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放下的智慧】
人生得失,全在取舍。梭罗曾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的确,放下是一种智慧,是看尽世俗利弊后的坦然,是大隐于市的淡泊。放下,便是新境界的开始。
放下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在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人人皆为名利所左右,放不下面子,放不下身段,从而错失了多少美景。放下,不仅放下了世俗之心,更是放下了遮蔽本心的阴霾。一次放下,不知可收获多少纯净无瑕的景色。
文学大家莫言先生懂得放下,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先生仅仅召开了几次新闻发布会,会后随即回到了故乡潜心创作,而非在世俗中搅弄风云。先生放下了获奖的荣誉和名人效应带来的利益,避开舆论的风口浪尖,却获得了世人的称赞,这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莫言也许因此损失了许多名利场上的资本,却得到了精神上的富有。记得他说过,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何等的淡然与清澈,如同淤泥潭中的那朵白莲,濯清涟而不妖。
我被莫言先生的话惊醒,像被泼了盆冷水,浑身打了个激灵。如此这般的品行,何愧于大家之名!与莫言先生相比,不乏许多类似的人。
著名央视主播张泉灵,在功成名就之际为了本心毅然辞去了如此吸引人的主持人职业;一代贤臣范蠡,功成身退,放下至高的权力与财富,只身泛舟于江湖,浪迹于天涯;杨澜,在巅峰期放下身上的光环,踏上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求学之路。这些人,在取舍的决断上,都称得上是智者,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反观当今社会,有明星靠丑闻上位,紧握名利不放;有官员一错再错,就因放不下权与钱;有国家遭到世人唾弃,因为放不下昔日的悔过。因为放不下,却又损失颇多,何必赔了夫人又折兵!不如等到茶凉酒寒,放下浮名,放浪于山水之间。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放下许多不必要的事,追求内心的那片桃源,如若不能兼济天下,那为何不可独善其身呢!
放下的智慧的确高深莫测,但终究是一种取舍。拨开心头的乌云,洗刷双目的尘埃,定能成为一名智者,到达一种新的境界。
【篇二:书的思考】
我是莫言写的一本书。
在去年,创作出我的莫言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非常高兴,莫言先生既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就向人们展示了我是有价值的。我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但在莫言先生获奖前,我根本无人问津,人们只喜欢那些“金玉其表,败絮其内”的书,我非常不服,但我又不能诉出我的苦闷,只能眼巴巴地、满怀希冀地看着来往的人,但随之而来的还是无尽的失望。
如今可好了,我看着那些和我师出同门的书都被人买走,我仿佛看到我张开书页,散发我迷人魅力的时刻,心里像抹了蜜样地甜。
终于有一天,我被一个高瘦的人买走了。在去他家的路上,我不止一次地看到他望向我的贪婪的目光。我不禁偷笑,我就要完成一本书的使命了。到了他家,他带我进入书房,把我放进书架中,我左顾右盼,都是莫言先生的书。只见他径直走出书房,我冲他的背影呐喊:“你还没看我呢,你怎么就走了,哎,回来啊!”不一会儿,我哭了,我不了解这是为什么,我明明充满哲理,为什么人们对我连看一眼的兴趣也没有呢?这到底是为什么?!
就当我静下来的时候,他又走了进来,把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都带了出去,用一个精美的盒子包装起来,送给一个胖胖的人,只见那人眉开眼笑,我不禁震了震,我以为我终于可以实现我的价值了。
可是,事与愿违。我仍然被束之高阁,每天过着平淡的生活,我希望被人们翻开,哪怕就一下,我也有信心拉住人们的心,可是,连一下也没有。我觉得我像是活在深渊里,无尽的深渊里,我不知道等待我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只是就这样站着,看着人们从我眼前走过。
我早已没有什么愿望了,我知道我改变不了什么,我好像懂了些什么。
后来,我在的人家着火了。大火把整个房间染成火红,我害怕极了。这时,那个胖子闯了进来,拿了他的财物又冲了出去。我冲他呐喊:“带我走吧,我可以让你拥有无尽的精神财富,带我走吧……”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懂了。文学,可以给人以财富,但这是精神上的,与人们想要的不符。
在我化为灰烬的一瞬间,我想向世界呐喊:“文学,真的可以给你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