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母亲】
夜深了,徘徊在街道上的行人已寥寥无几,大街上只剩下几排路灯散发着它那微弱的光芒。还有几颗睡不着的星星,在黑漆漆的空中巴眨着亮晶晶的眼晴。
可早该睡着的我却为头痛而苦恼着,特别痛,痛得快炸开来似的。“妈……妈……我头好痛!”“怎么了?为什么会头痛?”说着老妈便把手放在我的额头上“哎呀!怎么那么烫?是不是发烧了?”妈妈起身,在漆黑的房间摸素着。
“啪——”一声,明亮的灯光刺眼而有些模糊不清,我只见妈妈的身影叠加成几层。她拿起温度计给我量体温,果不其然,我真的发烧了。
于是妈妈赶忙给我穿上衣服,套上外套,帮我拉了拉里边的袖子,好让我舒服些。不过她也没少忘数落我一顿:“你看你,平时让你出了汗就一定要换干衣服,你偏不换。让你多穿点,你又不听,当耳旁风。现在好了,知道难受了……”说着说着,妈妈的数落声也渐渐小了。说实在的,我还真有一种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啊!
到了医院后,妈妈就忙着给我排队挂号、取药……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我心里也不是个滋味。直到检查结果出来后,妈妈才放下心来,但也没停歇下来。一拿到药,她就给我端茶倒水,嘱咐我要先吃什么药。顿时我的心,好暖,好暖。我手握着她给我配好的药片,眼睛红红地,看着妈妈,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看着她。
“傻丫头,还不吃药?不想快点好了是不是?”妈妈埋怨道。说完,她用手拢了拢耳边的碎发,我看见她鬓角细细的汗水,发现了她的头发里竟然也藏着几根看似不起眼的白发了。
妈妈,妈妈不是还很年轻吗?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妈妈也有岁月给她染上的痕迹……
【篇二:让“赞美”浇灌勇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点赞”这一举动:朋友圈里看见别人有意思的动态点个赞,微博看到自己的爱豆又取得了成绩点个赞,看到别人点赞抽福利的活动也点个赞……我们将赞美之意无私地奉献给别人,为他人喝彩。但是,我们有多久没有为自己喝彩了呢?
我们总说,自己太平凡,自己太渺小。但其实,平凡不代表一无是处。即便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那我们也是芸芸众生中最独特的一个。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苦读之后仍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而自我埋怨,失去前进的勇气,要知道那微小的进步也是一种奖赏,只不过它是迷你版的。失去勇气和信心的人,不仅看不到生活的美,而且也看不到自我的价值。有个15届的学姐,毕业前曾对我说:“要相信自己,要勇敢,其实我们都很棒。”她的数学成绩很好,高考考了149分,语文平时不太好,但是在她的勇敢和自我赞美下,高考那次考得挺好的,可见为自己点赞有多重要。她走之前特意给了我她的资料和一张纸,上面全是她的自我勉励,其中有一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让我印象深刻。是啊,即使苔花开得如米粒般大小,也没有阻碍苔花不甘平凡的意志,也学牡丹那般恣意洒脱的绽放。正如渡边和子所言:“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不要因为难过,就忘了散发芳香。”
自我的鼓励,自然是很重要,但其中也少不了家庭的配合。若是父母一味地要求结果的完美,嘈杂的数落声会让自我赞美筑建起来的心灵城墙瞬间分崩离析,造成孩子丧失勇气,甘愿自我堕落。这样的结果,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请不忘给朋友圈点赞的同时,也给予我们赞美。如此,小花小树才能更加茁壮成长,对眼前的难题才有面对与挑战的勇气。
赞美让勇气更盛,赞美让爱更浓,赞美让价值更高。“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香洒满人生之径。
【篇三:过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的钟声迎来了辞旧迎新的一年——2019年。在许多人的心中,过年永远是贴对联、收压岁钱、挂灯笼、写福字……但是我认为,过年已经变了!
小时候
小时候过年,总是会很快乐、很开心,“啪啪啪,啪啪啪”一阵响亮而由又刺耳的烟花声从我耳边传来。
我兴奋地叫了起来,还看到了许多人买了许多东西,比如水果、蔬菜、酸奶……提着去亲朋好友的家拜年!我也不例外,每次去亲朋好友的家里,都收获满满,有好多压岁钱、好多我喜欢吃的蔬菜水果。午饭做好了。鸡鸭鱼肉,丰盛的菜肴:甜辣具备,香醇美酒。外面乍暖还寒,室内温和如春,弥漫着过年的气息,团圆的幸福,相聚的快乐。一家人一起举杯换盏,其乐融融的场面,父亲温馨的笑脸,淳朴真切的话语,浓浓真挚的亲情,让我感到家的美好幸福,好温暖呀!
长大后
自从长大后,便很少拜访亲朋好友,一般都是发一个祝福语、发一个微信红包,表达自己的小心意。过年更是有听不完的唠叨声。几乎每天都重复着一句话“看别人徐思涵,她的妈妈几乎没有管她,她的英语100分,数学99。5,语文93。你呢?考那么一点分,枉我天天对你的良苦用心。不管的孩子都考那么好!”“妈妈,你能不能不要把我的成绩跟别人比?”“就是因为你不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才考的不好的!”过年就在妈妈的数落声中度过。
过年,变了!取而代之的是苦与涩。要是过年不变,那该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