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丝相关作文

【篇一:苏州的美食】

【苏式生煎】

新五年级 吴悠

如果来苏州的大街小巷游玩,你会看到大多数的店铺都是小吃店。要说苏州的特色食品中我最爱哪样,那一定就是苏式生煎啦!

苏式生煎有着小巧玲珑的身体,白胖地端坐着,顶上几粒青色的小葱,看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吃起来更是让人心满意足。吃生煎一定要先咬一小口,一定要是一小口。如果是刚出炉的生煎一定会非常烫嘴,先咬一小口,向里面吹吹气,然后吸上一大口,把里面美味的汤汁都吸光,接着你就可以开始大口吃里面的肉馅和外面又香又脆的皮了。

我第一次吃生煎时,感觉我的灵魂都飞了,我的眉毛在不住往上挑。“吸溜吸溜”地喝着汤汁,里面饱满的肉加上外面的脆皮,简直是人间美味!

希望大家多来尝尝我们苏州的美食,享受人间的美味!

【软糖】

新五年级 张家歆

小孩子最喜欢偷偷带到学校里和大家分享的大概就是软糖了。

我特意买了emoji表情的模具和量杯。(如果你也有的话,可以跟着下面做哦~)

先在碗里倒入樱桃汁30g,加入藕粉20g ,还有白砂糖10g,均匀搅拌,直到呈淡淡面糊状就可以停止步骤一了。

做到这儿,就已经有香气飘进鼻子里了。

然后用滴管把刚才做的滴入模具,放入锅里蒸15分钟, 最后放进冰箱冻1-2小时取出,一个个Q弹美味的软糖就做好啦!淡粉色的emoji好可爱。

妈妈尝了尝,觉得太甜,不合她的胃口。哥哥咬下软糖的一角,慢慢咀嚼着,称赞樱桃味又香又甜。我也迫不及待吃了一口,这味道真不比外面买的差,而且健康。吃完,浑身都渗进了甜味,软糯的口感一直在口齿间回荡着。

【响鳝汤面】

新五年级 黄融

我住在苏州,苏州人都比较喜欢吃汤面。

我最爱的面是响鳝汤面。它分一碗菜和一碗汤面,把莱浇在面上就可以吃了,苏州人叫这菜为“浇头”。作为一名资深美食家,我吃了这么多次,当然研究过它的做法了。

首先把黄鳝去骨变成鳝贝,再切成鳝丝。把鳝丝爆炒,先把葱、姜、蒜下锅炒,再把鳝丝放进去,炒到八分熟,加入糖、酱油,再加少许的蚝油翻炒,大火收汁即可。用苏州传统做面方法,把面盛入碗中加汤即可。再把浇头和面端上桌,响鳝汤面就做好了。

该来说一说它的味道了。鳝丝按照苏州人的口味比较甜,但放到面上就不觉得了。夹一些鳝丝,再来几口 面,这味道让我觉得都要升天为仙了!三餐吃它都不会腻啊!它的味道真美,闻起来芳香四溢。如果外地人吃了它,也一定会爱死它的!

哎呀!不说了,我要去让妈妈给我做面吃了,我的肚子已经叫了好久了!

【糖粥】

新五年级 江梦熙

在我的家乡苏州,如果你在小巷里散步,不时会闻到一股淡淡的桂花的清香和甜糯米混合的香味,这就是——糖粥。

小巷里不时会传来几声吴侬软语的叫卖声:“卖糖粥了,要不要买糖粥哦!”路人听到了,都会上前去买几碗,我也常忍不住走上前去,买上一碗。

大家都津津有味地尝了起来。糖粥刚入嘴的时候,会有一股浓浓的桂花香涌进嘴里,雪白的小圆子入口即化,深紫色的赤豆又软又酥,这真是人间的美味啊!

大家买到了之后,都眯着眼睛用心品尝起来,对这碗糖粥赞不绝口,竖起大拇指连连说:“好吃!好吃!”许多人会不过瘾,再买上一碗。

苏州的小吃各种各样,每一样都能让大家口水直流。

【豆腐羹】

新五年级 王烨

豆腐羹是我奶奶的拿手好菜。可以肯定,这是我奶奶自创的,可以说是独门秘籍了。

做豆腐羹得选择老豆腐,在锅中煮不易烂。接着需要紫菜和淀粉这两样食材,另外还可以加上点虾米提提鲜。具体的制作过程我不知道,但做出来的豆腐羹绝对令你难以忘却。

豆腐羹表面为用淀粉调成的糊状,闻起来有点紫菜的清香;豆腐用勺捞出来会有糊状物,这样一口咬下去,因为汤汁浓缩了,就掩盖住了豆腐自身的腥味,十分好吃!豆腐羹最最主要的还是汤。汤中有紫菜的清香,还有虾米的鲜味,不需放其他任何调料,只需放半勺盐,就足够让人鲜掉眉毛了。

当时,奶奶镇上的邻居们每当闻到豆腐羹的味道,都会端一只小碗,挤在奶奶家门口。奶奶便抱着锅,舀给每人一勺。有的娃娃喝完一碗,还要一碗,可早已经没有了,只能期待着下一次奶奶煮。直到现在,我次每回奶奶家,都要喝一大碗豆腐羹。

【松鼠鳜鱼】

新五年级 樊安欣

松鼠鳜鱼是苏州有名的美食之一。

松鼠鳜鱼色泽红润,好似晚霞的余晖。鱼头高高仰起,切片的鱼肉就像松鼠蓬松的尾巴。

夹下一片鱼肉,鱼肉因油炸而变得松脆,加上酸甜的蕃茄酱,和豌豆、玉米、虾仁一起吃,美味无比、回味无穷。

来苏州游玩的人,即使胃口不好的人,一见这艳丽的颜色,都会胃口大开。

松鼠鳜鱼的酸甜口味,至今令我难忘。

【焖肉面】

新五年级 程妤涵

从小我就爱吃面,我吃面又只吃面中极品——焖肉面。

熏一块肉。用精白面粉加鸡蛋白加工混合成龙须面。红汤同样讲究,要用老鸭、嫩鸡、鲜肉蹄膀等花上三四个小时慢慢熬成,再加上枸杞、菊花等清火。

材料准备好了,接下来要让面焯水,30秒,紧下快捞,装碗盖浇头,整个过程要一气呵成,马虎不得。

小小一碗面,有多少的用心。我早已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面一上,我立刻“哧溜哧溜”起来。不到半分钟,一碗见底了!

【舌尖上的美食】

新五年级 黄俊宇

一看到题目,顾名思义,是我们吃货的爱好。接下来,上菜!

小笼包,是大家常见的美食。一上菜,还冒着气,轻轻用筷子戳一下,它那小皮一破,鲜嫩的汁水流了出来。咬一口,那吸满了汤汁的肉馅鲜美无比,吃上三两个,三春不忘。

下一道菜,松鼠鳜鱼。它是苏州美味的特产。在新鲜的鱼上,淋浇上番茄酱等,放在桌中,格外耀眼。吃一块,鱼皮的酥脆、鱼肉的新鲜,加上酸甜的酱,格外可口,常让我忘了餐桌礼仪,一连夹上十几筷子。

大家如果还要点菜,记得给我写下菜谱!

【罗宋汤】

新五年级 孙莘韵

在我们家冬天有一道汤,叫罗宋汤。我先给你们说说里面有什么吧!

罗宋汤里有番茄、土豆、白菜、牛肉。如果酸甜味道不够,还可以加些番茄酱增味。

首先,把水倒入锅内,随后依次加入牛肉、白菜、番茄、土豆。蔬菜要晚加,特别是土豆,一定要最后放,不然会酥掉,一锅汤就成了糊糊。番茄酱只需一小勺,盐、味精则到快煮好时加入。

煮完后,往锅里一瞧,几乎全部都是红色的,“咕嘟咕嘟”泛着泡,香气扑鼻。尝一口,酸酸甜甜,回味无穷。每次外婆烧罗宋汤时,我都用鼻子闻啊闻,看电视都心不在焉了呢。

到吃饭的时候,只要有罗宋汤在,我就一定会吃得很快,再喝上两碗罗宋汤,那叫一个饱呀!

你馋不馋呀?

【篇二:古镇味道】

经常看到一些老照片,就像播放老底子的电影,一张一张翻开人们的记忆。漫步晨雾中古朴的石板路,向运河边走去,仿佛拨开层层面纱,它在那里,静静地展映着无声的老电影,讲述它的千年故事。

我的家乡塘栖,便在运河边,一个远离喧嚣的小镇。这里过去的岁月是黑白色,就像渲染的水墨画,自有它的韵味,只有真正欣赏它的人才能看懂吧。曾看到一张微黄的相片,用鲜明的黑和白记录下了人们在运河中正在游泳比赛的盛况,河的两岸挤满了观看的群众,想必那时运河边是多么繁盛。

当影片由黑白到彩色,无声到有声,中间的历程曾使运河边的小镇走过兴与衰。或许有再多的变化,可都改变不了属于它的故事,那是老一辈留下来的。从小对美食有着深厚的依恋,家住江南运河畔,自然有着让人难以忘怀的味道。虽说塘栖名菜数量不多,但只只名菜都叫得响。家里长辈总是叮嘱:“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一些美味也许一年才能尝到几次真正老底子的味道,回味起来便是无尽的遐想。过去还有句俗谚语“一样米养活百样人,一样菜难和百人味”,可见塘栖人对菜肴的讲究。

小镇虽小,可因水而兴,乾隆皇帝几次下江南都经行此地,要让皇帝满足,自然少不了美食。“细沙羊尾”以复杂的制作过程和酥软的口感出名,炸至色泽金黄与白糖相配,而烂糊鳝丝这个名字不起眼,可放入红黄绿三丝,色泽鲜亮,一旦入口便有鳝丝的鲜味在舌尖散开,受到皇帝的喜爱。“粢毛肉圆”是小孩子的最爱,鲜肉与糯米的结合使肉圆香而不腻,个头不大,因模样似小圆球,所以每到请客人时总会端上笼,孩子们吃的都把糯米粒粘在了胖嘟嘟的笑脸上。儿时学做肉圆,纯粹是好玩儿,几个玩伴把肉茸搓成乒乓球大小的圆子,便像杂耍一样把肉圆从左手抛向右手,再抛回左手,一片欢声笑语,仿佛做的肉圆里都有我们的笑声。本应逐个把肉圆放在盛有糯米的筛子里滚动,使之表面裹上一层银白装,可到我们手中便是把手臂高高抬起,“啾”的一声掉入糯米的海洋,摔得变了个样,哪里还能蒸得出小球般的形状,只能羡慕大人们蒸出饱满的肉圆,上头的糯米形如珍珠,粒粒竖起的“肉圆精品”。这也难怪乾隆皇帝喜爱上了这道菜,不过要不是这个挑剔的食客,也许厨师们永远想不到这道菜,永远没有肉圆掉入糯米中的意外。

清朝韩应潮作诗《栖溪风味十二咏》中,对“烘青豆”有过这样描绘:莫笑冬烘老圃俦,豆棚早屑话深秋。匀园剥出纤纤手,新嫩淘来瑟瑟流。活火焙干青玉脆,盈瓶赠到绿珠投。堆盘正好消寒夜,细嚼诗情一种幽。”烘青豆又被称为咸茶,每逢毛豆上市,家家户户都将毛豆剥出后加盐水煮,再放入碳火上烘烤再配上香干丁,橙子皮,野芝麻等等,便可用来泡茶。

运河孕育着这座古镇,它在放映着属于它的照片,不管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都是属于它的色彩,都有它背后的故事,哪怕是一道微不足道的美食,都是人们从它的身上汲取了灵感。

塘栖,这座因水而兴的小镇,见证着大运河的点滴历史。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