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秘密花园读后感】
《秘密花园》中的小主人公叫玛丽,她是一个相貌一般,脾气暴躁,人见人厌的小女孩儿,在一次瘟疫中,他的爸爸妈妈的生命就被夺走了,可怜的玛丽变成了孤儿。接着另一个小主人公迪肯认识玛丽之后做了朋友,玛丽的性格渐渐的开朗起来,颜面慢慢变得漂亮,身体健康也非常好,她喜欢去户外玩儿了,渐渐让我们感到玛丽和之前判若两人。这本书主要让我明白了深厚的友谊的价值,迪肯用自己的友谊打动了对什么事都讨厌,不想去做的玛丽,她打动了身患重病,对生命不抱有任何希望的科林,使他重新燃起了对生命的希望之火,如果,我是玛丽,我会更加厌恶所有的人或事,因为我的母亲也只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并不在乎我是不是存在着,生活在这样恶劣的家庭中,我只会感到孤单寂寞,渐渐的性格孤僻,有谁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不会变成这样呢,玛丽来到秘密花园之后,这里有好几百间房子,可是又有很多件不让人进入的,玛丽听她的仆人告诉她,这里以前有一个被锁住了十多年的秘密花园,因为她的舅舅。因为曾经和他的妻子在这里,妻子坐在树上不小心树枝断了,下面则刚好是玫瑰花丛。她不幸落到了上面,死去了,从此她舅舅不让任何人提起这件事。还把花园锁住,把钥匙埋在土里,不让任何人进入,玛丽听后感到很有趣。从此就踏上了寻找秘密花园路的开始,玛丽在寻找花园的路途中,认识了农夫本。他的知更鸟,和他一起开始找这个神秘的花园。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我也向往拥有和迪肯那样宝贵的友情,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乐趣,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这本书的出现使我明白了友情可以改变一切,甚至是自己的人生之路。
【篇二:雨的呼唤】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
是清明节了,可却未有雨纷纷,有的是阳光明媚、春意阑珊。
照理说,春光灿烂的日子并未有什么不好。正如上到山头,在一大片一大片青绿而饱满的麦群里,疏落而鲜艳的野油菜向着春光,好不自卑地撑着明亮鲜黄的笑脸,阳光、像一大罐打碎了的蜜糖,撒在原野上。
多么明媚的春光!
可祭祖不适合这样明媚的春光。
当一大群人拿着柳枝扫帚和好几朵鲜艳的红纸花,从我身边说说地经过;当路过一个个清冷的坟头,却传来大人与孩子的戏谑声;当清冷灰黑而孤寂的坟上摆满了纸花,纸花反射着阳光的耀眼时。我知道,原来雨,才最适合这个节日。
清明与寒食,两个密不可分的节日。清明扫墓,寒食食寒之食。在古人的描述中,这两个节日,都是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才最有味道,最有气氛——是对生命尊重的气氛。
在江南水乡,约是黄梅时节了,“家家雨”的日子里,偶有一二天晴,令人喜悦。可这一二日的阳光,到错了日子,它该在清明后来的。这也不该怪它,只可惜,算错了日子。
清明已过,那只能期待,在明年的初春,呼唤雨吧。
可雨,也不能太大,它总像个任性的孩子,是喜欢胡闹的。不能让它胡闹。
试想着,在大雨瓢泼的日子里扫墓,托付的是无法释然的沉重,路滑,人重。
在雨中,那系在坟头上的亮花,将被打湿,狼狈不堪;在雨中,那一句句祝愿将堵心头,说不出口;在雨中,扫墓将变得困难,无比的沉默是自然强加给生命的无言。而不是发自内容的对生命敬畏的无言。这并不是我们所想要的。这,也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方式予以清明。
小雨,是最适合它呢。
在小雨如烟如雾的日子里,不必撑伞,几行人默默上山。在祖坟前,几个动作几句交流,流露的将是人们对生命最原始的感恩和敬畏。在如烟如雾中,或许还会发生“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扑朔迷离的故事。那系在坟头的纸花,在细雨中,展现它最真实的美,无须多言,它默默守护那个长眠于此的人的那一丝最后的尊严,这是一份责任。
所以,我们呼唤雨。为我们创造这样的一次敬畏,为我们坚守这样的节日,也是雨的责任呀。
【篇三:难忘的“第一次”】
生命有时很脆弱,但有时也很顽强。纵然天塌地陷世界毁灭,它也不会放弃最后一丝生的希望,它会用顽强的毅力与死神勇敢的拼搏,哪怕用尽最后的余热也要让生命怒放!这也是我亲身经历后才懂得的生命的意义。
闷热正折磨着的一个夏日夜晚,一阵猛然的眩晕令我更加烦躁了。“哦!地震!九寨沟地震了!”爸爸看见手机消息,顿时有些惊恐地喊出了声音。事实如此,无情的地震伸出魔爪瞬间摩平了那个曾经美丽多姿、吸人眼球的九寨沟,山川流水不在,替代的是废墟一片。倾泻的洪水淹没了这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余震如一颗不定时炸弹威胁着灾区的人民。当中国解放军抛开亲人前往一线,当他们挽救素不相识的受灾群众,为了救人而休克晕倒时,这一刻是军人对生命的敬畏;当医生废寝忘食的抢救伤员,当他们在手术台前挽救生命大汗淋漓,当他们在停机坪上焦急等待上空灾民降落时,这一刻是医生对生命的珍视;当政府从各地将物资源源不断运抵灾区,当世界人民为亡灵低头默哀时,这一刻是国家对生命的尊重。
想到那惊心动魄的恐惧,想到那不请自来的威胁,这究竟何时会结束征途?何时会放慢脚步?看到新闻中的一幕幕,我的心如刀绞。我再也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痛哭,但这不代表脆弱。在心灵的颤抖和眼泪的喷涌中,我似乎零距离地感触到生命的渺小、珍贵和厚重。
生命是绵延的山脉,我无法预估它的长度,但可以追求它的沉稳;生命是远行的路途,我无法预估它的长度,但可以追求它的方向。我们就像航行于茫茫大海上孤独的扁舟,但经历了汹涌澎湃的海浪之后,还会迎来灿烂的霞光。
【篇四:永远逝去的灵魂】
她走了,在一个下着阴霾小雨的清晨,走得很匆忙。她的灵魂逝去得很快,似乎并不想在这个世界再多留一刻。
事发现场全都笼罩在一片暗灰色中:天空是灰色的,马路是灰色的,车胎也是灰色的。公共汽车的前灯射出一种惨黄的颜色,围观者聚集在四周,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着什么,似乎在为这名被车胎碾过的少女惋惜、哀叹。雨点从灰色云层上倾泻下来,击打在这名躺在冰冷马路少女的身体上,发现劈劈啪啪的声响。
她是我校初一的一名学生,因为今天清晨去学校不注意……哦,不!准确地说应该是她意外被一辆公共汽车撞倒,还被车胎从身上碾了过去!我一直相信,当时失误的不是她,而是那个肇事司机。
暗红的液体在她周围的马路上占领了一大片范围。那触目的鲜血,使人看得晕忽忽。她脸上写着的表情并不是恐惧,而是遗憾与渴望!她遗憾的是,她不能接着完成她该做的,她不能把书包里的功课学完,她不能与她的好友、亲人们再次聚在一起,她不能继续享受人间的幸福与快乐。她比谁都明白,自己已离开这一切了,永远地。而那份渴望,又是什么呢?那是对生命的追求,对灵魂的挽留,对生命途中美好温暖的向往、憧憬。
她那双洗得发白的校鞋显眼地弃在这个灰暗的世界里。今天是周一,新的开始,而她怎么就这样放弃了呢?虽然我与她素不相识,但是我依然在此表示哀悼,她太不幸了,真的。
她的离开,带给我们的深思是什么?交通安全,这根保险弦带假如放松,那么后果就是血的代价,生命的付出!当今街道车满为患,上街必须带着百分之百的谨慎。如今违反规章制度驾车的司机依然如此之多,真叫人心惊胆寒……司机同志,请留心注意驾驶呀,才能对生命保驾护航。
她走了,在一个下着阴霾小雨的清晨,走得很匆忙。我只希望现在她能过得快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