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螳螂的秘密】
“穿绿衣,戴绿帽,手举两把大砍刀,庄稼地里忙巡逻,它为丰收立功劳”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就是螳螂!
螳螂是绿色的,好像一片会跳动的绿叶。学名为螳螂,亦称刀螂。它是无脊椎动物,属食肉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为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正在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
螳螂家族种类很庞大,世界已知2000多种左右,我们南方最常见的就属“绿静螂”了。这种螳螂非常凶猛呢!有一次,我回到乡下,看望外婆。无意间在门上发现了一只很小的螳螂。因为门很大,也是绿色的,所以没被发现。我急忙指着那只螳螂,说:“哇!螳螂!这种冷天气居然能见到螳螂!”因为那天雨刚停,外婆家的大枫树还滴着雨点。没想到那只螳螂竟然凶我,跳了一下,没够着;跳两下,差点咬到我。看着那对“大镰刀”正朝我砍来,我心里不由自主地冒起一丝恐惊恐,连忙跑回家了。网上一查才知道是“绿静螂”。所以碰着螳螂还是有多远跑多远吧。
别看螳螂很凶猛,吃相可是细嚼慢咽,很绅士呢!就是吃蛇也是嚼了再吞呢!它用前臂带刺的关节夹住小蛇,用它的尖嘴巴啃,也能把蛇啃成两半,再把头去掉,不吃,剩下的带回去慢慢啃,啃个精光剩点残渣留在那,然后把头丢在那里,算是给它个坟墓吧。螳螂的胃口很大,连苍蝇也是它的美食。真是“无忧无虑的小螳螂”呀。
这螳螂,真是霸气十足。
【篇二:螳螂的自述】
嘿,大家好,我是一只螳螂。
我们螳螂大家族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小尖嘴,大圆眼和隐藏的翅膀,还有柔软的腹部。我是肉食性昆虫,我还有很多别称:大刀螂、祷告虫、草猴子等,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所以我可是益虫哦!
我们不同种类的螳螂颜色是不一样的,像我们这样生活在小草丛中的螳螂,一般都是草绿色的;有一些螳螂把胸腹、胫节、褪节上长出叶片和突起,拟态成树叶、树枝和树疤来迷惑小虫。还有像水滴、像花的螳螂。其实,这是我们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的一种本领——拟态,这是让我们家族得以生存繁衍的重要法宝。
我们螳螂既然是益虫,为什么还会给人类留下恶毒的印象呢?因为在我们的螳螂世界里,新郎和新娘子结婚后,有一部分新娘子就会把新郎给吃了,所以就让人觉得很恐怖。其实看过《黑猫警长》的人都知道,那只是我们繁衍后代的方式,雌螳螂在交配时吃掉自己的丈夫是为了补充能量。
话说回来,大家看到我壳上有个小洞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细细道来:那是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我潜伏在草丛中,静静的等候着猎物的到来,草丛边出现了一只蝉,他在向我慢慢的靠近,我一个猛子扎了出去,一下就把他给夹住了,正准备下手,猛回头一看,哎呀!大事不妙——一只黄雀在我的后面就这样看着我,我放下蝉张开翅膀就要逃,不料可恶的黄雀竟然一下就把我给捏住了,我开始不断的挣扎,锯子般的手臂胡乱挥舞,可恶的黄雀在我的背上啄了一下,疼的我几乎晕厥,一通胡乱挣扎,他被我割伤了,我乘机逃了出来,可后背壳上的洞却永久的留了下来!因为我的“壮举”,就有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俗语。
今天我的自述就到这吧,如果你还想对我的家族了解更多,我们下次再细细聊。谢谢大家的聆听,下回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