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鸡年抢食事】
正月初八的时候,外婆家邻居的哥哥娶了媳妇,所以要办婚礼。
我和表弟赶在中午的时候来到他家吃酒席,那里场地虽然不大,但是也能摆上十几个桌子,我和表弟选了个座位上全是小朋友的那一桌酒席。我坐在椅子上,看见桌子上摆了两瓶开动过的饮料,于是拿了个杯子到了点饮料一口喝光。
一会儿,就上菜了,不过第一道菜我不怎么喜欢吃,那道菜就是蛋卷,但是其他小朋友和表弟却十分喜欢吃,他们的筷子一齐枪上去,转眼间就没了,放进嘴里还吃得津津有味;等他们刚刚吃完,第二道菜上桌了,我们都非常喜欢,那道菜是油炸虾米,我们像着了魔似的,筷子不停地向菜盘夹虾米,不到夹完不罢休,最后虾米被我们夹得连渣子都没剩。正当我们还在吃着美味的虾米时,第三道菜就上桌了,那道菜是玉米炖排骨,我只喜欢吃那些排骨汤,还好他们只喜欢吃玉米,现在没人干我抢,我就可以想喝几勺就喝几勺,我一边津津有味地喝着汤一边看着他们抢玉米的好戏。第五道菜上桌了,那道菜是辣椒炒牛肉,惊动人心的一幕终于开始了,我们的筷子都以飞快的速度夹着菜碗里的牛肉,把牛肉夹得干干净净,然后狼吞虎咽地吃着牛肉,还辣的流鼻涕,只好到一杯子的饮料边喝饮料边吃牛肉……
那里的菜实在是太好吃了,它们都具有独特的味道,让人感觉真美味啊!
【篇二:读《人间滋味》有感】
“人活着,就得有些兴致。我不会下棋,不爱打扑克、打麻将,偶尔喝了两杯酒,一时兴起,便裁出一张宣纸随意画两笔。所画都是‘芳春’——对生活的喜悦。”——汪曾祺《人间滋味》
有人这样评价汪老的《人间滋味》:生活有情处,人间滋味多。
是的,看汪先生的散文,就像看到了一个出落得与众不同的人,看到了她独特的修养和容貌,油然而生爱慕之心。
翻开书页,开篇的几行小字就把我吸引了:“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孟子说,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孟子的这个观点正好也印证了汪老对美食的态度——汪老对美食是颇有研究的。
汪老到过不少城市,对于他来说,每一座城市都是一种味道的标志。
他把每一道菜都和那座城的风俗文化相结合,融进自己的饮食习惯里,蕴蓄了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一叶知秋,乐山见智,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可以窥探到这个人的喜好和志趣。汪先生圆融豁达,生性随和,也许跟他的生活喜好有很大的关系吧。
都说一个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如汪曾祺所说:“一个人的口味要杂一点、宽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如此。”是的,把口味放开了,人走出去了,眼界自然也开了。
读罢全书,我尤其喜爱“四方食事,明心见性”这一篇章,其中讲中国各地有名的菜品,文字简单,很有生活气息。吃食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源自生活,发乎生活。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善于从这些细小的地方挖掘美好,就好像寻宝一样,在爱生活的人眼里,这个世界是很有趣的。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大多讲述花草林木,四方食事以及生活百态,他的文字里永远带着一股子烟火气息,平平淡淡的。我想他必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会在走过万水千山时记得:“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会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看到:“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放着。”
其实生活很简单,不过是一茶一饭过一生,不过是有一花一叶相伴而已。生活也是很好玩的,只是你愿不愿意在生活的角落寻找乐趣,或者是你有没有期盼在人生的拐角发现一份惊喜。
我们或许真的应该把生活放在心上,流露在日子中。也许在二环路街边的一份早餐,也许在冬日里一碗一个人的热汤面,都是生活带给我们的美好。可能下过雨的雾气蒙住了车窗,悄悄用手指画下的幼稚图画,或者趁没人注意一脚踩进小水坑里,眯眼看着水花四溅,这些都是生活中特殊的滋味。
人间滋味不仅是饭食的味道,更是对于生活的解读,酸甜苦辣咸绽放在舌尖,也存在于每一天的生活里。
但我想,若你怀有一颗汪曾祺一样热爱生活的心,你会觉得生活其实就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