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精神的丰腴】
高尔基如是说:“用文化武装起来的人类是打不败的。”
——题记
人本是一根芦苇,在有了独特的哲思后,才真正站立起来。文学哲思,在人的成长中,支配着行动,熏陶着人的心灵,是人类科学创造的源泉。
书中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文学和哲学的世界里五光十色,对圣人对话,结实三教九流,风光霁月……
茶香缭绕,心香氤氲,月色皎白,手捧古卷细思量:欣赏“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洒脱。官场失意,一贬再贬,无灰心失意,反而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试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一代豪情。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我宁可失去整个印度,也不肯失去莎士比亚。”莎翁以其作品的人文精神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这就是他无与伦比的地方。
文化陶冶心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看朱自清观月色,赏荷塘;海子,喂马,蔬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幸福;梭罗,瓦尔登湖畔,品宁静,写文章;余秋雨,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听冷雨缠绵耳侧……书中文化见闻广博,带着我们穿过大千世界。
文化陶冶心香,极力向上。古语从书中来:“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钱伟长,从火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委屈不曲,不改初心,默默行,老而弥坚。他不畏艰难,敢于直面困难,将中国的科学物理学推上了顶峰。试问没有博览群书,文化熏陶何来阒寂中厚积薄发?领略文王武而演《周易》,仲尼扼而作《春秋》,孙子膑脚,乃作《兵法》,左丘失明,写有《国语》,诗三百,乃圣人发奋之所作为。
文化陶冶心香,变我宽容以待,面色慈祥,身材矮小的老人是南非总统——曼德拉。他没有被种族歧视之火烧退,反而奋起反抗,引领南非统一;政治上失败,在监狱中受非人折磨,但他都对那些折磨过他的人宽容以待。是一个不屈的灵魂,站上了新的高度。
文化是看不见的,但他是我们心灵之源。带我们挣破原有的纬度和固有的想法,穿过春天的花园,夏天的栅栏天的寥落,冬天的风雪,找到一个真实的自己。
【篇二:我努力读懂了雨】
站在尘土飞扬的路边,不免会紧皱眉头,心头念想着有一场雨,拂去这本不该存在于人世泥垢。
说下就下,眨眼间车窗前便多了几粒舍利子般大小的雨点。起初,还是那样飘飘洒洒,随地而落,像极了如同轻燕一般在莲叶上起舞的曼妙女子。耳畔环绕们的清澈声,更让人不由想起这"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的情景。
天上的乌云越来越紧凑,这一地域如临黑夜。雨也丝毫没有要止住的意思,黄豆大小的雨珠毫无遮拦地砸在玻璃上,"嗒嗒"作响,湮灭了四周杂音一片。仿佛我们欣赏看H2K那强劲的摇滚演奏,不免让人心潮澎湃。
摇下车窗,刹那间雨便攻占了整个窗沿。一簇接着一簇,再一看,车椅就已湿透了。一颗颗水珠打在手臂上,寒气刺骨,伴随着阵阵余痛叫人不禁直打哆嗦,心有余悸。
这雨,丝毫没有江南本有的温婉,却如同那草原的粗犷,更显得落落大方。窗外,地面的丘壑中不知何时淤满了积水,惟恐下一秒就会凝聚成河。小桥下水位长得迅猛,停泊在岸上的渔船被它拥入怀抱,水面上圈圈涟漪荡漾开来,船儿也随它逐流。
再看看岸上的原野,层层梯田在大雨的洗礼下让人耳目一新,与晴空下的绿不一样,这是一种清新脱俗、满怀生气的绿。耕牛在雨中,仍从容、不紧不慢地咀嚼着食物,在雨濛濛中品味这人生的千姿百态。
回转双眸,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夹竹桃,叶上的灰尘被冲刷得一尘不染,而夹竹桃花更显得娇艳欲滴,让人情不自禁想去采撷一朵,却奈何其带有毒。让人不禁感慨:是“红颜”,亦是"祸水"。
站在这一片素白的世界中,吸呼着泥土的芬芳,回味人生的五谷杂陈。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篇三:多一些狂放】
雨中的清晨失去了宁静,春日的多情打翻了红尘泪,惹下一地往事烟云。车窗外路上的行人“披蓑戴笠”,低头不语,城市中铺天盖地的拘谨悄悄逼近,路旁的树叶却绿得扎眼。红花早已零落成泥,被行人碾作了尘。
背包、下车、打伞,一气呵成,我站在一片“汪洋”中的一座“孤岛”上,向校门望去,“大陆、水坑、大陆”,心中默念,牢记于心,然后一步一跳地躲开一个个小雷池,避让一辆辆疾驰的车辆,步步为营又小心翼翼地向学校靠近。偶尔遇到大的水坑,就踮着脚,婆娘般提心而过,小步而行。
可还没安全到校,我便心烦起来,这番小心,一点儿也不豪迈,女孩子且能大步向前,而我一堂堂男儿,虽不到八尺,也不能这般扭捏拘谨惹人笑话。
正踌躇不前,忽狂风乍起,身旁水波大兴,伞也被吹的翻,做了直指天际,把我整个人使劲的往上拉。树木发疯一样左右摇摆,引来一阵比穿林打叶还猛的沙沙声响。
极度愤怒之下,我终于收起伞,向校门狂奔而去,还大张着嘴,让雨水传喉入嗓,然没有凌波微步的神速,却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了!身后泥珠点点,脚旁雨水横溅,一直跑进教学楼。
于是,小时候的我在眼前重现,不可一世的狂放和雨下泥花中的痴傻再度激起。那个在打击中黯然失色,在强者身后垂头丧气的我终于被摔在身后,丢在水中,被雨脚踩成烂泥,被狂风蹂躏成灰。“多些自信,多些狂放!”我对自己说。
于是,云开日出,心中久挥不去的阴霾散了。
【篇四:有得必有失】
失去,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情。但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用心体会,你会发现你得到的一点儿也不比失去的少。
俗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既然这扇门已经关闭,纵使其中是多么富丽堂皇,多么令人向往,你也无法进入。深重的纠结与怨恨只会让自己堕落沉沦,何不“此门不通,另寻他窗?”用心去感受上帝为你打开的窗,透过它,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就像残缺的铁环一样,虽然失去了跑得快的能力,但也观赏到平日很少注意的花草,正是它发现了这扇崭新的窗户。倘若它失意纠结、自暴自弃,我想它无论如何也无法重新认识这片天地。
伟大的作家海伦凯勒,从小便失去了视觉、听觉,甚至连说话的能力也没有,但她得到了心灵的绝对宁静,对知识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渴望。心无杂念,也不受外物纷扰的她,一次又一次突破自我,最终站在了哈佛的殿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更是道出了她对光明的执着和对生活的追求。顾城曾有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确,身处黑暗的我们,周围是一片迷茫,失去了对未来的预知与危险的判断,我们一次次踏入歧途,一次次遍体鳞伤,但这却坚定了我们追求光明的信念,给了我们越挫越勇的力量。
有人说,失去是一件坏事,但我不以为然。在失去中,我们会变得冷静,也只有在这份宁静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反省自己,总结得失,为迎接接下来的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李白不就在没能中举后得到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明悟吗?苏轼不也在被贬黄州后得到了“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淡泊吗?陶渊明不也是远离尘世后得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暇吗?所以,失去并不是坏事,因为在另一方面你会有所得。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失去后的人们变得浮躁、怨愤,却不知一扇无形之窗已经悄然打开。俗话说:“世间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我却要说:世间并不缺少得,只要你能沉下心认真体会,得就在你身边。
请记住:有失必有得。
【篇五:好久不见】
遇见是意外,不见是注定。
梦回大宋,只见一个意气风发的男孩。“你好,我是秦天,”“嗯,你好,我是苏轼。”
哦,他是科举考试欧阳修先生为了避嫌所选出的第二名,原来他在这儿。
元丰二年,43岁,百转千回,乌台诗案,他,是一个被一阵“恶风”所吞噬的人。所有的意气风发转眼间变为尘埃,只剩下一块小小的影子,坚强而淡定地伫立着,他依然狂放不羁,吟了无数诗篇。东坡,你到底知不知道悲伤为何物?
他沉默,他,也入狱了。
他的才华让死神放过了他一劫,却又让死神对他嫉妒无比,也将他送往了另一个地方:黄州。
他笑了,是苦笑,还是豪笑?无人知晓,只是寂寞拉开了与时间的距离,拉得好长好长。
在黄州,在深夜,一曲“十年生死两茫茫,小轩窗,正梳妆”,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又来一曲《满庭芳》。慢慢长路,就这样被他化为一段诗词。东山再起!
他回来了,大步流星,笑傲江湖。
但是,飞来横祸!再贬,贬惠州,文风依旧豪迈,笑容依旧灿烂,他不是政权上的牺牲品,他是最真实的苏东坡。
他笑,笑得简单;他哭,哭得洒脱;他走走停停,向着章惇这些小人给他安排的儋州,义无反顾地走了过去。
瘴疫之地,我瞧见了他的悲哀,但豪气和乐观依旧朝他涌来。原来抛弃文学家,思想家,甚至美食家等一切荣誉,他还是个乐天派,一个天天乐呵呵的男孩。
他,竟然回来了。三妻子王朝云没有回来,而他,竟然回来了。面容虽憔悴,但满是骄傲与兴奋。既年少“竹杖芒鞋轻胜马”那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既然“小舟从此逝”那便“江海寄余生”。
一杯酒,一饮而尽,就醉了;一段人生,一笑,就了了,谁能打破?沉默着,淡然着,千年不再遇见你,万年不再遇见你。
但却谢谢你!东坡居士,没错,好久,不见。
【篇六:那首词,我曾读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一次读到这首词还是在五年级的时候,那时我还在河北读书,而父母都在北京上班,常年的无人管教让我染上一身坏习惯,从而使我的学习成绩降至倒数,正如词中“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也正如被乌台暗流取代昔日荣耀、颠沛流离取代风光月霁之时的苏东坡。但,仅一时的低谷怎能动摇豪放的苏东坡呢?
我深深为苏东坡的精神所撼动。是啊,我怎么能被小小的困境所桎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我暂时将分数和高分同学的讥讽放在一旁,自己走自己的路,默默奋斗,因为我相信,我是一粒金子,只是暂时还没有散发出我的光芒。
多少次我将放弃之时,总会想起父母对我的期望,那期望,终是如“料峭春风”一般,一次次将我的抱怨、迷茫吹醒,为我重新指明方向。又有谁知“竹杖芒鞋”就不能“轻胜马”呢?
终于,在小学毕业时,我在班中爬到了中等的位置,父母为了奖励我,带我去了一次澳大利亚,在那里,我知道了一所澳大利亚名校的校训:你明天过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你今天怎么过。这句话,成为了“山头斜照”一直警示、激励着我,终于,在初二上半学期的时候,依然站在了全班第一的位子上,在年级千余人中站在了前三十名。正如苏轼没有为迫害所压垮,在“桂棹兰浆,明溯流光。”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在“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中所所绽放的璀璨光芒。
是啊,是金子总会发光!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现在,我来到了北京,在学习上又遇到了巨大的学科差距等等困难。我回首以往,知困难曾压我不倒,也将压我不倒!”心若在,梦就在!”我坚信,没有困难可以压倒我踏彩云逐日一般的梦想,我将一丝不苟地,尽全力拼搏,努力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像苏轼一般,在生命的历练中隐忍坚持,韬光养晦,终能绽放自己成长的光芒!
表面看来,这首词只是写了苏轼的一次遇雨经历,但这实际反映了苏轼人生中的一次次困难挫折,而无论是什么样的困难,在苏轼严重也不过是一次次风雨。是的,在经历了风雨后,回首望去,你会发现,下过雨的路,更加美丽……
【篇七:人生挫折相伴】
蝴蝶在窗户前扑愣着翅膀,它想飞出去看炫彩缤纷的世界,可是它迷失了方向,它把自己深深地陷入了迷茫、慌乱的世界……
——题记
人生道路坎坷崎岖,每走一步都需要十分谨慎,道路两旁到处都是荆棘,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刺伤,而一旦留下了伤疤,将成为永久无法抹去的记号。
苏轼在政坛挥洒豪气,由于埋怨政敌把持的长安城太小,所以甘愿自请出任地方太守。就是这样一位拥有着千百位侍从,头戴锦帽,身披貂裘的苏轼,与常人一样,人生道路上时常遭遇挫折。当乌台诗案了结后,苏轼被贬黄州,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他却“竹杖芒鞋轻胜马”,如此从容,气定神闲。
是的,一时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人生道路上时常遭遇挫折,应勇敢的面对,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到绚烂的彩虹呢!
著名作家史铁生,虽然身体残缺,但是他奋笔表达出了自己丰满的思想;虽然遭遇人生的不测,但是他用生命书写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读者;虽然遭遇了人生的苦难,但是让他从中领悟到了正是苦难造就了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史铁生……
是的,一时的挫折又算的了什么,这只是一个人一生中的一个小插曲。
蝴蝶在窗户前扑打着它那双美丽的翅膀,当它看到明亮的窗户时,它以为是天空,它想要透过窗户飞到另外一个世界,但是事实不如人意,一切都是假象。窗户关的死死地,逼迫蝴蝶与世隔绝,让蝴蝶的梦想破灭了,但是蝴蝶坚持不懈,依然在窗前盘旋着,它渴望自由的飞翔在百花丛中,它坚信只要心中有理想,梦想终会实现。
是的,一时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人生之路不尽平坦。或许会有狂风骤雨,或许翅膀会被折断,但只要心中信念不变,翱翔之梦就不会停止;或许会有崎岖之路,或许会受伤,但只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心中之梦就会成真。
虽然我们人生道路上常常遇到挫折会迷茫,会受伤,但是在心中留下的每一处伤疤都将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成为一种难忘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