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棒糖人生】
有人认为,人生如茶,悠然恬淡;有人认为,人生如酒,醇香浓烈;有人认为,人生如棋,惊险刺激;有人认为,人生如花,芳香四溢……可我觉得人生如棒糖,平凡而又美丽。
人生路上,平凡是真,洗尽铅华,褪尽繁奢。我只是步入花季年龄的女孩,对生活并没有特别的感触和顿悟。也许偶尔会发些感慨,却也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我喜欢棒糖,喜欢它不因平凡而缺少滋味,不会因单调而缺少色彩。我希望我的人生也如此,不因那些说不上之乎者也的林林总总而黯淡无光。
“真”,一直是我所向往的,我觉得因为有了它,生活的天平才没有因为质量的不平衡而倾斜。所以,我也一直在努力,在追寻生活的本真。
人生中总有几段黑暗的隧道需要我们独自穿行。那些路上没有扶助你的手,没有拥抱你的人,那样的时刻,我们就要学会自己顶风冒雨,高歌前行,为自己歌唱,从容走过每一个雨夜,在下一个晴空下拥抱自己。这就是我的棒糖真理,尽管那也许只是我呆在自己的小小天空中所得的些许感悟。而当我努力寻找,却发现自己一直在努力追追寻的其实就在身边,我才后知后觉,我要做的就是珍惜今天。
穿行在人生路上,我手里拿着棒糖。看着眼前这个多姿的世界,一棵绿色的小芽在滋长,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在振臂高呼。我想,我也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成长。
我知道,脚下的路还很长,够我用一辈子去丈量。也许明天,我还会拿着棒糖随新所欲地穿过川流不息的人群,去寻找,寻找我的棒糖人生。
【篇二:诗哲之理】
我们小时候大都很崇拜向往科学家,但当我们长大后会发现,我们更加惊服于诗人或哲人。科学家固然重要,他们使社会发展,而使诗人能成为诗人,哲人成为哲人。而诗人哲人也必不可缺,他们使我们心灵得到净化。
诗人和哲人是一樽“思想者”,他们赤裸裸的寻找着真理。爱因斯坦百思不得其解:“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宇宙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这个问题使众多伟大科学家茶饭不思。终于,哲人回答:“因为我们存在,我们能在这里思考这个问题,所以宇宙的确是这样子。”无奈的答案,却不能否认,霍金也只能大叹:也只能是这样子啦!
西哲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人,就注定要思考一生。思考是诗人与哲人的生命之泉,但又有谁能够不在这泉中洗衣烧饭搓澡?我们终不能避免世俗,渐渐我们失去了诗人的眼和哲人的心。每当花明月夕之时,哪一个少年不曾一度是诗人呢?每当静夜掠起,每一个中年人都是哲学家。但每当天明之时,我们又不得不继续追逐系在我们额前的萝卜。
我们终究不能保持着这份敏感。“我们没有时间和空间来思考时间和空间。”而我们愈思索,终会愈迷惘。海明威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思考,三毛则用丝袜,海子他更省事,直接躺下。这不能不说明些什么。或许,他们是用死亡来书写最后的诗阐述最后的哲理。牛顿用他的前半生为数学、物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后半生则投身于神学。我们都笑他骂他,但我们是否想过,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迫使他一生竭力为我们这些后辈服务?或许,他也曾经迷惘,于是希望能在神学中找到出路,找到解脱。他或许是最伟大的哲人。
我们越来越清楚,当我们思考之后,无论如何也得全心投入后面的工作中。我们知道诗人哲人并不好过,精神上的困惑,是最可怕的枷索。于是我们变得沉默。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辞强作愁。
如今尽识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诗人哲学家,只是——我们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