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快乐中秋】
今天是中秋节,桐庐的小外公一家来我们新安江,妈妈说要带他们去大慈岩游玩。我心中一阵窃喜:我也可以不用写作业,练琴,出去玩喽!
大慈岩素有“浙西小九华”之称,又名“江南第一悬空寺”。我们驱车半小时,来到了大慈岩山脚下,远远望去,寺庙建在陡峭的山崖上,好像在空中似的。满山的古树掩映着苍翠的青山,一股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
乘缆车而上,来到半山腰,我们一行人走了许多楼梯,终于看到了清音阁的一角。在门槛的两端有“道德根源天地人,神仙都会周秦汉。”走进一看,是道馆与天师殿祭拜的地方。继续沿着弯弯曲曲地山路往前走。只见对面高耸的青山上,一个金点闪闪发光,啊,那就是双面佛!我兴奋地快步向前奔去……
我们沿着狭长的栈道来到双面佛前,大佛坐在山巅,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笑着俯视人间百态,更显豁达大度.双面佛全身镀金,有两面,却共有一个身子,一个头佛,所以称之为"双面佛"。站在此处,极目远眺,远处青山峦峦,真是美不胜收!
沿着石阶而下,便看见一个湖,湖水碧绿碧绿的,像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群山之中。湖上有一座长长的吊桥,我和阿涛舅舅开心地在上面玩了好一会儿,真是惊险又刺激!最后,我们来到了古香斋。终于见到传说中的千年古银杏。树高十多丈,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那么多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待到深秋,它满树金黄,落叶洒遍寺院时,不知我是否有幸能再来游玩。
天色渐暗,我们依依不舍地下了山。我们每个人都筋疲力尽,但心里却是满满的快乐。
【篇二:松】
松是岁寒三友之一,我喜欢松,喜欢松树的样子,更欣赏它不怕寒冷的精神。
一阵寒风吹过,我感到,天气更冷了。穿着棉袄的我走向窗户,举目眺望,看见的却只有枯枝落叶。忽然,我发现我们学校中心的那棵坚劲顽强的松还屹立着。我想:这寒风刺骨的冬天,竟还能有植物不怕风雪的挺了过来。
平时,松没有别的树高;松没有别的花亮;松没有别的草绿。可是到了寒冷的冬天,别的树哪去啦?别的花哪去啦?别的草哪去啦?它们虽然高、亮、绿,但它们没有与寒冬战斗的勇气。只有松,在寒风中屹立;只有松,在飞雪下坚强;只有松,在寒风中展现自己的魅力!
松以自己博大的胸怀,为人们遮风挡雨,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都赞美它,松的精神是伟大而神圣的!
我要学习松坚强的精神,不在困难前低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早日成材,像松一样,为人们“遮风挡雨”!
【篇三:恒常之恋】
深山的鹧鸪,亘古不变地啼过了百千年的岁月“行不得也哥哥”,呼喊着晋朝的衣冠,南宋的残兵,呼喊着无数归家不得的游子。
似是诉着,远方古木漆门依旧,檐前娇柳依旧。在瞬息万变的背景里,它仍守着那份恒常,想你,念你。是家。
诗人总爱将家喻作灵魂的归宿,心灵的落脚点。是纷繁聒噪的世界最宁静平和的一隅,是疲惫不堪的精神最安然自若的一角。对家的眷恋,飘过太白未尽的金樽,浸过放翁染尘的剑鞘……染过了历史长空,在历史的画卷上撒下家前桃花的醉人芳菲。对家的思念,是羁旅天涯的小子放浪形骸背后的孤影对苦酒,是边塞征人血战沙场后漫漫长夜里的箫声低语,是仕途不顺的才子笔下落了一地的月华清辉。
只因家才拥有恒常啊。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快到我们每早醒来都背负行囊,累得满头大汗却仍追不上它前进的脚步,快到我们手忙脚乱,躯壳里蒸满了世俗的纷扰却仍理不清它用过去和未来编织的弥天大网。我们匍匐在世界脚下,以仰视的姿态喟叹着它的急速变化,我们身心俱疲,却只能努力的顺应它。我们变得衣冠楚楚,文质彬彬,开始懂得用带着微笑的假面掩盖痉挛的肌肉,我们变得左右逢源,卑躬屈膝,只为在名利场赚得哪怕插科打诨的一角。
世界太善变,让我们惴惴不安,恐慌不已。总是费尽全力想要融入它变化的洪流中,总是自以为可以精准地被世界揉捏成它需要的模样。却在下一秒,彻悟,然而一切,已然沧海桑田。
终于有个叫家的地方可以收留我们疲惫不堪的灵魂了,那一方小小的木门若巨大的屏障,断了那纷扰的外界,拂了去心上的沙砾尘埃。它默默地,小心翼翼的守护着那份恒常,在变化无常的世界里支起一处小小的不变的空间,小小的,一切如旧。于是,白天一切伪装得以尽数撕下,僵硬的肌肉终能弯下淡然的弧度。尘世的跌宕终不是那么不能忍受,只因我们知道还有容得下我们的偏安一隅,还有为了我们始终保持着本真以给我们安全感的家。它说,别怕,我从未改变过,我依旧,在等你。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丘首。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有一种聊以慰藉的迷信,以为人在百年之后,阴间有个望乡台,好让死者的幽灵在月明之夜,登台望一望家。
只因那是给我恒常之感的家啊,
只因那是我恋的恒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