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梁相关作文

【篇一:悬空寺游记】

炎炎夏日中,穿过几座大山,便来到了悬空寺。与已经被现代开发的大同不一样,这里有一丝宁静,有一丝神圣,更有着现在所很难看到的壮观。

初到悬空寺,走入山间,悬空寺似乎离我有些距离。远看,古老的它似挂在山上的一幅画,有色彩但又被山色所渲染。寺庙挂在半山腰上,像是山突出的一块,好像随时都会因一阵风而坠落。真险啊!

继续向前行走,大诗人李白亲笔题写的“壮观”二字映入眼帘,凝神细看,“壮”字旁边还多了一点。据说,李白游遍祖国大好河山,认为悬空寺比其他都壮观多一点;写罢“壮观”意犹未尽,就在“壮”字上重重加了一个“点”。我想,李大才子没有挥毫作诗,而是用两字加一点的方式表达赞叹,大概是他也与其他参观者一样,已经被悬空寺深深震撼,无法用言语来描绘了。

走过用木梁撑起的悬空桥,抬头仰望,全木质结构的悬空寺近在眼前。这一切仅仅凭借一根根横梁支撑起来。我似乎感受到了木梁的摇晃和建筑的脆弱。半山腰旁没有一点护栏,完全是架空的;山也没有一点坡度,径直向下,十分险峻。岁月的流逝依旧使它苍老了许多。所有彩色都成了黑白,上面的美丽已被风化,化作点点尘埃。

攀登上悬空寺,更高了。我立在山巅俯瞰,山下一切尽收眼底;看向对面,高山与我平齐,我似与山对话。刹那间,山、寺、人,还有呼呼风声合为一体,都沉浸在那探索壮观的喜悦和美妙中。我仿佛听到了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仙逝前的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又一位能工巧匠为实现道长的遗训,一步又一步地攀登着,挖掘着,建造着,用双手创造着这一个建筑学和美学的神话。

我默默地站在悬空寺前。悬空寺也默默地站在我面前。它默默地立着,默默地表述着,让所有来往者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它在用自身的壮观告诉我们:辉煌的美丽其实并不属于它,而属于在它身上体现的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艺术,从来不因花里胡哨而产生魅力。真正的美不言而喻!

悬空寺就是这样,静静地立着,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奇迹与美。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终有一天会消失,但已经在历史长河中镌刻了自己的永恒。

只愿悬空寺安立,装饰每一个人壮美的梦,如李白,如我,如每位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篇二:温州的名片】

温州,坐落在浙江省东南部。这座小小的海港城市在中国不起眼的一隅散发着独属于自己的光芒。然而这篇文章的主题并不是温州引以为傲的楠溪江,而是随处可见的——廊桥。

提起它,想必不少人都会“哦”一声,原来是那个科学课本上结构奇特的廊桥啊。今天暑假,我随父母来到了廊桥的家乡——泰顺。

一路上的颠簸,四小时的山路,我们在摇晃的车上眯起了惺忪的睡眼,一阵困意席卷而来。一觉醒来,车已经到达了目的地。八月中旬,太阳依旧耀眼地挂在蓝天上,一如既往地,丝毫没有把他过盛的热情收敛一点的意思,炎热而枯燥,而这,就是鹿城区的夏天。然而泰顺的夏天与市区的不同,一摇下车窗,就有凉爽的清风从窗缝里钻进了我们的车,赶跑了车内的炎热,送来了清新的空气和满满的好心情。

车停在河边,一路上是柳荫和鹅卵石铺的小径,沿着河岸漫步,颇有一番诗意。不过一会儿,我们便看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廊桥。远观是一座架在河上的木质走廊,微微向上扬起的屋檐,以及精致雕刻的瓦檐,让人想起了故宫里那宏伟的红墙金瓦。不过廊桥并没有想象中的华丽,走近看,发现她的精雕细琢之中透着朴质的气息,酒红色的漆覆盖着木梁,木梁连着同样是酒红色的碗口粗的柱子,柱子下面有灰白的石墩……啊,石墩旁还有一座石碑,上面写着:子涧桥。

桥上的风比车里的要大一些,不过依旧是轻轻的,柔柔的,夹杂着青草与河水的清香,在桥上找一处长椅坐下,攀着木栏向下俯瞰,桥下流水潺潺,声音连绵而清脆。桥上的人颇多,有在桥上作画的老艺术家,也有带领学生游览廊桥的夏令营老师。

我之后又去看了一些其他的廊桥,有的现代化一些,装饰了一排可爱的小彩灯;也有的较为古老,桥上的老人却谈笑风生……

桥上桥下,桥里桥外,就一个字,闲。

似闲非闲,早已成了廊桥上的一道风景,也是温州的一大主题,颇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每个人看似在忙碌繁杂事务,实则在享受安逸生活。

一个小小的海港城市里住着悠闲的人们。

或许,廊桥也是温州的一大名片吧。

【篇三:风景这边独好】

乡村的风光,独特而又迷人。

乡下村里村外都可见古老的房屋。白墙、黑瓦、木梁,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一幅古老的画卷。

乡下的大自然,是城市森林无法比拟的。小鸟的叫声清脆、甜美、动人,大片大片的竹林和一棵棵高大的树木,洒下一片绿绿的浓阴,放眼望去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到花开的时候,门前的朱顶红、太阳花开得可鲜艳了,比火还要红!更有那些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不知名的可爱的小花儿,把片片草地点缀得像一张美丽的花毯子。

既然是乡下,怎么能少得了水稻呢?走在窄窄的田埂上,看着那绿油油的稻田,闻着稻子散发出来的清香,就是诗中所说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吧!今年。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当稻谷成熟后,它们被碾成白米,端上了我们的餐桌,真是要感谢大地的馈赠啊!

乡下人家吃的食物都是天然的。每户人家的院里或门口都种有水果和蔬菜,黄的枇杷、紫的百香果、红的蕃茄、青的辣椒……收获的季节到了,大人们忙碌的采摘,孩子们跑前跑后的帮忙。

接近黄昏,玩耍了一天的孩子们的笑声随着晚风飘向远方。

【篇四:感恩时光花正香】

奶奶回忆:那时候我们家啊,前庭种着一种黄桷兰,后院是一片银杏林,香的人睡都睡不着……春日时时,卉木缤纷,燕子在发黄的房檐下飞来飞去,衔食筑窝,哺养儿女;仓庚喈喈;采繁祁祁,燕子走了,银杏树的叶子散落一地,碎金般夺目。

燕子住在我家低低的屋梁上,它总是穿一身黑色的西装,整日呢呢喃喃,似一个庄严的牧师,虔诚地祈祷。在我的童年幼年里,饲养过猫儿狗儿,但猫儿容易背叛,狗儿又多恶事,唯有燕子是最好的了,我爱它游历山水,也爱它偏安一偶。我长到从乡里到城市里求学,却时常想,燕子,它还住在我家的木梁上吗?还在说着那永不改音的古老的话吗?我想把这一切的变化,一切的见识,诉说给它,但却再也寻不着它了。

奶奶还是想念那红墙赤瓦,亭亭玉盖,而我却想念燕子飞来飞去的日子。

我在乡下最好的朋友是佳飞,她是我的邻居,当时盛行的一部动画片叫《加菲猫》。佳飞的眼睛像猫一般漆黑明亮,我便以此给她取了个绰号。来找我玩的时候,身后总跟着她的小弟小妹和她家的大黄狗。我们爬遍了村子周围的所有大山,坐在废弃的长满荒草的地上放声大叫,为了采桑湛,她爬到树干上,每次手都染的黑乎乎的。夏天一到,我穿着奶奶的木趾鞋坐在树藤上,仰头看她轻巧的在黄桷兰树上跳上跳下,最后灵巧地用干草系成一串,笑嘻嘻的递给我。

仔细想起来,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几乎是不说什么话的,也没有内心的东西可以交流,因为乡下的孩子,都是简单而淳朴的。她只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喜欢我,对我好,那是我得到唯一一份不需要任何回报的感情。

家乡有个说法:天上几多星,地上几多萤,所以每捉到它却不敢久留,先用手捧着,在把眼睛伸进,凝神一会儿,轻轻吹口气,送它跑了,我怕天上少一颗星。

记得初中时,不在学校寄宿的那一年,我几乎每天都要经过那样一条山路,我在星空下行走,清瘦的背脊飕飕发凉,身边是山塘土地,前面是是木桥,还有无尽的灌木和虫鸣;头顶是湖蓝色的星空,星星闪烁着,像剥落的的鱼鳞吸附在天空上面,远处的家是一团红色的炉火,在夜幕中像童话中的小屋子,被神迹光顾。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那道光,对一个夜行的少年来说是怎样一种温暖所在。

我逆走来时路,炊烟窈窕,空气微甜,草生香;转几个风口,白米黑炭,铁锅柴灶,方桌长凳。我给她画眉,旧时光她是一个美人。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