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南韵馆——粤晖园游览记】
现在人们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北游颐和园,南游粤晖园。这话早已众所皆知,家喻户晓。这句话当然不是浪得虚名,我们东莞粤晖园的确可以和北京颐和园相媲美,粤晖园称得上是全国最大最具岭南文化特色的古典私家园林。今天,我终于能与同学们亲身游赏了粤晖园。
粤晖园里面建有六大美景:东正门,金碧辉煌,仿佛一座皇宫;百蝠晖春,每一处都是精雕细镂,图案更是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真称得上是镇园之宝;归水桥,犹如一朵湖上莲花,在湖中间美丽的怒放;蘩文馆,壮观动人;南韵馆,是一座极具岭南建筑风格的中型歌剧院,是大众粤剧迷的聚集地;五元坊,古朴典雅。这里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赞不绝口,一个字:“神!”
粤晖园的每一处景色都让人喜欢,让人难以淡忘。而南韵馆更深深地把我迷住,使我不能抽离它。南韵馆,是一座粤剧博物馆。当我第一步踏进剧院时,就觉得它富丽堂皇、构造奇特。馆内左右两侧摆设着屏风,而每一个屏风上都贴有各个名人的照片和简介,有著名的粤剧演员:马师曾,吴楚凡,红线女……在这么多的著名演员中,我就最喜欢红线女。她是东莞开平县人,原名叫邝健廉。十三岁就跟舅母学戏,初以小燕红艺名登台。1942年,她参加马师曾剧团在广西内地演出,才逐渐成名。她还是个著名粤剧艺术家。她在粤剧界存那个“女腔”的别名,还故有“龙头风尾”之称。她还在1957那年获过古典音乐比赛的金质奖章。我们道滘被评为“曲艺之乡”,男女老少都非常热爱粤曲艺术,粤曲班、曲艺社遍布全镇。特别是我们自创的一个剧目“生死签”,在全国曲艺汇演中一举获得金质奖,为我们道滘的曲艺事业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剧院中还有20多排井然有序的红木长椅子,能容纳1000多人。在剧院的二楼摆放着各种文物,据说粤晖园内共有3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价值连城的为数也不少!南韵馆里展示最多的是著名粤剧演员穿过的美伦美奂的戏服,金光闪闪的凤冠,逼真的道具。观赏精美的文物后,我们还逗留在馆内,欣赏精彩的——东莞市“粤晖园”私伙局粤曲大比拼。台上的演员们正为我们唱着娓娓动听的粤曲,他们把那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现场的气氛异常热烈。最特别是那男演员,他的声音非常宏亮,不用麦克风都胜过主持人呢!还有那女演员,演出时既大方,但稍有些少女的羞涩,他们简直就是大师级的水准。
粤晖园内景色美不胜收,真值得大家畅游一番,观赏后一定会让你满载而归,给你们留下最难忘的回忆。
【篇二:流淌在逝去岁月里的温馨】
风是时间的使者,它剥去了这间古老祠堂的昔日的光辉,外墙暗淡了旧时鲜艳的色彩,木门上的花纹被风吹散了色彩,此时祠堂里竟传出悦耳的扬琴声,推开木门,发出吱吱的叹息声,我缓缓步入。
那悠扬的扬琴声,竟是来自老人钟爱的粤曲。本对粤曲不以为意的我转身,欲踏出祠堂。忽感到眼角似金光闪闪,转头再看时,发现是一个身着金黄色戏服的老者,颜色辉煌庄严。老者虽然白发满鬓,满脸沧桑,却透露出一种毅然。观其眼眸,别有几分深意,那是一种深邃的黑,如一个深潭。平静则已,若是泛起涟漪,定是悠悠不绝矣。出于对老人的好奇,我找了一个位置,静静坐着。
老者持一本厚厚的乐谱,上台放好乐谱,站好位置。只见他缓缓吸气,轻轻吐出“哎——”一声,回荡无绝的长叹。一众古典乐器迅速应和,二胡将弦一拉,一股萧瑟,满腔悲凉,犹如万马齐喑,将人的思绪带到了粤曲中那古典的场景。一旁几个阿姨告诉我说,这是《百里奚会妻》。我想,这曲调如一条岁月沉淀的小河,轻缓淌入她们的心间,是否让她们回想起了儿童时在父母肩上看粤剧时流淌的温馨呢?这千古流传的经典已经在她们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吧。
忽而一阵扬琴叮咚,闭起眼来,似见飞淌的泉水撞击石头,莺鸟歌唱;忽而一阵唢呐悲鸣,仿佛苍穹之下杜鹃啼血,给人持续不断的震撼。老者在优美的和声中,用地道的粤声唱词,他的声音更是使大地震动一般的有力,我不觉沉浸其中。
不觉乐曲已经进行到结尾的高潮部分,一众乐器急凑地演奏。二胡拉到一把热了,便换下一把。老者依依不舍地唱出最后一句,最后一词,最后一字。余音不绝。似与粤曲已融为一体,不分你我,使我不禁感慨老人是在唱粤曲,还是在唱粤曲本身的兴衰?
曾经的“万家灯火万家弦”,现在的知音许少,爱者渺渺。我不知这抹逝去在岁月里的温馨会不会永远消失。
岁月的决定,只可由他自行斟酌。
我转身,踏出祠堂,耳畔依旧是那叮咚的扬琴,叮叮咚咚,叮叮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