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奇妙的想象】
天空上的王国
当猫和老鼠都还是朋友的时候,有一个在天上的王国,那里一年四季都有阳光。王国里的国王非常喜欢啄木鸟只要有人问他:“您为什么那样喜欢啄木鸟呀?”他一定会这样回答:“因为我喜欢啄木鸟救死扶伤的精神”。偷偷的告诉你,国王的啄木鸟和你平时看到的不一样哦!嘘……
国王的啄木鸟有着洁白的羽毛,远远的望去就像柔软的丝棉。嘴巴是粉红色的,圆溜溜的眼睛炯炯有神,总是能够准确快速的发现大树生病的原因。当然你还可以和它对话,是不是很可爱呢?
春天的晚霞出来时,啄木鸟像往常一样从云朵森林飞到城堡。突然,一头怪兽迎面补来,啄木鸟吓呆了,就在最危险的瞬间,它还是飞了起来逃过了一劫。
啄木鸟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最最喜欢它的国王,国王勃然大怒,发出了一到命令:杀死天空之城的所有怪兽。
一场血雨腥风过后,啄木鸟还是没有逃脱被怪兽吓死的命运,最终,啄木鸟还是被怪兽吓死了。
国王伤心极了,把啄木鸟埋葬在了天空王国最美的地方。这时,天空王国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随风飘落,天空王国下雨了!这是天空王国第一次下雨。
雨越下越大,国王也越哭越伤心,三天三夜过去了,天空王国就快要被水淹没了。就在这时,突然一道金光缓缓升起,就出现在埋葬啄木鸟的地方,谁也不知道是啄木鸟在发光还是上帝在救啄木鸟。正当人们疑惑时,一只金色的凤凰直冲云霄,此时的天空好像也变成了金色的了。
国王做梦也没有想到那是他最最疼爱的啄木鸟。
国王高兴极了,嘴里一直默默的念着:“一切都会变得如此美好”。于是国王下令放了所有幸存的怪兽。
天空王国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也觉得新生的啄木鸟是吉祥之鸟,是神鸟,所以每当人们看见它总会说:“多么吉祥的鸟呀”!
【篇二:一棵神奇的树】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题记
世界如一片森林,一个个国家如一棵棵挺拔的树,他们各有各的活力、光华。这其中,有一棵神奇的树,它叫中国。
它老态龙钟,却又活力四射;它伤痕累累,却又意气风发。一次次刀劈剑砍在它身上留下深深的伤痕,一次次铁蹄践踏给它烙上丑陋的印记。它含泪微笑,昂首挺胸,只管扬开它的枝芽,抽条、发芽、繁花、硕果。
这是一棵挺拔的树。它扎根远古,在的漫天黄沙里发芽。世纪更迭,它早已枝繁叶茂。看,洪荒时代,我们祖先执矛持剑在莽原中砍出一条路来,这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看,汉唐的荣耀点燃炽热的太阳,点燃华夏的火焰;天子的勃勃雄心是一支支铁戟金戈,树起中华的威严。看,大元的铁骑踏遍黄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从莱茵河边来到两河流域,从北冰洋岸到南海之滨,这辽阔的帝国谁不为之叹服?当西方大地张开朦胧的双眼,我们中华民族已经崛起,秦汉唐宋,先进的文化无以伦比。
这是一棵顽强的树。雷暴电闪,它昂首挺胸,直面风暴。洪水来了,欧洲的人们登上想象的诺亚方舟,我们的大禹拿起铁铲,一铲一锄,引流入海;夏阳暴虐,西方的人们跪地膜拜“阿波罗”,我们的后羿手执箭矢,瞄准烈日骄阳;铁骑入侵,欧洲的人们听天由命,我们的人民,肩扛手提,一砖一瓦,筑成蜿蜒的长龙。西方的神有没有庇护他的子民,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华夏子孙用抚摸黄土的双手,撑起民族的脊梁!
这是一棵坚贞的树。当“蝗虫”肆虐,它咬牙坚忍;当“大旱”降临,它从未放弃。当列强的洋枪洋炮轰开中华的大门,它一声不吭;当丧权辱国的条约一条条地签订,它一声不吭;当九一八事变、南京屠杀掀起血雨腥风,它忍无可忍!一声怒吼——沉睡的雄狮,醒了!八年抗战,四年解放,三十年“两弹一星”,七十年改革开放,七十年炎黄飞天!曾经的中国任人凌辱,现在的华夏谁敢轻视!
这是一棵神奇的树
这是一棵伟岸的树
这是树
更是一部史诗
一个传奇
【篇三: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时值深秋,夏日里浓密的树叶已经开始飘洒,旋转,落入大地。连绵的群山披上了墨蓝的纱衣,森森的田野也已经换了新装。我彳亍着,走在田野上,那是回家的必经之路,路旁平日里开的欢快的野菊花如今也是残破不堪,我的心也像极了这寥落的秋季。
我挪动着,时不时紧紧被风牵起的衣角,心里忐忑:要不要说呢?该怎么说呢?说了,他们会生气的吧?恐怕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啊,想着想着越觉得心头沉重,脚步越发的慢了。
平日里那么远的路程今日竟觉得是那样的短。
我缓慢的在书包摸着钥匙,不经意的摸到那张褶皱不堪的试卷,心情低到谷底。摸出钥匙,正要开门,许是母亲听到了屋外的动静,先我一步开了门。母亲见着我,高兴的说:“宝贝女儿回来啦,快进来,屋里暖和”,说着就来拉我,我推开了她的手,径自朝沙发走去,母亲将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一边向厨房走去一边朝我喊:“妈妈今天做了一大桌好吃的,都是你喜欢的,把书包放下我们开饭了”。我慢腾腾的坐到餐桌旁,一会儿工夫,桌上就摆满了菜肴,的确都是我喜欢的,可我却是味同嚼蜡。爸爸为我夹了一块红烧排骨,又用筷子按了按,接着说道:“怎么样,这次考试?”我怔了一下,停下筷子,不敢看他的眼,也不说话。心想着:终于,还是问了。我轻轻地摇了头,接着便是沉默,等待着,等待着枪林弹雨的到来。我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甚至有点渴望那鞭子重重的落在我的身上,至少,对于我是种解脱。等着,等着,落在我身上的并不是鞭子,是父亲温和宽厚的手掌,他轻拍我的背,语气轻松:“没事儿,不就一次考砸了嘛,一次说明不了什么,你看那发明电灯泡的爱迪生失败了多少次才成功,咱这算什么呀,努力,努力就好了,啊”我惊诧,抬起头对上父亲的眼睛,他正望着我笑,眼里没有一丝失望,满是柔情,我又看了看母亲,她也微笑着,朝我点了点头。那一瞬,泪如泉涌,如释重负。父亲看我这样,哈哈笑道:“哎哟,我闺女这是吓到了啊?”说着又是一阵大笑,母亲也附和着笑:“快别哭啦,这一桌好菜都凉啦,赶紧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学习嘛”。我应着,擦干眼泪,夹起了碗里的排骨,那一顿饭,是那样的美味,那样的令人回味……
朋友,当你困惑疑虑时,请记住“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你着急焦灼时,请记住“车到山前必有路”,而当你一时失意时,请记住“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篇四:我的“非常”同学】
我们班干是“奇葩集合大本营”,随便一看,到处都是奇葩。而我这次介绍的这位同学,可谓是“奇葩中的精品”。“奇葩中的奇葩”——粉肠。
每天晚上10点30分,我们一定会准时听到他播出的“周周日报”。他每次播完后必定会受到一顿顿胖揍。因为,他总是八卦他所说的“公事”,导致一场场血雨腥风,处处刀光剑影。他每天不是被五花大绑,就是皮开肉绽。
他的吃相极为难看,人家是左青龙右白虎,他却是左鸡脚右鸡腿,满嘴米饭,牙齿上贴着菜叶,让人见了作呕。吃饭时,他还发出“叽吧叽吧”的声音,像一只苍蝇在你耳边飞来飞去。
不仅他吃相难看,他的声音也让人哭笑不得。
他的声音犹如“天籁之音”,令人作呕。有时像一只老公鸡,沙哑地叫着;有时像一只巨大的猩猩,愤怒地嘶吼着;有时还像一个婴儿,哭哭啼啼,每次都踹得我们前俯后仰。
他的奇葩名号响彻大江南北。虽然他很奇葩,但他带给我们的都是欢笑、欢乐。
【篇五:铜狮的自述】
“这是一片上好的铜矿呀!”随着这一声音响起,在地下埋藏了数亿年的我终于迎来了光明。随后我被工匠们精雕细琢,披上一层薄薄的金外衣,便被送到了一个叫皇宫的地方。而我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铜狮!从此,我的一生传奇故事开始了……
初入皇宫,我被周围的一切吸引着,到处红墙黄瓦,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进进出出。日子也一天天的过去,一年、两年,一百年、两百年……渐渐的,我认识了很多达官贵人,也懂得了许多官场上是非黑白的道理,直到有一天,一群不速之客闯了进来,让我觉得要改朝换代了,可是这群人的样子使我隐隐约约感到不安。他们有的是金黄头发,有的是棕色头发,有的还是黄眼睛,蓝眼睛。不对,他们难道是这段时间常听到的八国联军?不久,他们攻入了皇宫,而皇帝早就跑了。他们在皇宫内肆意烧杀淫掠,不停地争夺金银珠宝……使我感慨万千,政府难道就不管吗?
这时,我看到了一双不怀好意的眼睛,他端着枪向我走了过来,说着一口叽里呱啦听不懂的语言,边说边把刺刀伸向了我。啊,好痛!可我有苦说不出,他用刺刀使劲儿在我身上划来划去,原来他是贪图我身上的那一点黄金。不一会儿,我的身上便伤痕累累了。再看园内,狼烟四起,一片狼藉……几个月后,皇帝灰溜溜地回来了,我怒目而视,对他的归来感到羞耻。
四十年后,日本侵略者来了,虽然我一度曾希望新的政府——中华民国可以将他们驱赶走,但它也如清朝一样不堪一击,我又遭受了重创……
终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所在的皇宫也改名为故宫博物院,每天有许多人来参观,站在我面前,他们仔细审视我,对我充满了好奇。当有小朋友指着我身上的刮痕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回首曾经血雨腥风的日子,回顾那段百姓哭喊、铁蹄践踏的历史,我想告诉她,我身上的斑驳伤痕是屈辱的见证;我更想告诉她,它昭示着:一个国家惟有强大才不会挨打。
我相信,在国人的努力下,我会受到前所未有尊敬,我们的国家也会变得更富强、更美好!
【篇六:我眼中的辛弃疾】
那个冬季的午后,我手里捧着一本散文集,无意识读到辛弃疾的一首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即而那股豪情将我召唤到了那个动荡的时代。
我仿佛听到了恒古中的雄浑的号角声……
仗剑的辛弃疾
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练剑法,有着一腔热血,金宋乱世,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年仅22岁的他,拉起一支数千人的义军与耿京的义军合并,并说服耿京南归。过了几天,有叛徒偷走印信,是他一人单枪匹马追了两天,终于第三天提了人头而归。此后耿京被杀,又是他率数十骑突入直擒叛将,惊为天人。这是辛弃疾年少时便建立的不朽功绩。
在我眼中,在战场上,他仗剑时是那样雷厉风行,浑身是胆的好儿郎。他不惧刀光剑影,无畏血雨腥风,更未曾退缩苟安。他的一言一行皆映照了爱国英雄的风范。
握笔的稼轩翁
南归后,便也只能与友人聚聚,而后醉后感怀,挑灯看剑,那一腔报国之心埋藏心底。他持起了那支羊毫软笔,抒写心底的情怀与愤懑。在无那豪气干云天的一起营中喝酒吃肉,一起战场厮杀,血溅战袍的情节,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
是的,他没有放弃,“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谙世事,而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愤世嫉俗。在面对“宝马雕车香满路”的情况下,他内心虽惆怅,但更是那祖国昌盛的万般期待。
他,就是这样一位能文能武的“士”,满腔热血的“将”,虽壮志难酬仍一生豪迈。
他亦是正义与忠贞的化身,是爱国者,是民族英雄!他是那山间的清泉,流过南宋怯懦腐朽的血液里,即便无力回天,却为时代,为历史长河注入了涤心之力,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