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赤壁】
我来问你们一个问题吧!在黄州有一个绿荫深深、百花盛开、竹林幽静的地方,来到那儿价佛走进了仙境般,这是哪儿?这就是东坡赤壁,下面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传说中发生赤壁之战的地方吧!
一进赤壁,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赤红的崖壁,这就是为什么这里叫“赤壁”的缘故了。
再往前走,就到了一条林荫小道,微风轻轻地吹着,两旁的大树长得非常茂密,这样幽静的地方,在这个炎炎夏日,让人非常惬意。
沿着小路就到了快哉亭,这“快哉亭”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是北宋元丰六年,贬谪黄州的清河人张怀民在这建造一亭,以便观大江景色,苏东坡于欣喜中将其名之为“快哉亨”,苏东坡的词中写过“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我坐在快哉亭里,吹着微风,喝着水,让人神清气爽,还有歌声在山间荡漾着,让人非常爽快。
我跟同学蹦蹦跳跳地来到了雪堂,雪堂门口种了许多竹子,竹林深深,异常清幽,随着竹林就来到了雪堂里面,这里面放着苏东坡的雕像,我才知道这是苏东坡曾经住过的地方,再往里走,就看到老人们在练武功,这些老人们日子过得真舍服啊!虽然他们的年龄很大,但他们依然坚持不懈的练武功。你们知道“雪堂”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据说是苏东坡刚来到黄州没有房子住,所以他造了一个草屋,苏东坡刚造完,就下了一场大雪,苏东坡就称它为“雪堂。
赤壁探幽这么快结束了,我在心里默默地说:赤壁我爱你,我还会再来的!赤壁真让我恋恋不舍啊!
【篇二:游赤壁】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天,我们来到了赤壁山。相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小石板路,路边长着一棵棵蓊蓊郁郁的大树。一阵微风吹过,让人感到凉风习习,而那些高大的树木给人投下一片浓荫。
石板小路的右旁,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树林。那树叶飘落下来,仿佛一只只小船,在水面上越飘越远,直到看不见。又好似一场大雪,“雪花”飘飘悠悠,直到掉落在地,化成雪水,不存人间。耳边传来一阵阵聒噪的蝉鸣,它们仿佛在说:“真热啊,真热啊!”但我却感到这片树林的寂静,也没有那么热了。
走了一会儿石板小路,就到了快哉亭,它像一位高高在上的公主,头戴皇冠,仿佛随时要插翅而飞。老人唱着黄梅戏,喝着“仙露”的我吹着风,真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啊!就是如此,让人感到异常痛快。
沿着小路,我看到了一片绿荫,那正是一片竹林!放眼望去,那些笔直笔直的竹子不就是苏东坡正直的象征吗?竹林掩映的地方,正是我们此次游览的重点——雪堂。它是苏东坡刚贬谪到黄州时的住所。遥想苏东坡刚来黄州的时候,没有饭吃,自己在东边的东坡开垦荒地;没有住的地方,自己建雪堂。我们现在看雪堂这么漂亮,其实当初是用茅草做的。走进雪堂,一种古香古色的味道向我扑面而来,看着苏东坡的雕像,有一种说不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知道我为什么对赤壁山有恋恋不舍的感情吗?因为它美不胜收,让我流连忘返!
我爱赤壁山不仅因为赤壁山的风景美,更因为赤壁山上有渊源流长的东坡文化。
【篇三:串联碎片,化零为整】
比尔·盖茨说,网络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生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购物,碎片化的社交……面对这么一大堆的“碎片”,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高效、快乐?
古有“三余”勤读,讲的是董遇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的故事。所谓“三余”,就是“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这些看起来“零散”的时间,用刻苦的精神串联起来,岂能无效?清河张君梦得“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建造快哉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这是以乐观的精神串联支离破碎的生活,岂不快哉?
碎片化的生活,其实自古就有,只是在互联网时代显得更加零碎、更加散乱。生活的节奏在加快,各种诱惑在增加,于是乎生活被工作打断,工作被学习打断,学习被娱乐打断,娱乐被交友打断……比如聚焦到学习上,作业被预习打断,复习被辅导打断,兴趣爱好被考试打断,这门功课被那门功课打断,于是乎时间变得支离片段,学习变得时断时续,这样常常丢三落四,不能集中精力,效率低下,我们为此而烦恼。
其实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碎片化的同时也更加便捷化。一方小小的手机就是一部百宝全书,手指轻轻一点就打开一个新世界,信息应有尽有,问题有求必应,工作、学习、购物、旅游、游戏等等尽在掌握之中,多么方便和高效。当然我们切不可在互联网上沉湎于游戏,也不可通过微信、微博传播小道消息,也不可不经思考就通过网络查找答案,更不能偷懒宅在家里跟周围的世界隔绝、脱离现实生活。
互联网更是良师益友。我们不要害怕生活、时间碎片化,要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正确利用互联网,把碎片串联起来,使支离破碎变成互联互通的整体,做到合理分配时间、有条不紊打理生活,岂不快哉!
因势利导,串联碎片,化零为整,你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