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心中的游子山】
游子山是一座美丽的山峰,它位居于高淳县中部,为国家森林公园,它山势起伏,低丘逶迤,山水相间,形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不愧是“濑渚第一形胜”。
秋天的游子山景色秀丽宜人,我对它更情有独钟。此时的游子山穿上了金黄色的秋装,枯黄的小草也似乎在诉说着秋天残余的童话。早上,山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登上山顶,人们还以为自己来到了仙境呢!你看,四周白雾环绕,绿松树和黄叶树若隐若现,相得益彰。从山上往下眺望,山下的人好像一只只蚂蚁,在三五成群的观赏者四周的景色。一大片一大片稻田掀起了阵阵波浪。
在我心中,游子山是父亲,他伟岸的身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她又是母亲,哺育着山脚下的子民。每年的正月十五家乡人都要去游子山游玩,我们称这为“晒晦”,他是我们心目中的圣山。这天我也来到了游子山脚下。沿着山路前进,只见四周枝繁叶茂,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我来到了烈士墓,一个个墓碑像烈士的英魂守卫着整座大山。是啊,这使我想起了我们烈士的英勇战斗。如果没有这些人来保护我们的家乡,我们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我向他们行了一个队礼继续向前进,远远的就望见一座大佛静坐在那里,似乎冥想了许久原来是到了真如禅寺。刚进入正殿时,我们便被眼前的这一切吃了一惊,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壮观的景象,正中的大雄宝殿乃正殿之首,那里供奉着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三尊佛像,两侧为十八罗汉,背面为“海岛观音”。右边的大悲宝殿供奉着四面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圣像。我看见有许多人在他面前跪拜祈福。我拍照留念后,离开了禅寺。
我爱游子山苍翠挺拔的竹子,我更爱游子山雄伟壮丽真如禅寺。让我们携起手来把游子山建设成高淳的一张特色名片,成为人间的旅游圣地。
【篇二:神奇的灵隐】
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外婆到灵隐寺去踏春。这天去灵隐的人非常多,一路堵车堵得“天昏地暗”,妈妈说原本40分钟的路程我们足足走了一个半小时。进入灵隐禅寺,映入我眼帘的首先是天王殿,里面有拿着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持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手上缠着一条龙的西方广目天王和拿着一把雨伞的北方多闻天王,他们是四大护法,可以保护我们平平安安。走上台阶我们来到了最大的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的佛祖释迦摩尼,我看到有很多人在参拜,我也偷偷许了个心愿,就是我想吃冰淇淋,哈哈。如来的后面是一尊观音,她脚踏一条鲇鱼,旁边还有很多菩萨和天兵天将,同样也很多人在参拜她。在往上走就是药师殿,里面供奉的是药师佛和他的十二位徒弟,据说每个徒弟都会保佑各自十二个时辰里生出来的小孩子,我还特意拜了拜我的申时守护神。一路往上,我们经过了藏经阁、虎头泉等景点,来到了华严殿。华严殿供奉着“华严三圣”,左右为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分别代表了智慧与理德,妈妈说我要多拜拜,这样他们就可以保佑我学业有成,但妈妈又说了,他们只保佑努力地小孩子。
参观完这四个殿之后,我们就到里面的一家面馆去吃饭,品尝了这里最有名的素烧鹅,味道还不错。
吃完饭后,我们离开寺庙,来到了飞来峰景区,景区特别漂亮,道路两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而且溪流也特别清澈,我在那儿玩了好一会儿水。我还在旁边的一块石头上看到了在晒太阳的乌龟,我用树枝捅了捅他们,他们缩了缩头,我觉得可好玩了。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们回家了,路上妈妈真的买了一个双色冰淇淋,没想到我的愿望这么快就实现了,这真是一段神奇的旅程!
【篇三:我的初一故事】
当西安还未摆脱八月的炎热时,我遇到了她,我清楚地记得,那天风和日丽,天高云淡,夏风卷来阵阵炎热,吹拂着我的面庞。
随着“叮铃叮铃”的铃声响起,她走进了教室,站上了讲台,用她那一双睿智的眼神扫视着全班,乌黑的短发显得干练、果断。她着黑色夹克,长裤,白色跑鞋,一看仿佛一位高深不可测的老夫子形象,这些让我顿产疑虑:“不会真的枯燥乏味吧!”可是,现实的丰满度大大超出预期。
开始上课,她拿出两幅图,让我们找出两幅图片中的历史错误,第一幅,宋江玉米地剑指晁盖;第二幅,唐三彩成了供奉之物。我们知道,玉米是16世纪经由海上进入中国,这在几百年前的北宋怎么会出现呢?唐三彩明明是陪葬品,怎么会被供奉起来呢?分析完成,她斩金截铁高声说:“不要看古装剧,编剧大都没文化”,这下可逗笑了我们,真为编剧的可悲而笑,也为我们自己曾一头雾水、满脸呆懵追剧而笑自己太年少。她看见我们这么开心,也自顾笑了起来,露出了我所希望的、久违的、老师的笑。
放下架子,与“民”同乐,这是我所喜欢她的根本所在。
有时她也很严厉。当用她的那双锐利“鹰眼”逮着一丝出神之意,她便低头蹙眉,双手停止运动,声音压低八度,如一只迅猛的白头海雕一般,瞪眼说道:“那个某某,你要玩疯吗?”她的严厉让人胆怯反而敬畏。
同时她的讲话语速之快,可以与庖丁解牛之速比肩,堪比雷电之快,从她口中流出中华五天年文明与西方专制等知识名词,源源不断送入我的脑海,有时竟因专心记笔记而漏记知识点,课后她也会细心帮我辅导补上。
该乐就乐,该严就严,性情中人,知识广而深渊,这是喜欢的第二点。
还记得数次去办公室找她,见她的历史书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黑红分明,一页书就有约六百字的教案备课,案头常常是几本史书,一本教材,外加一杯香茗,淡雅、悠深。问她问题,她总是极其耐心的解释,讲到你真正的明白为止,从不因不懂而生气,总是和蔼,总是笑靥如牡丹般。
那一缕茶香仍留存我脑海,初一学习中能认她为师,乃是我人生阶段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