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明相关作文

【篇一: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有人说:“十年磨一剑”。可是和一群孩子摸爬滚打了十年,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空空的了。原来,这几年,我只注重怎样去教孩子,却忘了适时地补充自己。每每自己感慨:我好像没有时间读书了。只会对孩子说:时间像海绵,挤一挤它还会有。却忘了告诉自己。

读什么呢?随手拿起其他老师桌上的《山东教育》小学版翻了起来。瞧!这不正是我所需要的一本书吗?它没有长长的篇幅,适合我现在的性格。它拥有的是对教育事业的反思和理解,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它汇集了更多精英老师的思想、方法,值得我学习。从此,它成为我的朋友,我从它的身上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一、开阔了我的眼界,提高我的创新能力

臧克家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确实是这样的,多读书,特别是读一些与教育相关的书,就常常会惊叹“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我怎么没想到呢”。在《山东教育》中不但有教育版,还有教学版,不仅有刊物文化还有校园文化。它包含了小学阶段的所有学科,这使得像我这样只接触语文的教师可以观看其他学科的课堂,而这些学科中的许多东西是触类旁通的。

比如,我阅读了《山东教育》2013年第10期中的一篇文章《解暗箱教学策略浅探》,让我豁然开朗。这位老师写的是科学教学中的暗箱策略,但在语文课文中也存在许多类似的暗箱,那怎样引导学生明确教材中的暗箱在哪儿,怎样寻找正确的突破口揭开它,这位老师的做法值得我学习。我把他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所以经常去读这些方面的书,在教学实践中思路会更宽,更具有创新性,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

二、引领我更深入地钻研教材

新课标施行后,刚开始教学时,对新的教材不会分析或者分析地很浅,不会自己深入研究。有一次我拜读了《山东教育》有关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党照虎的有关文章,让我茅塞顿开。在文中他多次提到:“教材解读要得法,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党老师对解读教材有自己的“一二三解读法“。即:把握住”一放一收“,掌握两种读书方法,做到三个“乐于”。在后来的备课中,对于教材分析,我试着运用党老师的方法,发现自己对教材的分析慢慢地能准确定位了。是呀,多读一些教育类书籍,依靠深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这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分析教材是很有帮助的。有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做基础,我们慢慢就会明白为什么课本上这样设计,为什么又要那样处理,遵循的是什么教育规律等等,知道了这些,在教学时就能更好的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也就有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改变和重组。教材研究透了,相信课堂质量肯定会提高。

三、促进自己多关注课堂细节

在阅读《山东教育》教学版中一些优秀教师对某一课的课堂实录时,自己就会反思,自己当初上这一课时的做法,把自己的课堂实录和别人的对比,觉得自己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或者有些地方自己的处理方法会比别人更恰当一些。通过反思、对比,使自己更关注课堂的细节。

比如说:课堂上对学困生的关爱够不够了,上课过程中有没有关注全体学生了,某些方面有没有让学生养成习惯了,是不是忽视了一些教学中重要的隐性问题了等等。而当你关注这些细节后,自己的课堂将更加精彩。

伟大的教育家孟德斯鸠曾说过:“至乐莫如读书” ,就让我们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来好好读点书,边读边思,与思考结伴,为自己的成长之路打下扎实的基础吧!

潍城区南关街办武家小学 王萍萍

【篇二:理想之花】

我们从天真幼稚到成熟懂事,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奋斗历练了我们。而奋斗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我们的理想。

小时候,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幼稚的问题,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些幻想代表着我们对未来向往、憧憬与美好的祝愿。渐渐地,理想的种子在我的大海中悄悄地萌发,它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强大,似乎想冲破一切的束缚。终于有一天,它冲开阻挡它所有的困难,成就一片辉煌。它曾经气馁过,也失败过,但从没有低头,从没有认输。

我们也如这理想的嫩芽,从未想过让它发光,甚至如何发光。让我们迈着稳健地步伐,向着理想的大门走去。无论谁都希望为自己的人生,谱写一首壮丽的理想诗篇。

小时候,我的梦想是拥有许多好吃的,还有好看的花衣服。现在看来,才觉得我儿时是多么的天真。

长大后,才渐渐地明白:小时候的我是那么的天真,那么的幼稚。而长大后的我想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教育家。我也希望成为一名谆谆善诱的老师,让所有的学生成为祖国的栋梁。更希望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一生,挽救更多的生命……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这句谚语,也是在教育我们要读书,读书不仅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而且能够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大家要用心读书,只有这样,我们的理想之花才能早日绽放。

的确,每个人都有理想,但要让这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主要还是自己。在失败中振作,在是失败中奋发,在失败中成长,这就是我们的精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只要踏踏实实地努力,一定会使自己的理想成真!

让我们为我们的理想之花灿烂地绽放而奋斗吧!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