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团相关作文

【篇一:雨】

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转眼间,一片乌云便漫了过来,天暗了下来。

一阵风吹得树枝上上下下摆动着,伴随着风是一群音乐家们——雨珠儿。他们是一队交响乐团,现在他们要演奏了!“啪啪啪”,鼓手们忘情地敲打着,乐鼓从天而降;“叮叮叮”,这是雨珠在摆弄哑铃;“嘭嘭嘭”,喇叭手吹着喇叭降落在屋顶上……

这个乐团的指挥家当然就是风了。他在树木与房子之间穿梭着,当他用力地将树指挥得沙沙做响时,乐团的声音就变成了雄壮的赞歌。当他平静下来,双手舒缓时,乐团就开始演奏抒情的小曲。

我伸出手,迎接这些可爱的音乐家们。他们欢快地落在我的手上,发出噗噗噗的声音,很轻很轻,但是却为整个大合奏增添了不少色彩。

终于,乌云散去了,合奏也临近结束了,只剩下那些音乐家们。窗口兰花的叶子上,沾着一颗晶莹饱满的露珠。他从容地顺着叶茎滑下,将进叶尖时,他放慢了脚步,仿佛在下一个艰难的决定。终于——

叮,一声脆响。

那个音乐家结束了这场合奏。

【篇二:我的新乐器】

我今天去了东沙湖公园挖土,然后老爸老妈看见有人摘芦叶,于是我们便去看了看。最终决定,我们也去摘一点芦叶,反正也要包粽子。

于是我们便去摘芦叶了。由于我穿着溜冰鞋,行动不方便,所以我也就不需要去摘了。我正好闲的无聊看了看身边的芦叶,不知道怎么的冒出来一个做笛子的想法。(也算不上笛子吧,就是一个像笛子外形的乐器。)好,说干就干。于是我便二话不说,挑了一根儿芦芯,用力一把于是里面的便空了。吹起来发出“噗噗”的声音。但也可以吹的有高有低,我对这个乐器十分满意。然后我打算在找一个粗的,因为这个太细了,吹出来的声音很高。想了想,我决定找一个粗一点的,声调低一些的。当然,这十分难找。我功夫不负有心人,根据我无数次的挑选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我把两个叠在一起吹,发出交响乐团的声音。据说老爸老妈小时候都只能玩儿这个。也许这就是之前童年的乐趣吧。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还没法玩儿的这种东西。回忆一下童年吧!

【篇三: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扇动着我那富有音乐灵魂的翅膀,克服艰难险阻,飞过高山越过大海,只为追寻那美妙的音乐。直到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琴盒里……

那年,金黄的树叶飘落,瑟瑟的秋风吹来,深秋已到,我考上了贵阳交响乐团附属青少年交响乐团,成为第一提琴的一员,我很激动,也很迷茫,像是一只迷路的小鸟,虽然拉出了一个个的音符,但感受不到音乐的情感,也没有对音乐的热爱和期待。当我第一次坐在交响乐团的排练室,看着一个高高瘦瘦、穿着黑色礼服的“绅士”走进来,架起琴随意地拉了一曲《小夜曲》,身姿优雅,声音柔和饱满,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一只批着彩色羽毛的迷人的大鸟在展翅飞翔,我多想跟着她飞向最远的地方。

我很佩服我的新老师,为了让他更快地认识我,我便拉得很大声,不听也不管其他人的琴声,努力地表现着自己。正当我得意地炫技时,却遭到了老师的批评,让我要学会倾听和配合别人。可是我仍然不改,固执地表现着自己。老师于是让所有人停下来,听我一个人拉,一曲完毕,他指出了我一堆问题,我很尴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开始学着在老师的指导下,和伙伴们配合着演奏,效果果然好了很多。我意识到乐团合作和自己独奏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要学会倾听和配合,既要自信又要尊重别人,能做主角也要能做配角。

排练了几次后,我对交响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在这里我可以享受许多美妙的乐曲,享受和伙伴们配合的乐趣。可是我还是无法拉奏出像老师演奏的那种琴声,那种完美的让人陶醉的琴声。于是老师对我说:“一个好的演奏家,和普通人的差别,就在那么一点细节上。”从此,我开始认真地去处理音乐,体会音乐表达的情感,注意音与音之间的细微变化,慢慢地,我的琴声“活”了起来,有灵魂了。

半年后首演的那一天,台上的我胸有成竹,和伙伴们一起释放着我们的热情。旋律时而高、时而低、时而缓、时而急,一曲毕一曲起,新春乐、瑶族舞曲、紫竹调……一个个音符传递着节日里欢乐祥和的气氛,牵动着观众的心。演出结束时,掌声如雷,久久不息,那一刻,我很自豪。

音乐带给我很多也教会我很多,我愿做一只热爱音乐、追寻音乐、享受音乐的小鸟,一只快乐而迷人的小鸟。

【篇四:精彩一刻】

星期六下午,我和妈妈来到了凌公塘音乐厅,观赏忆韵少儿民乐团专场演出。不过,最让我感到兴奋的还是特邀嘉宾——魔法师交响乐团。

他们是由少年和青年组成的交响乐团。身穿黑色燕尾服,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从容的走上舞台。指挥老师帅气的大踏步走上前去,举起耀眼的指挥棒。“呼……”巨大的号角声贯穿全场。接着,小提琴手、架子鼓手、吉他手、长笛手、萨克斯手不约而同地奏响了《狮子王》第一个乐段。从高音,瞬间到低音,熟练的流入耳朵。紧接着,一连串的超快音符飞泻而下,简直是属于大师级别的乐队了。

突然,所有乐器像被凝固了一样,但有一个萨克斯手吹出了清淅的音符。另外一个音符也响了起来,那是一个幼小的小提琴手拉出来的。

然后一个极为精神的鼓声,从一个成年人长满老茧的手中传出。刹时,舞台进入白热化阶段。全场响起了100分贝的声音,那声音就像是仙女弹奏的乐曲般,让人沉醉其中。不仅如此,声音像是约定好的一样,突然变轻。又突然十分整齐地开始了乐章的高潮部分。

指挥老师激动地都要跳起来,鼓手兴奋地差点把鼓的牛皮层敲破。小提琴手突然发威,弦都马上要拉断了。萨克斯手涨红了脸,他发出的巨响,足以让人的耳膜振裂。

在最后一刻,全体成员兴奋的站了起来,用洪高的声音共同奏响了乐章的最后一个音符……!

全场掌声雷动,还有人禁不住呐喊起来。

【篇五:如此岁月,你我干杯】

端午假期,我迫不及待“补课”,补一节叫做“B站跨年晚会”的课,一口气看完三个多小时的晚会后,我的心情沸腾不止。在2019年和2020年之交,这个00后成人礼,90后跨入而立之年,80后步入不惑之年的时间,B站怀包容之心,以“日落”“月升”“星繁”三个篇章,组成了“2019最美的夜”。

过年,看春晚几乎已成为一个习俗。《难忘今宵》也成为许多人包括我的经典记忆。各大卫视请来老艺术家或各色流量明星,力求华丽盛大有面子。但也许你会有“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感觉,优秀节目层出不穷,却少了那份共鸣。我点开B站晚会的视频,开场舞也让我以为“打开方式”不对,打开弹幕,密密麻麻的弹幕几乎挤满整个屏幕。原来这是经典游戏IP《魔鲁世界》的玩家们热情的呼喊。B站晚会以如此贴近观众的亲和姿态,拉开了帷幕。

当交响乐团的乐手们戴上尖顶魔法帽,理查德·克莱德曼弹起《海德薇变奏曲》,我深深感受到被人称作“小破站”的B站的用心之深。只出现在我的歌单里的“钢琴王子”,带领我穿过9¾站台,来到属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邀游在所有“哈迷”都不会忘记的魁地奇球场……我忍不住也加入弹幕的学院报到:“格来芬多前来报到!”当国乐大师方锦龙用尺八吹起《火影忍者》主题曲,弹幕曲刷满“木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息”,我亦眼含热泪,仿佛重回那段有些“中二”的无忧岁月。当“天籁之音”周深唱响《千与千寻》主题曲《永远同在》,我的心又充满了宫崎骏动漫带来的温暖……你也许会问:这都是年轻人喜欢的新潮文化,年长者也无法浸入这种文化氛围啊?

但你听方锦龙大师和虚拟偶像洛天依共同演绎的《茉莉花》,难道不会情不自禁跟着哼唱?当方锦龙大师怀抱琵琶弹《十面埋伏》,交响乐团奏起《沧海一声笑》,便能体会到B站晚会对经典音乐的尊重。军星爱乐合唱团的退任老兵和《亮剑》中楚云飞扮演者张少北共同唱起《钢铁洪流进行曲》《中国军魂》《种花组曲》,弹幕纷纷变色,一片中国红,一条条“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是对《亮创》所刻画的那个热血年代中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的敬意,令人肃然起敬,更能激发年长者的共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在B站晚会的舞台上,艺人明星不再是焦点,一代代人的集体回忆成了绝对“主角”。风格迥异的节目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台元素众多、雅俗共赏的跨年晚会。这也正是当代年轻人对于文化的追求:有对中日动漫文化的热爱,也有对《霸王别姬》,《牡丹亭》等戏曲的关注与欣赏,更少不了对底蕴深厚我大中华文化的追随。在B站这个开放包容的广阔天地里,发挥各自才华,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发出属于年轻人的、属于新时代的声音。

新的2020时代,我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时代也有幸遇到这样的我们。“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年轻的身体里,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的价值观。晚会尾声五月天唱起《干杯》,怀着“我和我最后的倔强”,以“后浪”的冲劲,为如此风华,如此岁月,干杯!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