儿,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占据了人们的生活:出门不需要交通工具,拿出手机一扫就可以骑着车神游四方了,打篮球不用自己带,简简单单刷一刷卡,就可以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了。
但是共享资源真的就如此完美吗?“共享”就是一个饱满又红彤彤的大苹果,看上去十分诱人。一口咬下去,嗯……不错,第二口,一般,第三口,嗯,不怎么样。苹果越吃越有问题,“共享”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人们对共享资源的不爱惜,不尊重。砸碎车锁换上自家锁,把共享单车变成了“私家车”;拿了篮球就借而不还,只顾着去挥汗如雨了;因为不是自己的书籍就把书看的破破烂烂……有了虫子的苹果,再好看,也没有人愿意吃了!
比起“共享”这个华而不实的大苹果,“独享”就是一个小小的,瘪瘪的梨,但吃起来,一口,再一口。味道不错,不过,缺了点的水份,不太嫩。“独享”虽然能解决共享的麻烦,却不能与时俱进,也不能为人民带来适当的便利。比如一个农夫和一个财主的收入肯定是风马牛不相及,财主家富得流油,农夫却家徒四壁。如果所有都是独享资源,对于财主来说当然没什么大不了的,想要的东西直接买回来就行,可这对农夫是不大可能实现的,任何东西他都要买回来,着实让农夫负担不起。那么如果能有共享资源,岂不能减轻他的压力?
现在,苹果有虫,梨又不嫩。到底该如何抉择呢?在我看来,光吃苹果或梨都不行,一个人吃还是几个人吃都不对,梨和苹果都得分。
不过是该吃苹果吃苹果,该吃梨就吃梨。在这个“共享”的时代也要和“独享”结合,才是最妥切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