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你的名字观后感】
终于得空看完了新海诚导演的《你的名字》。
不同于《秒速五厘米》片段式的讲述,《你的名字》将梦与现实交织融合在一起,以“交换身体”这一新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干净澄澈的天空,乡村田园式的清景,绚烂的彗星尾焰,都让这部电影深深印在观众们的脑海中。
而令我极为佩服的,是新海诚对时间的虚化处理。“时间”是人为创造的,是人们为了证明事物变化过程而选择的一种描绘方式。而电影中,新海诚将时间虚化了。两位主人公的相遇跨越了三年的时间轴:男孩认识的是三年前的女孩,女孩憧憬着三年后的京都。即使是地铁相遇,也只是一个人的欣喜,在同一个世界的两个不同时间点,他们真实地存在却又真实地错过。其中一段,两人在夕阳下第一次跨越时间短暂相遇,想要写下彼此的名字,却终究没有写完,男孩留给女孩的,不过是手心的一句:我喜欢你(反过来便是男孩的名字)。
新海诚使人们面对这样的场景时,除了揪心还在思考:男孩与女孩的名字是什么?时间洗礼后,他们互换的身体记忆渐渐模糊。茫茫人世如何寻觅?八年光阴过后,他们于地铁站相遇,凝望进彼此眼中时,名字对于他们来说,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佛语曰:“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在虚化过后的时间与空间中,男孩女孩不曾记住彼此的姓名,但他们记住了深刻在心底的思念,只是淡淡的一个念想:“我是不是忘记了什么?我在寻找什么?他(她)在哪里?”当他们擦肩时,不需要解释便明白“你是我要找的那个人”。
原来所有的遗忘都是我们自我欺骗的产物,认清这一事实后,生命原不会剩下些什么。但新海诚以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两个字:珍惜。
春山如黛,垂柳画桥;白云出岫,倦鸟归巢。当男孩鼓起勇气转身拉住女孩:“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两人眼眶微润,异口同声地问:“你的名字是——”
影片结尾的处理十分感人,两人在相遇中结束全片。电影结束,属于我们的生活却没有结束,在时间的洪流中我们只是渺小的一份子,但我们仍可以珍惜每次相遇的缘分。
时间敌不过的,是感情。
【篇二:美丽的农家小院】
前几天的时候,我和妈妈去姥姥家看望姥姥和姥爷。
一进姥姥家的小院就看见一颗大大的樱桃树,满树都是红彤彤的樱桃,我们去到的时候樱桃树靠下枝子上的小樱桃已经不多了,樱桃树不高,目测就两三米的样子,面向阳光的地方樱桃最红,最大也更好吃,熟透的小樱桃就像一个个红色的小弹珠,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特别耀眼,给小院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颜色。
紧挨着樱桃树的是一株绣球花,洁白的花朵像一个个圆圆的绣球挂在树上,密密麻麻的,根本看不见花蕊,我想是因为它们的花朵像极了绣球,所以因此而得名吧!不过花的枝干像树干,原来有的花是可以长成花树的。
在院子的墙边还有一片小菜园,里面种了好多菜,有油菜、有辣椒、有小白菜、有香菜、有葱、有蒜……还有好多我不认识的菜,绿油油的一片很美,姥爷说这些才是绿色蔬菜,没打农药,没上化肥,平常你们是吃不到这样菜的。
小院是在岭的下面,出门就能看见山,右面是岭,前面是山。后面是一片核桃林,核桃也挂了好多果,到了秋天能收到很多核桃。姥姥家地方虽然算不上大,但是很温馨的一个农家小院,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新的二层小楼马上就要建成了,生活在这绿水青山之间,早上看出升的太阳,朝气蓬勃,中午在门前喝茶休息,听犬吠鸟鸣,下午看夕阳西下,等待倦鸟归巢,晚上看满天繁星,回忆这简单而又美好生活,这就是姥爷退休以后的田园生活,我想这应是每个老年人都向往的晚年生活吧!
【篇三:冰糖大蒜】
我爱读诗,尤其是《繁星·春水》里那样的小诗。每次读时,眼前总是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雨后初霁,孩子扑进了母亲的怀抱……这一首首小诗里,“母亲”是多么的美丽啊。倦鸟归林,母亲总是等待着孩子;轻舟荡海,母亲的怀抱向孩子打开;皎月破云,母亲是轻吻窗棂的光芒。
近日时常咳嗽,反反复复已有一个多月。中药西药,疗程长或是疗程短,能用的药已经用尽了。母亲常蹙眉看着我,眼里有担忧有急躁,更多的是化不开的关爱。
一日傍晚,作业写累了,便出房门看看。转到厨房想要找吃的,一转身,便看到母亲蹲在垃圾桶旁,一走近才发现,母亲是在剥大蒜。她看到我,笑了笑,说:“我们吃药不行,咱就吃偏方,总会好的。”母亲就说了一句话,可是她说这话的表情、神态、动作,却深深的定格了我的心里。母亲的眼睛不大,但当她望着你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只有她的眼睛在发光,是流淌的春水,是闪烁的繁星。忽的泪目了,母亲从不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衣服缝得像蜈蚣,菜烧得像黑炭,如今,大蒜也被它剥得坑坑洼洼,要不然就是蒜皮还留在上面。我蹲下身子,陪母亲一起剥。母亲和我絮叨:“这次呢给你喝冰糖大蒜,妈妈保证不难喝。”我瞥了一眼冰糖,块块都约莫我半个拳头大小,“冰糖就用这么大的?”我问。“诶呀,咱家不是没小冰糖吗,等会妈妈那个榔头敲敲开来就好了。”我叹了口气,从冰箱里拿出了一包小冰糖,母亲目瞪口呆的看着我。我心中暗叹母亲的迷糊,把冰糖递给了她。
没过多久,母亲便把煮好的冰糖大蒜给端了出来,坐到了我的旁边,一脸期冀地盯着我。我拿起杯子,是温的,怕是母亲已浸入凉水冷却过了。白色透明的颜色,杯底有几片蒜皮在摇晃。凑近一问,是浓重的蒜味。轻尝一口,却是只有冰糖的淡淡的甜味。
喝着冰糖大蒜,心里觉得它亲切却熟悉。忽然懂了,母亲也是这样的人呐,母爱也是这样的味道呀。或许外表不是美丽艳丽的色彩,但是这样淡淡的甜,只有我才尝得到。
母亲,心里的风雨来了,让我躲在你的怀里可好?
【篇四:饮酒其五改写成散文】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当代大诗人陶渊明早早地起了床,提起锄头扛在肩上,向自家田地里走去。
我辛勤地在田里耕作,任凭汗水如同雨水一般滴落在田地里。直到正午,我才回到家中时,夫人早已把饭菜端在桌子上。这时,便是我最开心的时候,虽然只可以品尝那仅有素菜的美食,却也可以品尝那自酿的菊花酒。
下午,当我躺在院门外的椅子上欣赏远处风景时,门外已是车马喧哗、人声鼎沸。但,一个心远地自偏的人,何需理会那杂乱的声音?我看着天上嵌着的几朵白云,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其中,一旁是飞翔的鸟儿,一旁是那缓缓移动的云彩。我的心,仿佛也跟随着云彩随风飘荡。
片刻之后,我来到幽静的菊园中,看着那满园菊花,采摘着那丛菊花,不正是一件惬意之事吗?我捧起一簇菊花,嗅着那一丝淡淡的幽香。无意中,抬头望见了那高耸入云的南山,正巍巍地立于天地之间。
邻居家的年轻人曾经问我:“陶公,为何您身处如此喧闹的环境里,还如此的逍遥自在呢?”如果要问我为什么这样,那只能是因为我选择了避离凡尘俗事。这样,就自然深感幽静深远、逍遥自在。反之,如果终日被凡尘俗事所困惑,又怎会有如此感觉呢?
傍晚,夕阳西下,可我仍然沉浸在菊花的幽香中难以自拔。正当这时,那成群的倦鸟沐着夕阳的余晖,回到南山的怀抱中。而我,依然在怡然自乐中沉醉,沉醉于这幽香的菊;沉醉于这醇香的酒;更沉醉于心灵深处的平静世界……
【篇五:最好的时光】
借时光之手,暖一束花开,借一方晴空,拥一米阳光,宁静的时光,翻动着无言的回忆,让我们感动于那些细碎的渺小,谢谢大家,给了我一段最好的时光。
初夏的午后,连沉默都是懒洋洋的,时间仿佛回去了三年,三年前,我们相识了,那个起点成了美好的开始,点滴过往铺展开来,一幕幕又在眼前。
曾记否,我们扬起的笑脸,曾记否运动会上我们的飒爽英姿,曾记否我们的笔尖沙沙,曾记否……亲爱的同学们,转眼间,我们已经在这间教室里一起学习了三年,从晨光熹微一道到暮色四合,可以静静地不去说话,只听微风吹过耳畔,就看彩云流连乡野,因为遇见你们,才有了那段最好的时光。
还记得,您带病坚持上课,还记得,您一声声的怒吼,还记得,您曾辛苦地批改作业,还记得……那个下午,我鼓起勇气,去找数学老师问问题,因为内向胆怯,致使我紧张万分,思路清晰后,我长吁一口气,正打算回班时,数学老师叫住我:“以后要常来问问题啊!”含笑的眼睛,微抬的嘴角,这下午最灿烂的阳光,成了我心中一处最美的风景线,人声嘈杂中,我坚定地点了点头,“嗯,好!谢谢老师!”因为遇见,才有了那些最好的时光。
不曾忘记,每天的披星戴月,不曾忘记,每天的争分夺秒,不曾忘记,曾经的咬牙坚持,不曾忘记……亲爱的自己,你还好吗?我知道你足够努力,足够优秀,你不经意地闯入我的生活中,却又对我的生活如此了解,而我,以我最好的姿态,在我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最美的你,因为遇见你,才有了我最好的时光。
靠着树干坐下,“头顶满树韶光,树干的枝隙间透着深深的思念,微风袭来,将那段最好的时光带走,温暖那不知名的远方,那段最好的时光,不负吾来不负卿。
微风吹起,倦鸟归巢,我站在这里,回想那段最好的时光,记忆被时光添下了一层黄昏,已最好的我纪念那段最好的时光。
【篇六:母亲】
每个季节都在用它独特的节拍谱写着美丽的旋律,每个生命都在用它无愧的青春创造着精彩的明天,每个母亲都在用她深深的爱滋养着年少轻狂的我们。母爱,总在你一转身的距离等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小时候,母亲用她的巧手把母爱用毛线织成一件件小毛衣,让母爱在每个冰冷的日子里温暖着我们发冷的身躯。上学后,母亲用她美丽的粉唇把担忧化为一声声的叮咛,让母爱每天环绕在我们身边。长大离家后,母亲用她充满爱的心把爱化为默默地等待,等待着倦鸟的归途。
愿满天飘逸的白云把母爱轻轻的托起,为远方迷途的游子指引回家的路!
犹如根把荣耀献给了果实,绿叶把赞美献给了花朵,母亲把青春献给了我们。她赋予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并用她温暖的双手把我们抚养成人。
月光静静的洒在水面上,。任凭流水带它走遍海角天涯。我也认凭我的思念轻轻的浮在白云上,让朵朵白云为我载去给远方的母亲。虽然我不相信有来生之说,但倘若真的有来生,我向浩翰的星空许下诺言:母亲,下辈子我还要找到你,但不是为了继续做你的女儿,而是为了做一个站在你面前的人——为你挡下一切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