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酒相关作文

【篇一:酒香】

秋风瑟瑟,我们来到枝江酒厂参观。

伴着一路的欢声笑语,不知不觉中,大家已经来到了酒厂大门。一下车,我立刻被它那种不知名的气势所打动。大门左右两侧的柱子上挂了许多奖项。正上方高挂着“百年枝江”四个大字,下面则是“中华老字号”一行小字。我们随着一位大姐姐走进去。大堂正中央放置着一个有人高的古代盛酒器具,金黄色的,下面写着“诚信天下”四字,我想,这就是枝江酒厂的诚信准则吧。

说到酒,就不得不提起酒杯。酒厂里置放了各种各样不同年代的酒杯。有的小巧玲珑,看着轻便,十分好用;有的看起来笨重,很大,但上面每一处细节都没有马虎;还有的奇形怪状,像龙的,像天鹅的……这些酒杯不正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吗?

让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关庙山”的模型。一个个勤劳工作的泥人,向我们展示了制酒酿酒的过程。这边三个人在一个池子里打些什么,那边几个人背着一些什么,又似乎在窃窃私语。

我最喜欢的,不是各式各样的酒杯,也不是关庙山的模型,而是枝江酒厂的酒香。一进酒厂,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酒香,在空气中若有若无。随着我们慢慢进入酒厂,这种幽幽的酒香也越来越浓。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这么浓的酒香,让人闻闻也要醉了。走进造酒的地方浓浓酒香扑面而来,我们所有人都使劲吸着这酒香,生怕错过每一刻的享受。这酒香醇厚,柔和,闻一闻便知道是好酒。

枝江酒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日我一定再观一观着酒厂,品一品这酒香!

【篇二:走近孔子】

2018年9月16日上午黑芝麻胡同小学五年级六班在班主任王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五六班家教协会组织的五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的传统文化学习课程——走近孔子。

早上九点我们的班八个同学在孔庙门前集合,译午妈妈从孔庙先师门的建筑格局开始给我们讲孔庙的建筑,通过讲解我知道了孔庙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这三个朝代都曾经整修过孔庙,也都留下了各个朝代不同的建筑特点。元朝的黄色、清朝的绿色等。

从先师门进入孔庙后我们看到了孔子像,孔子是至圣先师,是我们尊奉了多年的儒家创始人。随后老师带我们从大成门进入孔庙,开始了我们寻找字根的孔庙之旅。我们两两一组,每组都有两个选答题,十二个必答题,而且每组的都不一样,在孔庙里寻找问题牌上字根代表的物品。这些字根有的在以前的课堂上王老师和译午妈妈给我们讲解过,我们暗暗得意起来,凭着以前的知识我和静雯开始寻找起来。很快我们便找到了两个大家都认为很难找到的字根,一个念鼓,一个念甬。我们两人拿着答题牌跟实物一起拍了照片。看这张照片上我们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我们本以为下面的都很好找了,可是寻找起来却并不容易,我们东寻西找一番后还是有几个找不到,也认不出的字根,这时我和婧雯就围在王老师身边,缠着王老师剧透给我们,经过王老师的指点我知道了以前盛酒的器皿叫“酉”,编钟叫“声”通过王老师的介绍完成了全部的必答题牌,好有成就感!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习了字根而且还知道了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希望这学期能多跟随王老师和译午妈妈走近孔子,了解孔子。

我深深记住了孔子是老二叫仲尼,身高一米九多比我爸爸还高很多,不过没有我们体育老师高,我们体育老师身高两米零六,孔子你还需要加油长个子哦……

【篇三:石榴物语】

“几株石榴红影乱”,淡暖的阳光透过微斜的枝桠投射于眼前摊开的诗集仿佛又将我带回了童年浓郁的石榴香深处。

一张躺椅,慢慢摇。五月的和风轻磨耳根。微凉的阳光透过睫毛径直洒入瞳孔,褐瞳骤缩,我揉揉眼,伸个懒腰,抬眼正对上满树石榴花红。小茄形的花蒂紧拢,似打过蜡般光滑的红玛瑙,精雕细琢过的几缕炎阳的暖黄投射于上,竟忽的被反射出彩虹的光芒。花瓣在高傲地盛放,如一顶顶橙色的小喇叭,向人们宣告它们的美丽。清香四溢,满院芬芳。童年的石榴香是极美的味道。

可那是从前了,后来我长大了,外出求学,不得已告别了那棵石榴树,诉不尽的离愁别绪,我久伫树下,默默不言。可是我和它都明白,花有重开日,我们定有再见时。

在城市中的那几年,我吃过各种精致包装的石榴,百亩石榴园里的千株石榴树,却没有一个,让我有过颤动的感觉。后来,一直在家乡照顾石榴树的姥姥,也因为身体原因搬来与我们一起住,无人照顾的它,更加深了我心中的惦念。

它孤身守家,不知风雨奈它何?种种念想使我辗转反侧,石榴树的样子常在夜深人静时悄悄走入梦中。

来年秋天,我终于忍不住买了回乡的车票,迫切地想要看上它一眼,哪怕就一眼。朱门轻启,久无人住的院落里落叶遍地,窗棂里塞满木头碎屑和灰尘,几朵似干未干的石榴花清香仍未散,带领我的视线投向——久违的它,朝思暮想的它。小窗前树偃苍龙,饱满剔透的石榴果似盛酒的金罍,通红满树,露出一口的皓齿。它在笑你呢,怎小觑我的生命力?风雨又能奈我何?仿佛为了等待这一刻的到来,无人照顾的它,风雨的洗礼最终造就的是生命的顽强!那枝头的石榴果,仿佛是它兑现的约定,再见时的甘甜,却又多了另一层朦胧的感觉,清香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细细咀嚼,唇齿留香,两行清泪流了下来。

终于找回了当年颤动的感觉,石榴树上俨然笑颜如花——是生命不止的讯号。

【篇四:心底的醇香】

仿佛能撕裂天际的北风呼呼地刮着,大地沉浸在一片寒冷之中。然而,这寒风未能刮走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心中按捺不住的欢喜,在这暗梅飘香的十二月,我们一起去寻找那浓郁的酒香。

伴随着校车一声久久的鸣笛,我们兴致勃勃地下了车。顿感一股浓厚,醇香的气味扑面而来。有的同学禁不住一直吸,仿佛要把肺填满;有的同学则到处走来走去,好像要找一个酒香气最浓的地方;有的同学还边吸边记下这一刻的感受;一些爱品酒的老师则称赞不已:“这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啊!”这时,刘主任高喊:“请全体同学到厂里参观。”同学们便列队依次进入。“呵!”我不由得惊出一声。只见一个巨大的金鼎酒杯矗立在大厅中央金色的反射光照亮了大厅里的每个角落。接着,指导老师带着我们来到内厅。放眼望去,各式各样的古代盛酒器皿摆在玻璃展示台上,青铜制的、玉制的、瓷制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每一件展品,我也看得眼花撩乱。“哇!好漂亮”不知谁喊了一声,同学们立刻跑过去观看,那是一盏春秋时期青铜制的酒杯,它的杯身上刻了许多精美,端庄的花纹,由于时间的变迁,它的颜色泛青,但还是很有韵味。然后,我又仔细观察了“宴乐铜壶”“鸟纹爵”等珍贵藏品。这时,我仿佛看到李白举起酒杯吟诗作对的场景。

时间不知不觉就已流逝了许多,同学们的心却久久不能平息,转瞬间,整个大厅已经参观完了。又伴随着校车的一声鸣笛,同学们踏上了回归的旅程,但我相信,那浓纯的酒香和中国博大精深的酿造工艺已经被同学们铭记在心间。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