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镇大换装】
放寒假了,妈妈开车带着我们回老家过春节。
老家的路已经从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泊油路。不远处,原来又臭又脏的黑水沟已经变成了热闹非凡的水上游乐场。我正盯着摩天轮看得出神,突然一个大家伙映入我的眼帘,噢,原来是新建的一个大酒店,想到过去,那里还是一片矮小破旧的平房。我们的车在路上行驶,仿佛走进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哎呀,好像开错路了”,只听妈妈惊呼到。原来,这里正在新建一座高铁站,看来今天要绕路了。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到了奶奶家的小镇。天啊,小镇的变化可真大呀!路边上火树银花,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才过了几年,时间就像一位魔法师,把以前矮小的平房变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像万达,吾悦这样的大商场也被魔法师变了出来。
我们到了奶奶住的小区,奶奶正在门前笑眯眯地迎接着我们。“奶奶,你住进大楼房了呀”,我兴奋地说道。奶奶自豪地说:“是啊,要不是国家投资棚户区改造,我和爷爷还要一直挤在那又脏又乱的小平房里”。奶奶房间里也大换装,空调、暖气、都悄悄搬进了屋里,就连液晶电视也过来代替旧电视上班了。不仅如此,那些大城市常用的网购、外卖、共享单车也在小镇上流行起来。这不,今天晚上,奶奶就在网上点了外卖。哇,有帝王蟹,还有几只巨大的龙虾,这些食品我本以为只能在靠近海边的城市才能吃得到,现在不用出门就能吃到天南地北的美味佳肴。
夜晚,月亮缓缓升上夜空,照着这美丽的小镇,也照着熟睡的我们,幸福地笑了。
【篇二:幸福在哪里】
有俩兄弟从小向往幸福的生活,所以相约长大后要各自寻找幸福的生活。
弟弟听说大城市里的生活幸福,可以住着宽大舒适的房子,吃到最好吃的东西,不顾哥哥的劝阻,跟着同村的人一起去到大城市寻找自己的幸福。
刚到城市,看到高楼大厦,灯红酒绿,好不逍遥自在,他也以为在这里可以得到真正的幸福,很是开心。可后来的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一切都不尽人意,他住的是棚户区的危房,吃的也是路边摊的垃圾食品,还每天都在工地上打工,穿的衣服脏了没人洗就随便晾起来,生活质量脏乱差。但是,这是在大城市生存的必要条件,不然,就只有要饭!
过了几年,弟弟从外地打工回来,带着仅有的一小笔工资回来,这就是他从大城市带回来的幸福,他想向哥哥哭诉,却发现哥哥悠闲自在地在自己耕种的菜园里漫步,一边看着蔬菜的长势如何,特别轻松快活,跑过去,还没等弟弟开口,哥哥就说:”怎么样?找到幸福了没?“弟弟含着泪说:”别提了,哪还有什么幸福,我完全是去受苦的,整天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连顿饱饭都没吃过。”哥哥笑了,”这不都是你自己选的,不能怪别人吧!”
“哥,你咋样,你幸福吗?”
“我现在可幸福了,每天打理打理菜园,喝喝小茶,也没什么困扰,日子过得也算舒坦。”
弟弟很不解:这样的生活也没什么特别的啊。
哥哥又开口了:“人还是要踏踏实实,本本分分,这样生活自然就幸福了。告诉你一个道理,愚笨的人到远处去寻找幸福,聪明的人就在自己的脚下耕耘幸福。”
【篇三:社会生活】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灯;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包经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们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能用这些冰冷的词汇他们,我多想叫他们土里土气的小乳名,拉起彼此的双手,走近那城市的尽头的生活……。
他们应该生活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过着他们多姿多彩的童年,可现却为了维持生计跟随的父母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习惯了家里的青山绿水,第一次触碰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在别扭异样的眼光中过那几十米长满是车的马路,用细小稚嫩的手捐算几十层的高楼。繁华的社会文明却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但却,在他们心中烙下了永远的痕迹。
背着书包,小心翼翼的融入城市的生活,却不显得格格不入。可是却在“城市人”的眼光中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也还是个孩子,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却因为种种,承受着同龄人不懂得负担。
放学回家,他们要在父母回来之前做好简单地饭菜,午夜被热醒或被冷醒抬头却没有家里的星夜空上皎洁的明夜,和满天的星空,而是一眼望不到边迹的城市夜生活,悄悄许下心愿,希望在城市的每一天都可以过得安稳。
他们也许会因为交不起房租和水电费被驱赶,从而体会自己父母的不容易。用自己稚嫩的双手去拾起别人喝水扔掉的矿泉水瓶,他们不向人乞讨,不需要施舍,他们活得很辛苦,他们活得有尊严、有骨气,因为他们靠的是自己。
他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可能付出了千万份汗水我们才瞥见了那一滴汗珠,但他们用他们的行动告诉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他们的职业、他们的身份、他们不自卑、他们不后退,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片天。
城市的尽头,住着这样一群的他们,你肯定见过,但也许叫不出名字,也记不清他们的长相,但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对他们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