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跋涉一场梦里】
我们都有一颗心,心里都有一个远方。
我们都有一场梦,梦里都少了份依靠。
地下车库的巡查员,记不得全名了,只深记着他名里有个“海”,唤他“海叔”。每次碰面,穿着一身蓝工作服利索地在自行车上溜,他不矮,也会打扮自己。认识六年多了,从没细细打量过他,只是两百多度近视没戴眼镜时远远看出他五边形、棱角分明的脸廓和鼻翼朝外翻起、双眼厉害突出的侧面,我猜他的颊上额上也是沟壑纵横,掩不住老态与光阴沉淀的。
交谈过,海叔自己说,他喜欢走,是涉。他壮,但毕竟岁数大了,收入不见多高,我当他为说笑或是感慨。但错了,海叔自己去过香港,还有赌城澳门,有时是女儿陪他——妻子过世让他重新审视了生活。交谈时他笑着,牙齿黑黑斑斑,爱抽烟。
那次去香港,物业拒批假,他连上6天整班然后选择了远方。他说香港大,成片成片的人肉堆儿在他的高层胶囊公寓里看起来像黑色电码数符的律动,我笑他的钝,他生气了,告诉我那地里的人就是肉夹馍里硬塞下的肥膘,人们愿涌进当肥膘——为一身嘱光。他愿意拼命工作,常上夜班,那可以加工资,他烟瘾重——或许吞云吐雾间他才真正释怀了一切,女儿劝过他戒烟,伤身得重,他戒不了,于是每天早上4:30起来跑步——他不想那么早沉寐黄土。毕竟选择了跋涉就不会停下,所以他要,且不得不一路风雨。
心羡。
“走多看多,心也更敞亮了。”海叔如是说着,“改变着的更应学会追求些什么不变的。”他还会去更多地方,既然选择顺应心意,便只顾风雨兼程,不去想终点是否梦般美好。
很是羡慕海叔,同衷于旅行,总是苦于生活。小学同学去了西藏,带来一串佛珠,刻着藏文,大概有祈福的意思,爱不释手。同学用了半个多月,落下了不少补课任务但走向了更远的另一方,而我圈在一纸黑字中从未逾越。他说那是他人生中最难忘的半个月,在拉萨大昭寺的酥油灯长明和忠信佛教徒的虔诚下他看到了生命的远方,或许教徒们永不可及的远方是天、是不为人知的心灵的秘境,但从未停止追逐;或许大昭寺鎏影金煌和万盏酥油灯明的远方是自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亲到终不会被知晓的万人朝奉虔仰的明天,亦从未停止“追逐”。
不负远方——海叔不甘平淡所以选择风雨、坚守不变的心走下去,我愿摆脱碌碌所以走向远方渴望认可。
但改变着总是以时间为借口的成长让我们放手落寞,重审人生。
碗里最大的鸡腿无端溜进了四岁黄毛妹妹的碗里,我嫌她蠢笨,可亲戚们说我是大人要让着;过年时鼓鼓囊囊的红包瘦削得竟没有触感,多时只是附耳轻语一句新年快乐,那边快高考的姐姐被围着团团转,四面来的红包让她措手不及;一直素颜的阿姨描了眉,脸抹得红红的,我笑她脸像猴子屁股,亲戚们恼了,指指点点说我不懂事。
我该怎样追逐?
八岁学习骑车——四轮置换成了两轮,两脚够不到地一上座便翻了,绕着小花坛无数次上上下下,父亲制着后排的网状小平座,让我直盯着正前方不看其它,或是顽劣,脚踩得飞快然后便倒了,第一次滑滑板的女孩做了人肉垫子,欣喜以为有了眷顾,决定开始好好骑,但一次次渺小在远方前,没有帮助。终于,能够让父亲松开手独自骑过从卫生间到房间的距离了,我爬上爸爸的肩——即使父亲已承不下肉膘打颤的我,还是架着我环绕屋子一周。我又长大了,从渺小大了那么些,步子迈大了,学会奔跑了——因为渴望被关注,渴望承担。
假期绘中国地图——从新疆开始画轮廓,一凹一凸密密麻麻,一眼盯着书,一眼瞅着笔,本应昂首矫健的雄鸡在笔下成了不堪入目的弱病疫禽,我失望了,橡皮擦擦出的蠕虫般黑长条儿像拆散的希望稀稀拉拉散落在桌上,是否应继续?尝试着从内蒙古,从云南,从西藏重新画下,得到的,也都是一半止笔的无奈。转念从省级行政区画起,补成大体,如何擦绘竟不能嵌接得完全。善理科的父亲用矩形为我勾出了轮廓,他让我试着简化地图——也简化生活。诚然不会想到——记好后父亲撕了草图离开,或许真的已经由渺小再大些了,感激着父亲的我画下矩形廓后画出了整个中国。
我不断靠近——终于听到远方的呼唤,不能回头,关注的目光相随。
时间载着改变促使我们承担些什么,我们承担着追逐心中所想,风雨兼程因为成长。
就那样追逐。
那场梦里,那个远方。
【篇二:梦里水乡】
绍兴是我的家乡。这儿小桥流水、群鸭嬉戏。这里有说不完的甜美的梦。
绍兴柯桥老街,保存了旧时代风貌的建筑,白墙黑瓦、木门铜锁,还有雕刻着精美图案的窗台石柱。墙壁上的那一痕青苔,似乎正诉说着那份遇见与感动。老街与河道纵横交叉,一位犹如古稀老人般沉稳慈祥,另一位宛若柔美的江南女子般清丽温婉。他们给老街增添了一份古老神秘的色彩。瞧,一座座弯成“C”的水上石桥,透露出时代所带给它的沧桑。但纵使台阶塌陷开裂、风蚀不堪,却依然以“飒飒英姿”诠释着它长生不老的神话。河岸边,一排排高大的柳树,垂下柔柔的枝条,在风中摇曳舞蹈。似乎在告诉人们,她们才是最年轻的、最美丽的!
阳春三月,密密匝匝的苔藓在河底显得欲发浓绿了,似乎铺上了一层软绵绵的绒毯。每当阳光射进河面,金光跳跃、粼粼泛光。远望着像一座金山,又似一座银山。清澈明亮的河水印上水藻的颜色,凑近点儿看,那生辉的银元顿时化成了闪光的翡翠。鸭子们也不甘寂寞了,三五成群地追逐嬉戏。每一条河都是这样,似乎在诉说着这座古城的历史!
有那么多河,走桥不方便怎么办?我们绍兴有一种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乌篷船。它有两三个蔑篷,是黑色的。乌篷船可以航行于狭小的水道,十分方便。听长辈说,旧时的绍兴人,常常驶着乌篷船到各个村落做买卖交易,各种蔬果河鲜才得以送到每户人家。这让我想起曾学过的一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怪不得绍兴被称为“东方威尼斯”。
“鉴湖源头湖塘村,山清水秀酒飘香。”“湖塘”这一鉴湖江畔,就是我出生的地方。这让我对水乡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东西二十里,相望两平桥”这是诗人陆游表达“东西跨湖桥遥遥相对”的诗句。东跨湖桥位于绍兴偏门外,而西跨湖桥就位于湖塘村。
小时候,爸爸牵着我的手,妈妈鼓励着我用小脚跨上一个又一个台阶。当我成功地登上桥面,总是喜欢摆出一个个pose,让妈妈给我多拍几张照片……如今这一幅幅温馨的画面被保存在我的童年相册里。长大后,每次回老家,我总是喜欢到那里散散步,摸摸桥上那些千姿百态的小狮子。我喜欢把这些可爱的形象画下来,并永远保留在我记忆的画册中。如今“五水共治”让河道焕新颜,偶尔坐上爷爷的小船,船桨欸乃,船声悠悠,真有一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妙心情了。爷孙俩乐此不疲,爽朗的笑声在湖心久久回荡着……
绍兴——古镇老街,小桥流水……一个个特有的地方元素编织给我们一个个童年的梦。
梦醉江南,我爱绍兴!
【篇三:《天使飞进你梦里》读后感】
暑假,我读了《天使飞进你梦里》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白杨》这篇文章。《白杨》是说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回内地接将要上小学的两个孩子。在返回新疆的火车上,向自己的孩子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借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树那样,那需要他们,他们就在哪儿生根、发芽、成长。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到这位边疆建设者有着博大的胸怀,非常伟大。那些边疆建设者们也同这位父亲一样,有着远大的志向,相信通过自己的子子孙孙开发边疆,可以让新疆变成美丽的地方。这样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妈妈。妈妈不仅很关心我,也很关心自己的学生。有一次,妈妈在家两眼无神地盯着电视,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伸手在妈妈面前晃,妈妈还是一动不动地坐着。于是我推了推妈妈,问:“妈妈,发生什么事了?”妈妈看了我一眼,沮丧地说:“我在想,我的那些学生的英语成绩为什么总是没办法提高呢?”说完,妈妈又陷入了沉思。我看着妈妈那越发严重的黑眼圈,不禁想起妈妈坐在书房工作的样子。妈妈总是勤勤恳恳地工作,热爱着自己的工作,总是想办法去帮助学生,教好学生。妈妈就像那些边疆建设者,选择了就去坚持,并且努力做好,边疆志愿者是为了开发边疆,让祖国变得更强大,而妈妈是为了培养祖国的栋梁。他们的敬业精神让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将来我也要勤恳敬业,而现在作为学生的我也要“敬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天使飞进你梦里》这本书还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我也从中获益良多,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四:走进芙蓉园,梦里去大唐随记】
繁华一梦梦千秋,千年一叹叹繁华。——题记
来到大唐芙蓉园,感受繁华的盛唐。
从御苑门进入大唐芙蓉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唐遗宝”四个篆刻在印章上的大字。有什么“遗宝”?有些好奇,有点迫不及待。走过长长的桥,眼前出现的是假山瀑布,雾气缭绕,如梦如幻。走近瀑布,凉凉的水汽袭来,顿时叫人神清气爽。继续向前,沿湖行走,淡淡荷香扑面而来。粉红的花苞含羞待放,亭亭玉立在层层荷叶间;还有几朵正开得娇艳,微风拂过,金色的花蕊迎风摇摆,显得更加纤细娇嫩惹人怜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在此处再贴切不过了。
听说前面就是唐诗峡,我三步并作两步走,这可是期待已久的地方啊。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唐诗峡的黑铜壁上,“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是何等地磅礴大气!不仅有《春江花月夜》,还有好多古诗,熟悉的不熟悉的都有。她们或是苍劲有力的行书,或是娟秀小巧的楷书,无论哪一种都是那样俊秀、那样迷人,真叫我满心欢喜。
欢喜的不仅有我,还有好多小朋友。他们正在唐诗峡玩耍,稚气的笑脸,动听的笑声,追逐打闹的他们多像蹁跹起舞的蝴蝶,我灵机一动:“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峡谷无处寻。”
虽然留恋唐诗峡,但脚步还是直奔紫云阁——这里最华丽最雄伟的宫殿。紫云阁一共五层,我们从大殿前的石阶拾级而上,在二楼回首,楼下的人都变小了。走上三层,来到观众席,特意挑了个中间位置坐下。俯瞰下方,无论是殿前的广场,还是宽阔的湖面,或是更远的地方,全都一览无余,真叫人心情舒畅!想必古代皇帝就是喜欢这种君临天下的感觉吧。进入三层宫殿,这里正在表演“东仓鼓乐”——一种宫廷音乐。锣鼓铿锵有力,雄浑之中带着空灵,稳重之中不乏飘逸;笛声混合着竽声,悠扬婉转,清新脱俗。静静地听着,我仿佛看到:阳光明媚的天气里,花儿灿烂地盛开,鸟儿欢快地舞蹈,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乐曲婉转,回环往复,引人遐想……我仿佛梦回大唐,穿梭在长安街巷,春光烂漫,诗酒飘香……曲终,余音袅袅,游人渐散,我依然坐在板凳上,久久回味,不愿离场。
【篇五:梦里水乡】
乌镇到了。我仿佛马上就能嗅到那传承千年的水汽,听见那千年生生不息的流水声。
下了车,正是早春时节,南国显得格外温暖。“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一直都是我喜欢的诗句。水乡,会有我心心念念的红豆杉吗?
没有,我失望透顶。乌镇也不过如此,什么也没有。目之所及,都是写满死气的石瓦混凝土批量生产出的瓦房,一排排被克隆的柳树,站得整整齐齐,墙惨白着脸,触目惊心。
翌日,我们路过一江南小镇才感如临梦中水乡。
青砖,白墙,绿瓦;小桥,流水,人家。杨柳新绿上枝头,几队麻鸭结伴游。纤细的树弯着柳腰,随意站在那里便与身后显得古旧的白墙融为一体,水墨画中的意境被随意挥洒在每一个角落——宛若太清仙境。乌镇也美,但比起此处似乎少了些什么。我踏上小河边的青砖,发出有些沉闷的响声。石块上长有些许青苔,斑斑点点,零零星星,虽少犹青,稀稀朗朗地闪耀着生命的绿意。似乎,此情此景,真的唯有梦中方可见。
在河沿岸漫步,右手边是清可见底的流水,左手边是弥漫着浓郁历史气息的青葱,在枝条交映下依稀可见几片白墙在绿色的浪潮中缄默着。新绿如颜彩初化,渲染出天上地下最轻灵飘逸的风,绿得发亮却又柔和。这水乡——你可是揉合了世间画卷中至美的拼图?你,可是我梦中那片水乡?是,你是,是我苦苦追寻了千百次梦里轮回的南国啊!是天上地下仅此一处的水乡,是天上地下至清至许之所——是你!
水乡中的居民大多是老年人,满目霜叶,两鬓斑斑;他们同这些古旧的青砖白墙绿瓦一起固执地守望,在这片历史的残骸上肃穆着,如同一缕叹息百年的幽魂。这水乡,毕竟我真正走过,也能明白了他们——外界亭台楼阁,已满是尘秽,如何能与这水乡中不染纤尘的小桥、流水、人家相比?人心就使它们差了几重天。云高洁,非地上之物所能攀比。
这途中我们又经过了乌镇,曾经沧海难为水,它所剩下的全部美感我也无法领会。只记得在某个梦中的水乡,我看见了只有梦里才会出现的青砖、白墙、绿瓦,小桥、流水、人家……(汉滨初中初三19班张琛雨指导老师:陈润冬)
【篇六:梦里的远方】
在少年看来,生命属于远方——题记
记忆里,远方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旅行,在旅行中穿过荒无人烟的沙漠,攀上寒冷陡峭的雪峰,在幽静空旷的山谷里呐喊;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高歌;在辽阔的原野上奔跑;在异域的篝火前跳舞,倾听内心的声音,感受最真实的自我。
心中的远方,是去拜访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走在法国的香榭里舍大道上,观瞻夜晚东京的铁塔,居住在美国加州的旅馆,在爱琴海边看夕阳落下,最后流浪在一个破旧的火车站,在车轮摩擦着铁轨的轰隆声中顿悟远方的真帝。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这样一个远方。每个人的远方都是独一无二的。
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人到法国巴黎旅行,刚下飞机的他就直奔艾菲尔铁塔,想一睹传闻中铁塔的风采,结果当然令他大失所望,一切并没有他想象中那样美好,通往铁塔路两边的树已经枯黄,铁塔孤零零地立在他的视野里,更显萧瑟凄凉,旁边有两两三三的人们走过,每个人脸上都流露着与铁塔无关的表情,他忍不住问其中的一个人:“难道你不觉得这座铁塔是如此的雄伟壮观吗?”这个淳朴的法国人一脸吃惊的望着他说:“这没什么特别的,我们都习以为常了。”
原来,我们以为的远方,在别人眼里,不过是最平凡的事物。但远方仍吸引着一个又一个的游子,他们怀惴着荡气回肠的想象,以为一次远方的行走就能使生命怒放,望向更高更远的天空。终于到达梦里的远方,方知不是所有的路程都可白日放歌,不是所有的旅途都不虚此行。但总有一次行走让你念念不忘,总有一个远方让你成长,每一段的行走都有着永垂不朽的意义。
【篇七:从梦里得到的宝物】
从前有一户人家,他们家里有一个会说话的手电筒,神奇的是那个手电筒还可以满足人们的心愿,所以有很多人都想得到它,但是手电筒的主人不管他们提出多么大利益都不曾卖掉它。因为这些人都是为自己着想。
突然,有一天,手电筒的主人失踪了,手电筒也一同随着失踪了。失踪后的一段时间里,很多人都到手电筒的主人所去过的地方寻找,但是都没人找到。所有的人都以为手电筒和他的主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因此他们都停止了寻找。
直到在一个寂静的晚上,一个纯朴的农民家中儿子————张三,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到有一个人拿着个手电筒像他挥手,他便走了过去问:老爷爷,请问您有什么事吗?老爷爷说:孩子,我进了沙漠里出不来了,你可以来救我吗?我可以把手里这个神奇的手电筒作为礼物赠送给你,手电筒可以实现你的愿望。张三答应了老爷爷的要求。
第二天清晨,张三听到公鸡的鸣叫声,打开眼睛,伸了个懒腰。突然想起了昨晚的梦,于是他向爸爸说了那个梦。爸爸却说:就是梦,不能当真。但是由于张三的坚持,他的爸爸还是满足了他的要求,只是说让他明天早上再去,最后张三答应了。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收拾好东西。
第二天一早,他出发了,一手提着包袱,一手拿着大饼边走边吃,但是进沙漠一天多的时间,什么也没有发现。于是他停下了脚步休息。到了晚上他又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中的老爷爷说:孩子,谢谢你能来救我,但是我已经坚持不住了,不过我还是会按照约定把手电筒赠送给你,你到沙漠中的那个大坑来拿吧。
张三历尽困苦,终于到达了那个地方,果然看到了那个梦中的手电筒,于是他便对手电筒说:手电筒你能不能让我的家乡人民摆脱劳累、贫穷,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家乡人民的生活也一天天的好起来了,摆脱了贫困、劳累,过上了和睦幸福的生活。
乡亲们为了纪念手电筒的主人,特意把这个村子命名为电筒村。
【篇八:我在梦里期待着】
我是一个单身家庭的孩子,每当老师说—篇关于写我家庭的作文的时候,我会都情不自禁的流下泪水。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每当到放学时,都见别人的妈妈都来接孩子了,我便自问:我的妈妈呢?我的爸爸呢?
在人山人海的校园内外,只有奶奶来接我和弟弟!
我是不喜欢白天的。我喜欢晚上,因为晚上我睡觉的时候在梦里会梦见我妈妈和爸爸一起接我放学,然后我们高高兴兴的回家一起吃饭,吃饭睡觉……
然而,当我睡醒了,就必须去上课了。所以,我每天晚上会很早就躺在床上睡觉了,我也不希望黎明来临得那么快。
我也不希望别人歧视单身家庭的孩子。我也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的孩子。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别人怎么也强迫不了?所以,我很有个性,我在梦中会期待很多事情,有时候期待亲情,有时候期待友情……无数样的东西。但是,我小小年纪不懂爱情是什么东西,我只懂得友情和亲情,是一种很温暖的东西,友情可以暖化朋友们,亲情可以让自己的亲人开心。严格的来说,我不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因为我读书是读全托的。只有星期六才能回来。有时候,我还在家人面前耍小脾气,总不爱听家长的话。
现在,我有点后悔了。以后我一定要听你们的话。
我在梦里期待着你哦!
【篇九:谁在你的梦里】
谁,在你的梦里?
在小时候,我常常看那些动画片,于是,我的梦里常常出现那些幽默风趣的动漫人物。每天晚上,他们陪我遨游梦想的世界。
后来我慢慢长大了,梦中的景象变成了我心目中崇拜的一些英雄:勇敢雄武的后羿,桀骜不驯的悟空,都在我梦里频频出现,大显神威。
又长大了一点,我梦里就没有什么安详和平的景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腥风血雨的战场,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悲剧,令人感到痛心。当时,我生活也是充满了背叛、丑恶,被各种黑暗笼罩着。可梦里又会隐隐约约出现了一把剑。
之后的几天里,我一直顽强地与那些人抗衡,那把剑也慢慢地清晰起来。最后,它出现在梦中一位将军的手里,他跃马而上,一剑砍死敌方首级。同时,我还看到了剑上的铭文:BRAVE(勇气)。从此之后,我也像有天神的庇佑一样,从来没有为此自卑过,反而对生活充满了自信。
毕业后,梦里都是和原来同学朝昔相处的身影,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可最后,总是在最美好的时候醒来,使我怅然若失,也感到十分遗憾,而更多的却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后来,我发现,梦中的人物见证了你的成长,也体现了你当时的处境,更多反映的还是你的内心世界,在你遭遇逆境时,它是你的指路灯,谁在你的梦里,也说明了谁是你现在看得最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