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埋藏在心里的泪水】
每个人对自己的末来都充满了幻想及渴望,然而,自从我的妈妈结婚以来,这一点点的幻想就破灭了,从我记事起,似乎妈妈总是生活在一个痛苦的深渊里,有时,我对妈妈充满了同情,也对我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在我的记忆里,妈妈总是那么劳累,那么艰辛。
在我家里,父亲是一个自幼体弱多病的人,自从家里开了磨坊以后,生意很火,但是,父亲的体质却一天不如一天,整天靠药支撑体质,我一直有这样一个印象,只要父亲几天连着十分劳累,几夜睡不好觉,那么,第二天早晨起来后,父亲就会失去劳动力,再也不愿意去磨房磨面了。这养家糊口的任务也就落在了妈妈的肩上,妈妈不但白天要早起去磨面,而且还得为我们做饭,真是太辛苦太劳累了。有时,父亲生病后便会脾气很大,只要有人稍不顺他的心愿,就要被臭骂一顿,妈妈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妈妈整天不光要挣钱,晚上还得照顾我们,并且还要受父亲的责怪,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面对这样怪异的气氛,我也只能在一边忍气吞声,默默地流泪。这样的场境不知反反复复上演了多少回,我的心都要碎了。
每当父亲责骂完妈妈后,妈妈总是偷偷地哭,有时哭得眼睛都红肿了,而我只能给予妈妈一点安慰,并不能帮助她,妈妈的苦有谁知道,妈妈的泪有谁了解,我满怀痛楚地回忆着,想着……
几乎每年在磨房繁忙的时候,父亲都要生这样令人奇怪的病,一场令人害怕,令人心惊胆颤的病,使我们整个家不得安宁。
这样的“悲剧”无时不在重演着,然而因为我的长大我的懂事父亲的年老,这样的悲剧在日益减少,妈妈的伤痛似乎减少了一些。
别看妈妈表面看很坚强,没有忧愁,然而我却理解母亲内心深处的那一份痛苦。现今,也只有我们是妈妈的希望,是妈妈的未来。
埋藏在妈妈内心的痛太深了,只有以我们的努力来使母亲快乐,来减少母亲的痛苦。
【篇二:《小马过河》读后感】
【《小马过河》读后感】
《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有一天,小马帮老马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小马飞快地往磨坊跑去,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询问了老牛,老牛说水浅,松鼠却说水深。最后,小马只好回家问妈妈,听了妈妈的话,小马亲自去试了试,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小心地蹚到了对岸。
读了这篇课文,我最喜欢老马,因为她不仅教会了小马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动脑筋,去尝试,她还教会了小马一个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在生活中也有过这种情况,比如暑假,我学游泳时,看着游泳池的水很深,不敢往下跳,我怕一跳下去就会喝上满满的一口水。当轮到的时候,教练亲切地说:“你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水是深还是浅,你不去尝试,就体会不到游泳的乐趣,闭上眼,勇敢跳下去。”我听了教练的话,我鼓起勇气,深吸一口气,跳了下去。原来,水真的不深。(事例)
我最不喜欢松鼠,因为小马没有问她,她还打乱了小马的思维,松鼠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站在小马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不过,她也有一个优点,是热心地提醒小马,看到别人有困难,不能坐视不管。
我明白了,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去思考,去尝试。我们就要和小马一样,在不断尝试,勇于尝试中成长,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地去做,就如一句名言“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高怡冉)
【《小马过河》读后感】
《小马过河》这个故事讲了:小马要驼麦子到磨坊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于是,小马问老牛,老牛说水很浅。小马又问松鼠,松鼠却说水很深。小马不知道怎么办,回家去问妈妈,妈妈告诉小马,要学会自己动脑筋,才能知道河水是深还是浅。后来小马跑向河边,勇敢地过了河。
在这个故事里,我最喜欢小马,因为他敢于思考,敢于分析,敢于尝试,同时,它让我联想到了一件事。为了奖励我的表现,妈妈买了一个大榴莲,榴莲的壳刺刺的,颜色金灿灿的,还时不时飘来恶臭味,非常难闻。我疑惑:榴莲这么臭,到底是什么味呢?所以,我就让爸爸妈妈先尝。妈妈兴奋地说:“榴莲可真甜啊!”爸爸却皱着眉头说:“哎呀,又丑又难吃。”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妈妈笑了笑说:“你要试一试,才能知道榴莲的味道如何。”我鼓起勇气掰了一块,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竟然非常好吃,还带着一丝丝甜味和香味。(事例)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后碰到困难,我一定要多多思考,多多尝试。
(梁世涛)
【《小马过河》读后感】
《小马过河》讲述的是一匹勤劳的小马驮着麦子过河去磨坊的故事。在河边,牛伯伯告诉它,水很浅,能蹚过去,但是松鼠却告诉它,水很深,会淹死的!小马不知道该听谁的,只能回家问妈妈,在妈妈的鼓励下勇敢的下河试了试,顺利地蹚到了河对岸。
故事里,我最喜欢老马,因为老马既没有批评小马,又没有直接告诉小马水的深度,而是鼓励小马自己动脑筋,自己去尝试。就像我小时候偏食,从来不肯吃蔬菜,因为蔬菜看上去就不美味。但是,爸妈从来不强迫我吃,而是让我自己吃吃看,我尝过之后发现有些蔬菜瓜果也是很美味的,并慢慢改正自己的偏食。(事例)
故事里,我最不喜欢松鼠,因为它自己不行,就觉得别人也不行,本来想帮忙,结果帮了倒忙。
看了《小马过河》这个故事,我明白了遇到事情,不能光问别人,要自己动脑筋,自己去试试,只有自己亲身尝试了,才知道事情真正的难易。
(姚永源)
【《小马过河》读后感】
《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老马请小马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可是走到半路时,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问牛伯伯自己能不能过河,牛伯伯说水很浅他能过河,可松鼠说水很深,淹死过他的伙伴,小马不知道怎么办,回家去问妈妈。妈妈让他自己试试,结果河水既不像牛伯伯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
在这个故事中,我最喜欢老马,因为老马没有直接告诉小马河水是深是浅,而是让小马自己试试,很会教育孩子。我的妈妈在遇到困难时,总是会鼓励我自己想办法,如果想不出来,她会给我提示,我想出办法后,让我自己试一试。(事例)
对老牛和松鼠有意见,他们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帮助别人很热心,但他们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在老牛刚说完,小马打算过河时,松鼠跳出来叫小马别过河,扰乱了小马的思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在生活中,我也要向小马学习,多问、多听、多动脑、多思考。
(罗湃)
【《小马过河》读后感】
《小马过河》讲的是有一匹小马帮妈妈驮麦子,路上被一条大河挡住了。小马问老牛,老牛说水很浅,可松鼠却说水很深。小马回家问妈妈,妈妈却叫他自己去试试,小马过了河,发现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在这个故事里,我最喜欢小马。一是因为小马很孝顺,妈妈老了,他帮妈妈做事,我们也要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主动分担责任。二是因为小马知错能改,听了妈妈的教诲后,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三是因为小马勇于尝试,不怕河水可能对自己来说很深,勇敢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不过,我不太喜欢松鼠,因为他正好在关键的时候打断了小马的思路,还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东西,这就是他的缺点。
《小马过河》让我明白了“若不下水,焉知有鱼”的道理。我们以后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见,一定要勇敢地去尝试,去实践。(朱柏霆)
【《小马过河》读后感】
彭文席,1925年出生,瑞安人,乡村作家。《小马过河》可以说是他这一生中对中国人影响力最大的寓意作品。《小马过河》也是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讲的是小马驮着麦子要赶去磨坊,不料被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情急之下,小马只好去打听打听,结果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小马一时无策,回到了家里。老马叫小马自己下河试试,小马回到河边,小心地蹚到了对岸。
每一篇文章都有相应的人物,而每个人物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小马过河》也不例外。
首先是老马,她值得学习的精神有很多,比如,老马让小马帮她做事,这让小马知道了“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当小马回到家里时,老马并没有直接告诉小马河的深浅,而是让他自己去尝试,这又让小马领悟了“足践,心方深刻。”
小马这个“人”也不错,他不仅很听妈妈的话,而且自己敢于去尝试,让自己知道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但小马在这篇寓言中也有不好的地方:当他在还没回家问妈妈之前,他没有仔细思考老牛和松鼠的话,只是听信了他俩的“一派胡言”。
老牛还挺乐于助人,在关键时刻告诉了小马河的深浅,可他也和小马犯了同样一个错误——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松鼠的对与错几乎和老牛相似,但他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小马本没有去问他,而他却偏偏在小马正准备尝试过河时,一下子蹦下来,扰乱了小马的思维。
(阙壕名)
【《小马过河》读后感】
读了《小马过河》这个故事,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故事中讲的是小马要把麦子驮到磨坊去,可小河挡住了去路,问牛伯伯是否可以过河,牛伯伯认为可以过河。正当小马过河时,突然一只松鼠跳下树,挡住他不让过河。小马回家向妈妈求救,便去试试,最终过了河。
故事中,我最喜欢小马了。因为当他遇到困难时,他会向别人请教,敢于思考、探索、实践,最终在自己的尝试下顺利地过了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任何事情只有自己去尝试,才知道自己是否能成功,不能盲目地听从别人的话。
(杨城熠)
【《小马过河》读后感】
《小马过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马先驮着麦子到磨坊去,半路它被一条河挡住去路,然后听老牛和松鼠的劝告,让它更不知道能不能过河,最后听妈妈说要勇于实践,独立思考,它才敢过河。
我最喜欢故事中的老马,因为她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能不能过河,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思考,所以我喜欢她,“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我最不喜欢松鼠,第一,是因为小马要过河时,它突然从树上跳下来,打断了小马的思路;第二,是因为它没有按照小马的身高来说,却按照自己的身高来说,所以我不喜欢它的行为。“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现在我终于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王语郗)
【《小马过河》读后感】
《小马过河》是一个故事,它是这样的:小马要把麦子驮到磨房去,在半路上遇到了小河。河水湍急,挡住了小马的去路。之后,小马请教了很多人才顺利过河。
这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的是老马,因为它没有直接告诉小马答案,而是让它自己去尝试。
这个故事中我最不喜欢松鼠。虽然它很热情,生怕小马被淹死,但是它在小马思考的时候,突然蹦下来,扰乱了小马的思考,可能还把小马吓了一跳。
从这个故事里我知道了一个道理: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虞若谷)
【《小马过河》读后感】
《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小马帮老马驮麦子,小河却挡住了去路,小马先问了牛伯伯,再问了松鼠,最后跑回家问老马,之后小马懂得了道理,它又跑到河边,小心地蹬到了对岸。
文中我最喜欢小马和马妈妈,因为小马听了别人的意见,也相信自己,勇于去尝试,我觉得要向小马学习,我也想送给小马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认为马妈妈是个很负责的妈妈,因为它没有直接告诉小马河水是深是浅,而是让小马自己试一试,所以我认为马妈妈是个负责的妈妈。
文中我最不喜欢小松鼠,因为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正要下河,松鼠就大叫起来,扰乱小马的思路,而且小马并没问它,它也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没有替别人考虑。
学完《小马过河》这个故事,让我得到了一个道理。不知道的事情要向多人请假,别人的经验也不一定可靠,要自己动脑筋,自己去尝试才可以。
【篇三:让我敬佩的一个人】
黑暗麻木的气息贯穿在前六章文字的字里行间,我们看透了呼兰河人们的不堪重负,从而导致人性的扭曲,我们可能会感到愤恨、不平、无奈,对这座没有活力的小城失去信心,但当你看到冯歪嘴子的故事时,你会感到不一样。
当我第一次读到他时,我就觉得冯歪嘴子就是那深夜里的月光。他的家是在磨坊里,细蔓爬满了他的窗子,他就隔着窗子和我们说话,当大家做恶作剧,和冯歪嘴子说话时突然跑开,搞笑的情形就出现了,“老爷子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冯歪嘴子还不知道人们都跑了,没有人回答他。
不过令人惊奇的是,冯歪嘴子的举动不是破口大骂,也不是从此绝交,他又去干他的活了,还是和大家相处的十分融洽,毫无不满。我瞬间就喜欢上了他这种豁达乐观的性格了。
冯歪嘴子家并不富裕,甚至可谓是穷困潦倒,他每天都在街上卖年糕,其实这种活在那时候是很辛苦,很丢人的,但冯歪嘴子就是要活的不一样,他每天都很热情的对待每一位顾客,“要来一片吗?”、“这边来,这边来。”这是多么积极向上的冯歪嘴子啊!在困难中充满活力的生活,我们难道不能像他一样热情乐观的对待悲伤和痛苦吗?
在呼兰河这个小城里,百姓们天天都无所事事,只会制造各种谣言,今天不是东家要自杀了,就是西家要上吊了。即使这样,冯歪嘴子也是不一样的,他不会被谣言打击致死,也不会像有二伯一样,凭借着谣言引起大家的注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是一潭静水,他仍是做好自己的工作,挣好自己的钱,他用行动证明了他很好,他很快乐,很坚强,坚决不会被流言蜚语打败,哪怕一切结束,也要留下一身傲骨。
但坚强并不代表逞强,冯歪嘴子知道自己很穷苦,他不希望用儿子的温饱来满足那微不足道的虚荣心。每当有多余的食物时,冯歪嘴子就会带回家给儿子吃。这不是他低贱,而是他明智的表现,为了自己而一味逞强,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最终,冯歪嘴子的妻子马大姐死了,只留下冯歪嘴子和两个孩子。乡里的人们都自顾自地给冯歪嘴子定了未来,非完不可。当时我也是如此认为,但他骨子里的那份坚强不允许他被打败,他没有绝望,反而是更加镇定自若了,他照常的生活着,照常的担负起他的那份责任。悲伤早就融化在孩子甜美的笑容里,还是那样坚强。
他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呼兰河城,也照进了我的心扉。他的坚强使我敬佩,也使那些麻木的人望尘莫及。
【篇四:小马过河读后感】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有一匹小马要把小麦送去磨坊,途中要经过一条小河。小马犹豫不决,不知道要不要过去,这时,它发现老牛正在吃草,便去问它河的深浅,老牛说:“河很浅,刚没过小腿。”小马听了正打算过河,松鼠拦下了它说:“不要过去,我的伙伴昨天在这里被淹死了。”小马不知道怎么办就去问妈妈,妈妈让它自己去尝试,最后它平安的过去了。
虽然这个故事我已经读过很多次,可每次读完,我仍能获得许多启示。在生活之中,我们不能盲目听从别人的话,要用脑思考、推理,在切身体会,才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有一次数学考试,我竟然只考了94分,我很纳闷,仔细一看发现老师好像给我改错了一道题,失去了5分。我的心里非常纠结,如果告诉老师的话,我有可能会得到5分,也有可能是我错了,那样会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最终我的得分欲望打破了顾虑,我向老师提了出来,老师重新认真地算了一下,居然是我对的,事后老师表扬了我,我的心里真是太开心了,犹如啃了100根棒棒糖,毕竟我挽回了珍贵的5分。
这次经历使我懂得了:我们要亲自经历与认真思考,才能得到真理。如果一个人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事情只会变得更加的糟糕。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并学会“尝一尝”、“试一试”。
【篇五:金钱与原则】
我要为马云赞一个。他说,公司绝不能成为一家仅以赚钱为目的的机器,对违背诚信的行为绝不能容忍。现代社会,很多人一切向钱看,甚至放弃了为人处世的原则。物质的丰裕,如果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的贫乏和道德的滑坡。那么,这样的“有钱”是了不足羡的。
我向往着沈从文《边城》里描写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爷爷和翠翠相依为命,忠于职守,在属于他们的美好世界里,过着简单自足的生活。在属于他们的美好世界里,根本没有钱的概念。过渡的客人给了钱,爷爷坚持不收,实在拗不过,也必奉上一捆烟叶作为回赠。翠翠爱慕的二老,“我宁愿要渡船,也不要磨坊。”即使爱还是萌芽,那磨坊代表的金钱早已被他扔弃了。那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的美好的人性,贫瘠而执迷的心灵也许只会觉得乏味吧。
学贯中西的钱钟书淡泊名利,深居简出,将全部身心赋予自己喜爱的学术研究中。她婉拒了国外大学优厚待遇的延聘,也从不接受媒体的采访。一切的博人眼球,自抬身价,还有金钱、名誉,在钱老眼中,虚无一物。他和妻子杨绛女士琴瑟和谐,伉俪情深,为人深羡。斯人已逝,风流长存。而我们当代的余秋雨大师,前段时间,被爆坐拥亿万身价,现在又深陷离婚案,据说,其妻有说,就怕流氓有文化。境界高下,天壤之别。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祖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步固不待言,然而国人的精神层面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甚至可以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实在是不容再轻视的问题。正是因为一切向钱看,才会有食品安全问题,才会有豆腐渣工程,才会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才会有贪污腐败,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可以说,它是万恶之薮。
合理的追求效益和财富是理所当然,但是我们首先要有所敬畏,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做人的基本原则。不能为了追求金钱,而放弃身之为人应该具有的道德,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是健康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是值得希望的。
【篇六:穿靴子的猫缩写】
从前,有一个磨房主,死的时候只给他的三个儿子留下一个磨坊、一头驴和一只猫。儿子老三只分得一只猫,十分伤心难过。但猫安慰他说只要给它一个口袋和一对靴子,情况将会有所变化。主人听后将信将疑但还是答应了。
猫穿上靴子后,到森林里设陷阱捉到了一只兔子。接着,猫带着它的战利品到王宫里求见国王,告诉国王这是它的主人卡拉巴司侯爵(猫给老三封的名号)送给国王的礼物。国王非常高兴。紧接着两三个月,猫不断以卡拉巴司侯爵的名义向国王进献不同的礼物。
终于,有一天,猫得知国王将要带着宝贝公主到河边游玩,于是要求老三到自己指定的地方脱光了跳到河里洗澡。老三虽然感到很疑惑,但还是照做了。
就在老三脱光了在河里洗澡的时候,猫扯着嗓子朝国王经过的方向大声呼救。国王听到呼救声后,从马车窗户里探出头来张望时认出了猫,赶紧让侍卫将老三救上岸来。
猫跑到国王面前,说它的主人遭到抢劫,衣服全被小偷偷走了,还把老三(卡拉巴司侯爵)扔到了河里。国王听了,立刻派人挑选了一套华丽的服装送给卡拉巴司侯爵。
老三穿上国王给的华丽衣服后,变得十分英俊和潇洒,随国王一起来的公主对老三一见倾心。国王见此,就邀请侯爵上车,同他们一起乘坐马车游玩。
猫见了,急速跑到前面去了,威逼在路边割草的农夫说他们割草的草场是卡拉巴司侯爵的,又威逼割麦子的人说他们割麦的麦田也是属于卡拉巴司侯爵的。
国王见到老三既长得英俊潇洒,又“拥有”那么多东西,于是提出把公主嫁给他。老三高兴地答应了,和公主举行了婚礼。
从此以后,老三因为获得国王的诸多赏赐,成了名副其实的侯爵,猫也成了大人物。
【篇七:梦的1/4旅行】
我是一个爱做梦的男生,在梦里经常发生一些有趣和不可思议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那就快和我一起走进梦的世界吧!
有一天,我梦见了一座高楼起火了,大家都在蜂涌地往外跑,楼顶上弥漫着黑色的烟雾,空气中充满了刺鼻的味道。我是一名消防员,开着消防车来到了火灾现场,迅速拿起车上的水管对着大楼的火源喷射水柱,经过几个小时的扑救,火势终于变小了,我冲进大楼查看有没有伤亡人员,发现一位女士虚弱地躺在废墟中,嘴里不住地发出痛苦地呻吟。我抱起她迅速地冲出大楼,送到了急救车上,急救车开着开着,我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糖果世界。那里的建筑物全都是美食,风车是用饼干做的,磨坊是用石头巧克力做的,酒店是用像皮糖做的,彩虹糖搭起了一条美丽的彩虹,游泳池里的蜂蜜,让我看着直流口水。太多美食啦!我跑进了磨坊,抓了一把巧克力扔进嘴里,又跳到游泳池大口喝着蜂蜜,上岸后用海苔毛巾擦干了身体,发现不远处停着一辆用好多鱼做成的F3赛车,于是我跳到驾驶室,在早餐饼铺成的马路上飞快地飚车。开着开着,我发现前面有一簇光团,原来是时光隧道,我驾车冲了进去……
我从光团出来后来到了一个透明的房子,原来我到了未来世界。我是一名汽车工程设计师,正在忙着研究如何用空气发动的车子。我发明了一个空气采集器,可以把空气中的废气转换成能源,再把能源连接在汽车上,这种新能源没有排气管,不会排出废气污染地球,大家都夸我是了不起的周博士!我还发明了一种时光穿越汽车,它能带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于是我坐到车里,按下了“清朝”按钮。
到了清朝,我穿着长袍子,梳着长辫子,天天都要伺候皇宫里的小主们。这会儿,我正端着小主的茶,突然脚下绊了一个石头,茶水全都洒到了小主的头上,小主大发雷霆,对着我的屁股就是一脚!
唉哟!那个小主怎么那么像妈妈!我睁开眼睛,啊!原来是妈妈在拍我的屁股叫我起床呢!
【篇八:与众不同的天空】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只是有的人孤芳自赏,天空狭隘;而有的人登高望远,天空宽广无垠。
相传,唐朝贞观年间,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一间磨坊里工作,马在外面拉东西,而驴在磨坊里推磨。巧的是,唐太宗选中了这匹马和玄奘一同去西天取经,经过了长途跋涉,千苦百难,终于在多年后马回来和驴碰面了,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啊,怎么遥远的路途,我连想都不敢想。”而马却说:“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是一样的,当我和玄奘大师西天取经时,你一步也不停地推磨。”是啊,纭纭众生中原本相同的一群人为何成就不竟相同呢?其实它们并没有什么天壤之别,只是马有自己的目标,而驴只会围着磨盘打转,所以马就秀出了它与众不同的天空。茶叶因为沉浮而释放出清香,因为有了挫折,人生才更加完美,才迸发出人生那一脉脉幽香。
高尔夫球的表面为什么会有一道道划痕呢?原因是有划痕的高尔夫球比光滑的高尔夫球平稳性更好,飞行能力更优越。这是所有高尔夫球运动员的一致认可。但对于高尔夫球本身来讲,却是自我的完善,使平庸升华为优秀,这就要归功于那道道划痕了,正是挫折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天空。
不是吗?白杨树为了保护土地,不惜在恶劣的环境下生长,不畏在大风暴雨中挺拔。
富兰克林为了造福人类,不畏艰难险阻发现了电,不惜在雷电下收集电。
每个人都有他们的理想和目标,每个人都有他们不同的坎坷经历,其实只要敢于去面对,去挑战,每一个人都可以秀出与众不同的天空。
【篇九:乡村见闻】
星期六中午,我骑着独轮车回老家。
出了小区门口,我就身子稍微前倾,独轮车加快了速度,冲上了大桥。桥上的行人不多,阳光很灿烂,要不是寒风袭袭,现在应该暖和得很。风是由北面吹来的,但我很快就逃离了它的魔爪,车轮向右一拐,风怒吼着,但却吹不到我一丝一毫,有一排排房屋替我挡着呢。
正在经过的是一排围墙,上面打满了广告,早已看不出原来的墙面,而被围墙严实包裹着的虽然看不见,但我知道那是一片荒地,过了被围着的荒地,就是一家工厂,做什么的我不知道。左手则是一个斜坡,上面种满了青菜。车子从厂前经过,引起了厂里几只狗象征性地叫了几声。
向前进是一片墓地,旁边种满了绿油油的蔬菜,河两岸的视野十分开阔,从这儿便可以将河对岸医院新建的大楼看个仔细,真不知道医院负责人是怎么想的,大楼对面就是墓地,晚上吓死人谁负责?要说这片墓地,坟还挺多,种了好几棵松树、柏树,就是阳光明媚的天气,也让人感觉阴森森的。墓地有一个沟,名字是没有的,一棵老树半死不活的横在沟底,沟底落满了厚厚的枯叶。
我把手插进口袋,车速也放平缓了,接下来再经过两个工厂,就真正地进村子了,要说这两家工厂,也没什么特别,但门口的老树却是多得出奇,十米高的古树比比皆是。
阳光明媚起来,村口的一户人家正在盖新房,看样子快好了。为了好玩,我轻轻地绕过地上的水迹,而不是压过去,用车轮掠夺走它仅剩的一丝水分。这户人家的鸭子见了生人,害怕地在围栏里叫了起来。村口还有一个现代磨坊,这可不是小说里写的风磨、水磨,毕竟那些东西早已像运河上的大木船一样,没了踪迹。我也曾来过几次,但记忆中只剩下的是那些粮食磨成粉末的醇厚气味和满房间的尘土飞扬,但是不知为何,这时门却是关着的,也许是磨坊的主人吃午饭去了吧。
空气中弥漫的是寂静的味道,我在路上骑着车,除了车子的“嘀、嘀”声之外,却是没听到任何声音。牲畜们似乎也哑口了,耳边没有响起乡下男人的大喉咙发出的话语声,没有人吗?有,当然有,不少人跟我擦肩而过,却是没有响声。“噗”我好像被什么从天而降的东西打中了右肩膀,我下意识地低头一看,却是只见一片灰蒙,转瞬又消失不见了。我掉头骑往刚刚那地方,仔细一看,什么也没有——除了枯叶,正在奇怪,微风帮我将一个细小的声音传入我耳,我猛然醒悟,原来是一只小麻雀,我开心地笑了笑,继续往家赶。
不得不说,树木这东西在村里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一路上两边的小树有很多,大多都是常青树,有的树木的叶子一个都不掉,坚挺地在风中翩翩起舞,我看它们的树干不过就拇指粗,真不知道它们怎么挺过来的,村里大多数的大树,都是银杏树(我们这的人都称为:白果树),一入秋树叶就凋落了,这便使秋冬时期的村庄多了一份萧条,但遍地的黄叶又是别有韵致的。现在,经常见到人拎着大篮小篮在树下捡白果,一会儿就能捡到一大堆,卖是值不了几个钱的,因为小,不过放在微波炉烤了吃,却别有风味。
看看房子,估摸着快到了,便停下车,在路边挑了几块石子,又捡起一个比较长的树枝,继续前行,还没到那户人家门口,不出我所料,那只曾经吓得我半死的狗又出来了,发出咆哮的嘶吼声,双眼狠狠地盯着我,我这次不慌了,一个小动作,石子从手中扔出,正中那只狗的脖子,紧接着树枝换到右手,准备给它当头一棒,惩罚惩罚它,不让它再吓人。但当我准备出击时,它却现出一副狼狈相来,瞬间跑得远远的。
随着周围的一切变得亲切起来,要到家了,看见我家附近的“四季沟”,它其实是一条引水的渠,现在是秋季,稻田里自然是不用水的,里面也是落满了厚厚的枯叶,“四季沟”旁边是一片竹林,这里可是我小时候的乐园,记得那时的我带领的小伙伴们在竹林里挖“陷阱”(只是一个坑,上面盖上伪装)等第二天再去时,却是任你怎么找也找不到了。但会在以后的某天自己却不小心中招了。
再大点,我喜欢上了枪,没事就到林子里“打鸟”,一枪下去,满林子的小鸟在飞,却是一个都没打着。现在看着它,似乎没什么吸引我的了,但那时的我却玩得不亦乐乎。
终于到家了,在这次回家的路上,我却是又收获了许多,我对乡村的爱,又添浓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