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省相关作文

【篇一:心若通达路自宽】

草萋萋,花烂漫。青黄相接处,春波荡漾,生机无限。美好风光入我眼,心旷神怡不需言。走在前行的路上,难免会困顿,难免有迷惘,只是,要学会一份豁达,一丝淡然,心若通达路自宽。

以自省成就通达,以通达开拓前路。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督促自己知明而行无过;唐太宗亦是谨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终是有了大唐盛世;豁达的巴金更是创作《随想录》对自己剖析自省,让人敬佩尊重;廉颇“为国释恩怨,请罪敢负荆”,这份自省与忠义怎能不被后世歌颂……学会自省,才能看清方向,才能剖析自己,才能超越自我,才能变得通达得以稳步前行。

以他人之心成就通达,以通达开拓前路。处于社会之中,应学会换位思考,每每与人交往时,不自觉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评判他人,讲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殊不知,这样也许会给别人带来伤害。印度的免费饮水处只有两三个杯子,每个人喝水时都会自觉将杯子高高举起,离嘴二三十厘米处,让后者可以放心饮用。简单的动作,每个人都站在后来者的立场去处理问题,终是成就了一种让人尊敬的印度文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多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而并非一再埋怨。以他人之心成就通达,继而从容前行。

以爱美之心成就通达,以通达开拓前路。很多时候,我们会因自己身边的窗户脏了,而失去对窗外世界的向往,生生见自己隔绝在那一片灰暗之中,失去一颗积极向上的爱美之心。然而,生活是无法掌控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未知,惊喜。同时,我们的身边包围着暖暖的希望,我们生来热爱一切美好。所以,请抛却心中的烦闷,丢掉生活中的抱怨讥讽,留一份空白给自己的生命,去擦干净彼此之间的窗户,去领略窗外的美好,去感知未知的奇妙。以爱美之心成就通达,终于轻快前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谁又会叹这样的日子不好?以平常心面对生活,学会自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以爱美之心追求人生。就好像在面对灰暗时你懂得了考是不是自己的窗户脏了,懂得体谅是不是对方有难言之隐,懂得时不时擦擦自己的窗户,时不时看看窗外的美好,终会拥有快意人生。

草青依旧,花开如常,留一片空白给自己,留一份通达到远方。

心若通达路自宽。

【篇二:自省之道】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他人的人固然是聪明的,但能清醒认识自己的人,更加明智。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自我反省,才能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苏东坡年轻时颇得神宗喜爱,官居高位,名震九州。但在一群小人的联合诬陷下,东坡卷入“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平日亲近他的人明知他是被冤枉的,也不愿写信安慰他。就连东坡本人寄出的信也得不到回复。他不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何罪,也不了解众人冷漠的行为,但他并不怪罪他人,而是开始自省。在给李端叔的信中,东坡表明自己以前的毛病就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就像树上的木瘤,石头上的晕斑,犀角上的洞腔,以此来取悦于人,其实恰恰是事物的毛病所在。他曾以为自己懂得为官之道,现在想起来实在是可笑。通过这种自省,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去体味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正是这种自省,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新的升华,给我们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

而在他之前的陶渊明也懂得自省。陶渊明本来为养家糊口做了一个小官,却因为违背自己的本心而深感痛苦。任职不到一载,便借着为妹妹奔丧的缘由匆匆辞去了官职。他感慨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通过自省,他终于回到了熟悉的田间,找回了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自省就像一把刻刀,小到可以雕琢个人,使之散发光辉,大到可以打磨一个国家,使之雄于世界。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割据的混乱时期。周王国的势力早已衰落,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并存。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一个国家如果学会自省,变法图强,就能抢占先机,在扩张与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秦孝公率先审视自己的国家,想要改变这个位于西方蛮荒的落后小国。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就发出征求贤才的公告,他知道,人才决定国家的命运。商鞅就是秦孝公要找的那个改变秦国命运的人。他提出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建立县制、统一度量等一系列变法革新的发展策略,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秦国通过自省,实施变法,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正是这种自省,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秦王朝。

两千多年后的日本效仿秦国实施变法,即著名的“明治维新”,使这个当初和秦国一样落后的岛国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实力最强的国家。这对于当代中国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只有通过自省,对内不断深化改革,对外不断扩大交流,中国才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才能真正雄于世界之林。

一个人学会自省,可以不断完善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一个国家学会自省,可以以史为鉴,谋求更高的发展。故曰,自省之道,可富民可富国。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