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赤壁】
我来问你们一个问题吧!在黄州有一个绿荫深深、百花盛开、竹林幽静的地方,来到那儿价佛走进了仙境般,这是哪儿?这就是东坡赤壁,下面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传说中发生赤壁之战的地方吧!
一进赤壁,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赤红的崖壁,这就是为什么这里叫“赤壁”的缘故了。
再往前走,就到了一条林荫小道,微风轻轻地吹着,两旁的大树长得非常茂密,这样幽静的地方,在这个炎炎夏日,让人非常惬意。
沿着小路就到了快哉亭,这“快哉亭”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是北宋元丰六年,贬谪黄州的清河人张怀民在这建造一亭,以便观大江景色,苏东坡于欣喜中将其名之为“快哉亨”,苏东坡的词中写过“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我坐在快哉亭里,吹着微风,喝着水,让人神清气爽,还有歌声在山间荡漾着,让人非常爽快。
我跟同学蹦蹦跳跳地来到了雪堂,雪堂门口种了许多竹子,竹林深深,异常清幽,随着竹林就来到了雪堂里面,这里面放着苏东坡的雕像,我才知道这是苏东坡曾经住过的地方,再往里走,就看到老人们在练武功,这些老人们日子过得真舍服啊!虽然他们的年龄很大,但他们依然坚持不懈的练武功。你们知道“雪堂”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据说是苏东坡刚来到黄州没有房子住,所以他造了一个草屋,苏东坡刚造完,就下了一场大雪,苏东坡就称它为“雪堂。
赤壁探幽这么快结束了,我在心里默默地说:赤壁我爱你,我还会再来的!赤壁真让我恋恋不舍啊!
【篇二:游赤壁】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天,我们来到了赤壁山。相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小石板路,路边长着一棵棵蓊蓊郁郁的大树。一阵微风吹过,让人感到凉风习习,而那些高大的树木给人投下一片浓荫。
石板小路的右旁,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树林。那树叶飘落下来,仿佛一只只小船,在水面上越飘越远,直到看不见。又好似一场大雪,“雪花”飘飘悠悠,直到掉落在地,化成雪水,不存人间。耳边传来一阵阵聒噪的蝉鸣,它们仿佛在说:“真热啊,真热啊!”但我却感到这片树林的寂静,也没有那么热了。
走了一会儿石板小路,就到了快哉亭,它像一位高高在上的公主,头戴皇冠,仿佛随时要插翅而飞。老人唱着黄梅戏,喝着“仙露”的我吹着风,真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啊!就是如此,让人感到异常痛快。
沿着小路,我看到了一片绿荫,那正是一片竹林!放眼望去,那些笔直笔直的竹子不就是苏东坡正直的象征吗?竹林掩映的地方,正是我们此次游览的重点——雪堂。它是苏东坡刚贬谪到黄州时的住所。遥想苏东坡刚来黄州的时候,没有饭吃,自己在东边的东坡开垦荒地;没有住的地方,自己建雪堂。我们现在看雪堂这么漂亮,其实当初是用茅草做的。走进雪堂,一种古香古色的味道向我扑面而来,看着苏东坡的雕像,有一种说不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知道我为什么对赤壁山有恋恋不舍的感情吗?因为它美不胜收,让我流连忘返!
我爱赤壁山不仅因为赤壁山的风景美,更因为赤壁山上有渊源流长的东坡文化。
【篇三:清明有感】
又到了清明节,望着窗外的景色,我脑海中不时浮现出一个个在苦难中咀嚼苦难中变得坚强的前人。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的苏子咀嚼着苦难,默默地垦荒种地,建造了“东坡雪堂”,写下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篇。
心怀亡国之恨的勾践,在吴国的牢狱中饱尝艰辛之余,为了激励自己,他每日一面品尝着奇苦的胆汁,一面在心中勾画着复国的蓝图。最终越国灭吴,成为一代强国,这成为千古佳话,勾践也因此名垂千古。
双耳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是致命的打击,但贝多芬却对命运说“我要遏住命运的咽喉”。他在苦难的深渊中,用心体验耳聋的痛苦、众人的嘲讽,将苦难的果实整个吞下,用颤抖的双手弹奏出一首首激励人心的、美妙的乐曲。
清明节中,我们怀念古人,从前人的脚步中,我们知道,苦难本身是一种磨难、历练,但是它也是一种激励人奋进的机会。在遇到苦难时,咀嚼苦难,我们才能活得坦然。咀嚼苦难,我们才能超越自我。咀嚼苦难,我们才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