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景相关作文

【篇一:春光明媚好读书】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最动人的季节;春光明媚,绿满山野,正是读书的好时节。在明媚春光中读书,既怡情又悦景;接受春光的沐浴,迎接知识的滋养。在明媚春光中读书,能使我们心情愉悦、头脑灵活、富有创造力。

有的人说,春天不是读书天,也就是说春光明媚不该读书,更应该去观赏花开的繁荣。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广笑府》中写道,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过得秋来冬又到,收拾书籍度残年。它对我们高中生而言不是好诗句,但大多数学生就是按照这样的节奏生活的。我觉得这首诗是讽刺那些不爱读书的懒汉,他们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来抗拒读书,反正他们觉得一年四季,读书不宜。

要我说的话,春天正是读书的季节,在明媚春光中读书,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古人把“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当作人生“四美”,趁着明媚春光读书,岂不是四美兼备的乐事?

以四季比人生,青少年就是人生的春天,如花娇艳,似水年华,但美好的东西往往难持久。“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落叶已秋深”。时光真的很快,它不等你准备好,就悄然而逝。读书求知,最好的时期就是春天,也正是抓紧“春读”的好时光。

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真是形象地道出在春天里阅读诸家文集,是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窗临水曲琴书润,人读花间字句香”。春天,没有冬的寒冷、秋的凋零、夏的炎热,有的只是万物复苏的欣欣向荣、明媚的阳光、和煦的微风……在春天里选两本好书而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春天的美好在萌发的希望中奋起。在春光明媚中读书,收获的不仅是姹紫嫣红、春暖花开的春之美景,它更多收获的是精神上的满足、知识上的充裕。

【篇二:幸福的汗水】

烈日当空,太阳炙烤着大地,鸟儿不知踪迹,小狗寻觅着阴蔽,唯有爷爷种的瓜果生长着,挺立着,是这儿少有的悦景,却也让我一直念叨一直牵挂。

时隔两年,终于,我随着父母回到我儿童时代的乐园——这个小村庄。一到村口,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繁花,闻见浅粉色的芳香……咦!不远处似乎伫立着一抹熟悉而又陌生的背影,是我的错觉么?好似爷爷坚实的后背。再次揉揉双眼,那个身影便又消失在浅粉色的幽香中了。

沉醉于路上所见,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奶奶家门口,沉旧而斑驳的大门,响起了再熟悉不过的“吱呀”声。我不禁用手抚摸“老朋友”,嘴角扬起一道不曾察觉的弧度。奶奶的屋子里是记忆中的阴凉,却找不到一人踪迹。这时,奶奶从厨房里探出头来,与我热情地打招呼,随之便又为我们准备惊喜,奶奶随口告诉我爷爷在田里干活。于是,那个身影便立马窜进脑海……

还没叨扯两句,我便找了借口冲出家门,去找寻心头上的一抹影像。路面不停地蒸腾着热气,一阵阵热浪扑面而来,在那田埂间久久找寻才寻到爷爷。那时他正在处理污渠里的污泥,甚至蹭上了脸。他那弯成朽弓的脊背,那早已无迹可寻的黑发,肉眼可见的老年斑,以及那大汗淋漓的身影,把我的目光深深地吸引住……

那一刻,爷爷好似不经意间抬头,看见我站在烈日下,怪不好意思的。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带我到一棵老树下,用洗净了的龟裂的手熟练地削桃子给我吃。看着那沟壑纵横的老黑脸,龟裂且早已满是老茧的手,心头被针扎一样痛。

随即,脑海浮现一个想法——和爷爷学做农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感受老一辈辛勤耕耘的精神。

爷爷欣然接受了,带我来到山坡上。他开始教我种白萝卜,我扑哧扑哧喘着气儿,抖着手臂,扬起结了层层泥灰的锄头,来回一下,放几粒揣着希望的小籽儿,覆土……如果在以前,爷爷那一套很是娴熟的动作对我而言算不上是什么记忆点,但是现在,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这看似最简单的动作中暗藏了多少意想不到的艰辛呐!

烈日当头,鸟儿不知踪迹,不知哪里跟来的小狗耷拉着脑袋寻觅荫蔽……唯有爷爷栽种后结出丰满果实的瓜果挺立着,是目之所及少有的悦景。与爷爷劳作半天,太阳依旧火辣辣的,而这一天似乎又是七月里极其平凡的一天。

弓着腰欣赏自己的杰作,那种激动与兴奋无法用言语形容,尽管衣服浸湿了,粘腻地挂在身上,内心却是满满的幸福,望着远处沉甸甸的瓜果,更是信心倍增。

劳动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收获了甜美的果实,织就起一片繁华的悦景,而这一切,总是诞生于大汗淋漓的辛勤耕作中,却让人无比欣喜。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