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你的淡泊,让我记住了你】
淡泊如一泓清泉,潺潺地流入心间,荡涤心灵;淡泊如一缕轻风,缓缓地拂过心间,吹拂心灵;淡泊如一场甘露,轻轻地渗入心底,润泽心田。
“采菊东篱下”
陶潜,你看透了官场险恶菊谲诈,本性清高的你不愿深陷这官场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你“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选择了辞官归隐。
你与妻儿在桃花源中生活,你写下《桃花源记》。摆脱了官场的桎梏,虽然生活艰苦,需要自行劳作,自耕自食,事事需亲为。但是这样淡泊的你是快乐的,你可以肆意饮酒:“狂歌五柳前”。至少,你还有松菊相伴:“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每当秋风萧萧吹来,你都会饮酒,赏菊:“采菊东篱下”。你的淡泊,或许是因为“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吧。
陶潜,你的淡泊让我记住了你。
“独坐幽篁里”
王维,你独在辋川隐居,在屋舍的竹林中,拨动琴弦,吹着长哨,悠扬的琴声在竹林中徘徊,勾勒出你淡泊的心境。
幽深而又茂密的竹林里,没有人知晓,你只是静静地一个人自娱自乐,真不愧有“诗佛”之称。静静坐在那里,隐居的情涌上心头。清冷的月光泼洒下来,在你心头若隐若现。这明月是你的象征,超凡脱俗而又高雅闲淡。你挥笔写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你的淡泊,让我记住了你。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李白,当初仗剑出蜀的你,当初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你:当初写下“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你,看透了朝廷的腐败,时事的变幻无常。你屡遭别人诽谤,虽有照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却无处施展。你必须在阿谀奉承如高力士和淡泊之间做出抉择。
你选择了淡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选择了寄情于山水,在那名山大川中徜徉。登庐山,你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攀黄鹤楼,你书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河边,你留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你的淡泊,让我记住了你。
渊明、摩诘、太白,一个个身影都在书写着淡泊的心境,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坚守自我,淡泊名利,才能升华自我。去寻找埋藏心底的淡泊吧!
你们的淡泊,让我记住了你们。
【篇二:风雨萧条的夜晚】
风雨萧条的夜晚,我突然想到你……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你对大自然如此钟爱,如此执着,如此痴迷。我欣赏你!你可以无怨无悔地放弃高官厚禄;无怨无悔地过着“草盛豆苗稀”的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在我心中,你是唯一沾过泥土的诗人,你是唯一体会过乡村风情的圣人;你是中国诗坛上不朽的丰碑。
“菊,花之隐逸者也。”你的一生犹爱菊,是爱它的超凡脱俗,爱它的高洁无暇吗?也许,你爱的,是它的避世隐逸吧!“采菊东篱下”的悠闲生活,谁不愿意过,又有谁不憧憬,何况是你——一位孤寂的山水田园诗人。
但是,当黑暗腐败的官场真正需要你时,你却选择了逃避。你以为,这便是品质,这便是你没有“同流合污”的高洁,这便是你“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风格吗?“实迷途其未远,觉今事而昨非”,其实你错了,一开始是错,到现在还是错。“迷途”,既然你知道自己误入“迷途”,为何不努力带着这种局面走上正道,而选择了离开呢?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也许你真的累了,累得一塌糊涂,累得不知孰是孰非。当你“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时,你的心是否依旧平静如水呢?
“轰隆”,一声巨响,把我从沉思中拉回来。第一声春雷响遍了整个神州大地,我想,那些已腐烂的记忆,会像窗外的雨一样,在某一个孤单寂寞的黄昏,轰轰隆隆地覆盖每一个看日落的人。
【篇三:推窗见绿】
当春天的脚步来临时,推窗见绿,获得的是一份生命的喜悦;当夏日的酷热包围你时,推窗见绿,获得的是一份心灵的宁静;当秋天万物凋零时,你依然能够推窗见绿,那绿便是种在人们心中的希望;当冬天白雪覆盖大地时,推窗见绿,获得的是对松柏坚持的感悟。推窗见绿,是一种明澈的心境,是一种淡泊的人生态度。
没有勇气推开那扇窗,便永远见不到绿,只能在阴暗潮湿里徘徊,最后自己也被黑暗侵蚀。很多人信奉利益至上的信条,心中充斥着贪婪、嫉妒、虚伪,甚至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也许他们一开始是善良的,也许他们也曾希望见到那片绿,但终因怯懦而放弃,不能推开那扇窗,又如何能让那片绿扫除阴霾,滋润心田呢?
当陶渊明一边采菊东篱下一边悠然自得地低吟《归去来兮辞》时,当苏东坡一边与客洗盏更酌一边豁达豪放地吟唱《赤壁赋》时,当李白一边手执白玉杯一边高歌《将进酒》时,他们都推开了世俗的窗,见到了心中的绿。
这世界真的太繁杂,有时候我们的心真的很累很乱,不知何去何从,其实我们不妨推窗见绿,那片绿色,定会伴随着阳光一起飘到你心中,让你不会迷失咯自我。
有人说:“只要你的心面向太阳,你便会远离黑暗。”那么,只要你勇敢地推窗见绿,便会摆脱痛苦的羁绊。
正直那个春年华的我们,既为这世间的真善美而感到,也为世间的丑陋而叹息,还为成长道路上的困惑而迷茫,但我想,不管有多少挑战与考验等着我们,我们都要推窗见绿,用自己的眼去捕捉美,用心去体会美,哪怕是丑陋的事物,我们也要以一颗平静乐观的心去面对。
也许你舍不得屋内的安逸,也许那扇窗实在关得太近,也许那片绿心现在离你太遥远,但是,你真的愿意错过那片绿吗?只有见到那片绿,你才能将它放在心里,江绿的生命、绿的希望、绿的坚持、绿的宁静播撒到整个房间,才能真正的幸福快乐。
推窗见绿,心情瞬间释然。
【篇四:年轻的美好】
泰戈尔诗云:“我不愿企求心灵上的创伤消失,但愿我能战胜它。”光阴就像六月天,刚刚还牙牙学语,转眼间又踏上了青春之路,或许随后又将是而立、天命的中年步履了。那么在黄金时代的青春,为何不停下,细细品位年轻的美好。
年轻的美好是拥有范仲淹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命运是公平的,如江河,有一泻千里,必然有九曲回肠。所以在年轻时,不会为落花流水感到悲伤,不会为自己的得失与否而嗟叹,拥有年轻的心,就拥有了世间万物,拥有了童年、中年所没有的灵气。
年轻的美好是王安石那“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自信。世上无难事,在年轻的时代里,我们拥有时间,去打造自己的未来,那么就请你把“自卑”和“害羞”从字典中删去,凡事以“我一定可以”为后台,你就一定能够成功,因为你是年轻的,它是你最好的助手。
年轻的美好是李白那“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坚定。不会为事事不称心而叹惋,重整旗鼓,所有不如意都是新的开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你用心的做了,你就会拥有结果,即使不是好的结果,也是你的辛勤和汗水,他们是你成功前最最宝贵的经验,别再为不得志而忧郁,让年轻给你引路,带你奔赴成功之门。
年轻的美好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气节。人生路上有很多灰尘,不要让它玷污了你纯洁的心灵,用你年轻的生命力抖掉这些污垢,留以流水般的清纯。
年轻的美好是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年轻的美好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胆;年轻的美好是……
让我们一起在年轻的时代,高声放歌,歌声漂泊汪洋大海,跫音遍步世界各地,年轻的活力震撼宇宙!
放飞吧!年轻是你无价的财富,人生路上慢慢欣赏年轻的美好吧!
【篇五:路要自己走下去】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辟出来的。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你走投无路的时候怎么办呢?很简单,用自己的力量去开辟一条路,因为“路要自己走下去”。
自古以来,无数的英雄先贤以自身经历告诉我们:路要自己走下去。
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以弱胜强,他坚信自己的路,并勇敢的走下去;陶渊明坚持自己心中所想,坚持走自己的路。为此,他辞官归隐,享受到了“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自由,享受到了“采菊东篱下”的悠然。
放眼今朝,更有许多伟人用自己的事迹来诠释这句话:周恩来走自己的路,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邓小平敢于开辟创新道路,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思;奥巴马不放弃追求,走自己的路,终于从社会底层崛起,成为美国领袖……。
如今,走进了青春旅程的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确定属于自己的路,并坚定地走下去。坚持不懈,靠自己的力量克服这条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路,那就一定可以走到尽头,获得成功。
在每一个抉择的路口,每一处跋涉的征途,时刻缭绕着这样优美的音符:路在自己的脚下,只要在回首的时候,不因为自己的选择而遗憾,为追求生命中最渴求的希望而努力。
选择属于自己的路,不留遗憾的自己走下去……
【篇六:我从生活中读出了悠然】
妈妈爱花,也爱养花。
我家在阳台上总能见着几抹绿色,一株株花草装点了这原本单调的阳台,也隔绝了屋外的喧嚣。我很喜欢看妈妈浇花的样子,她提着小壶,立于花前,小臂微摆,一注注水流自上而下划过空气中,滴入松软的泥土,洒在细软的花叶上。一切的一切,都那么自然。
午后的阳光洒在妈妈身上,整个阳台都散发着悠然的味道。她还喜欢在花前摆上一把板凳,在膝上铺一本书,静静的读着。每每我看到此景都会不知不觉的放慢了步子,怕扰了她。
“我也想养花。”我对她说。
自此我的书架上便有了一盆吊兰,细而绿的枝条轻轻的从书架上垂下来。时而静,时而随风飘动,伴随着风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便是它最吵闹的时候。“浇花不能太勤,少量多次,现在天儿热,三天一次,够了。”她一边说着,一边摆弄手上的茉莉,“浇水时浇在土里,顺便往叶上浇点,量要控好。”她说着,轻柔的声音似一束月光穿透了我的心房,像是在编制一个梦,一个悠悠淡然的梦……
可不过几日,吊兰已经蔫了。看着那盆吊兰,妈妈说,“水浇多了吧,它不需要你这么多次的浇水,也不是什么东西多了就是好的。”她不厌其烦地说着,认真的面庞深深地刻入我的心底。她一直说着,全然忽略了我记下了多少。“妈妈,你为什么喜欢养花呀?”望着她出神的我不自觉地打断了她的话。
不觉有它,妈妈开口缓缓道来。“花草好静,一直就这么呆着,等花开,待花谢。不用去争什么,也不用去抢什么,不用多想,一直按自己的方式活着。而且浇花是一件很令人享受的事情,总有一种“采菊东篱下”的感觉,我要是生在古代,我也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种花种草去,多好。”她轻轻地说着,我静静地听。
人养花,花大概也养人吧。悠然生长的花儿养成了妈妈这般淡然恬静的性格。
当面对喧嚣的大道时,总想起妈妈的样子。她教与我悠然的生活态度,却不忘提醒我认真的生活方式。面对生活,不必争得头破血流,悠然闲适也是一种别样风采。至少,现在是这样。
吊兰开花了,白色的,很小。一时间,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篇七:雾霾】
张爱玲说:“人生如一袭华美的旗袍,但上面爬满了虱子。”读到这句话的一瞬间,我有了灌顶的感觉,像是坐禅入定的老僧顿悟了一样。是的,人生是美好的,但总有着这样那样的雾霾笼罩心中。
每个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我们常常被这些挫折困住,从此一蹶不振。困住自己的心灵,将自己打入心灵的死牢。从此拒绝阳光,一味地自怨自艾,却不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卷入回忆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迷失在雾霾中。
还有人说,人生如剥洋葱,每剥一层,总会让人流泪。我们拒绝洋葱的辣,因此也忽略了它的营养和美味,正如我们忽略了在坎坎坷坷的夹缝中所隐藏着的细微的美好和感动。不过,那些被我们忽略和错失的美好,不会就此而消逝不见,只要你走出心灵的困境,拨开那笼罩你心灵的雾霾,那些美好和感动会重新回到你的身边。生命中总有很多值得我们用心感受的美好,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灾难面前祖国儿女的风雨同舟……用心体会,你会发现,你的身边充满阳光。伸开双手,拥抱阳光,放眼望去,外面的风景真美,窗外,还有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
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出身不算高贵,相貌不算出众,衣着不够新潮,言辞也不够华丽,这是一种扎进人群中便会消失的人,但他们快乐、阳光、开朗,他们常常微笑,即使遭遇不幸,他们也可以坚强地面对。他们的肩膀也许不够坚实,但照样可以扛起生活的重担。他们也许会哭,但眼泪不代表懦弱。擦干泪,驱散雾霾继续前行。
走出雾霾,需要的是庄子的宁静致远,更需要实现自我的勇气。走出雾霾,不是弱者的退缩,而是勇者的前行。若执迷不悟,便无法理解陶渊明晨曦采菊东篱下,暮色带月荷锄归的雅致,无法明白梭罗瓦尔登湖诗意的栖居。
走出心灵的雾霾,其实只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