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端午时节话香囊,我来医院认中药】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可是,有多少人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呢?又有多少人知道端午节的习俗呢?如果你还不知道,那就跟我一起走进萧山中医院的活动现场吧!
“端午时节话香囊”是萧山日报主办的一场小记者活动,在活动中,中医院的吴医师告诉我们,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设定的活动,也有少数人认为是纪念别的大夫而设定的,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比如:赛龙舟,吃粽子,系五彩线,佩香囊,喝雄黄酒等等,很高兴的是,在活动中吴医师用她的耐心教我们认识了香囊中的中药,还用分组比赛的方式让我们辨别中药。
香囊中的中药主要有:佩兰,苍术,藿香,薄荷,白芷。吴医师一边讲解这些中药的功效和特性,一边给我们展示相应中药的图片,还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香囊的小故事,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香囊在古代那么被重视,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佩戴它的原因了,香囊可以除臭,驱蚊虫,治病,醒神通窍,可以当礼品送人,还可以当做装饰品等。我正好奇的时候,医师又让我们到讲台上去仔细观察那些香囊里的中药,刚尝到薄荷,一股清凉的味道瞬间钻进我的肺腑,这不愧是真的薄荷啊,比我平时吃的薄荷糖还要清凉!白芷样子长得很像甘草片,不过中间特别白。大家观察完中药后,一场紧张而又好玩的挑战赛开始了,比赛时间20秒,比哪一组五味中药全部认识的人多,哪一组就获胜了。有的同学看着眼前的中药默默发呆,有的人胸有成竹,有的人犹豫不决,还有的人因为粗心大意导致比赛失败,比如我,刚开始自信满满地把三味中药对号入座,剩下的两味中药,却因为自己的骄傲把药品的名称放反了,因此被老师宣布“失败”。我不得不告诉自己:以后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仔细,不要骄傲啦!
真是一次有意义的端午活动,不仅让我了解的端午的来历和习俗,还让我认识了做香囊的中药材,以后我再见到它们,一定不会认错了。
【篇二:我家的老电器】
说起我家,就会想起我家那些老电器,十几年如一日地为我们家默默的工作,电饭煲、冰箱、煤气灶,而我最熟悉的,就是那台老冰箱了。
这冰箱啊,别看它只是黄澄澄的长方体,上面放了很多东西呢!罐装的甘草片、盒装的红酒、保鲜袋、装着绿豆的保鲜盒。冰箱门上贴着带磁力的明信片,如大连星海公园以及一些具有大连特色景点的卡片,还有奥运福娃的贴纸,他们装点着单调的冰箱,让它看起来更显眼,不那么普通。
这台老冰箱至少有十三年的历史了,在我记忆之中,我家的家电有些换新了,电视、吸油烟机被换成新的,连沙发都未幸免。只有小部分老电器被我们最后淘汰。但始终保留了这台冰箱,之前我总认为我们家的冰箱既小,装不下什么东西,用得久了还有一些令人难受的异味。从电视上看到的大冰箱倒挺好的,功能俱全,没有异味,也不用考虑东西装不下的烦恼。
而现在我的观点不同了,经过一些的思考,我认为冰箱可以不换,原因是冰箱不大也没关系,只要把一些必须冷冻的放进去就行,暂时不用的也可以放外面;冰箱有异味只要把东西用保鲜盒分隔开来放就行了,这样就不会有太大异味。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已经习惯了,我什么东西都不舍得丢,也不想换掉熟悉的、换来陌生的;如果我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熟悉的冰箱而是别的,那我会觉得很别扭,而且用着也不习惯、甚至是不会用,这我们需要花时间来慢慢习惯。
其实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家具就是那台冰箱了。我天真的以为冰箱是有魔力的。放什么进去都会变得冰冰凉凉的,还会不断地向外冒冷气,里面总会有我爱吃的冰激凌、爱喝的酸奶,把常温水放进去一会儿就会变冰水,还可以变成冰块。有一次,天气燥热。我热的快要中暑了,浑身透着热气。我从冰箱里拿出冰块敷脸,哇!舒爽的凉气直达全身,让人仿佛置身海边,凉爽的海风吹过脸庞。这一切功归于冰箱,如不是它的及时相救我已经中暑了,我更加喜爱这台充满“魔力”的冰箱了。
你家也有这样的一台冰箱吗?如果有,你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