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切,我还没想好】
忽然之间,夏天就要过半了。小鸟离家了,蚂蚁搬家了,毛毛虫变成蝴蝶了。那么我们呢?
我们怎么了?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永恒的东西,但我希望有并且愿意去追寻。
生活能如此简单就好了,记住想记住的,忘掉想忘掉的,保持快乐的,抛开忧愁的。但生活毕竟不是童话,不会被我们的愿望所主宰、支配。就像牵牛花,开始开的热烈,仿佛要燃烧一切。但它却不知道自己美丽的短暂,肤浅——只因为从来没有人去否认过它的美丽。
我们也许反而更相信友谊吧。
翻出考试时谢老师给我们拍的照片,看到一个个书包堆叠在课桌中间,隔开了一张张在奋斗中充满自信也略带紧张的笑脸……
我又看到闺蜜了。每次在照片上都能快速的找到她们三个,也许是因为太熟悉了吧。
同桌的字体很有特点,一年里我也能模仿了,不过久了,还是写着写着又回到了自己的风格。
同桌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话:快乐就像香水,在洒向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沾上。
但愿永远是如此,我们永远一起拥有快乐,世界上的人都善良的会为别人编织快乐。
十二岁之前我总是给家长惹麻烦,十二岁之后我总是给自己惹麻烦。总以为对着流星许愿会带来好运,穿花衣服会让心情变靓,多认识几个人以后会遗忘一些人……
许完愿之后才知道并非会天逐人愿,穿上花衣服才知道有多么庸俗可笑,认识一个人后才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多么无聊的怪圈。
也没想好,怎么自己突然十二岁了;也没想好,怎么熟悉的人马上就要离开了;也没想好,忽然之间为什么一切都变了,不只是时间,不只是空间……
【篇二:以家风为话题的作文】
顾炎武在寄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落笔:“为万民开太平,为往世继绝学,为天地立圣心。”
站在历史荒原的坐标轴原点上向后回看,千百年的岁月已是浮尘万里,我们拼尽全力也拉不回一个溃败的封建王朝。然而当旷野上隐约有风声之时,我仿佛听闻风中夹杂着那些灵魂如星辰一般的人们的低语:家风。
2019年《南方周末》新年贺词中写到:“什么是生活的本来面貌?是摆脱所有约束来无忧无虑?还是认识到生命与规范共存,人要在其约束下淬炼生命?”于我而言,前一种只是乌托邦式的假想状态,后一种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而良好的家风对于整个现实社会而言,正是其淬炼生命的规范所在。
曾国藩最为人们所称道的,不是其治国之道,而是其治家之道,他对其子孙强调诚信,以天下为己任的重要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春和秋,生和死,梅雨和炊烟,江南的荒原,堆叠而形成中国最独特的文化特征体系。而家风则是由这文化摇篮所衍生,好的文化精华所吹拂的那阵风,所道之处枯木逢春,惊鸿芳华;而由文化糟粕堆叠而成的风,所过之处废池乔木,离离草枯。
人的生命里始终横亘着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此岸是琐碎的现实,彼岸是拥抱未来的强烈热情。而每个人都必须认定此处有桥,于是其攀住生命的两极,希冀可由此造就一座桥。那么此时,良好的家风便会拂去你额上的汗珠,助你经受过生命的击打,身心的分裂;而不良的家风或许会将你吹落河下,不知所终。由是观之,良好的家风兴盛家道,树其子孙;而家风差,则难免殃其子孙,贻害社会。
反观当下,我不得不发出筱敏一样“这个时代已经如此琐屑”的感叹。家风甚至已被相当一部分人弃之脑后,如此琐屑的信仰,使得这个时代成为一个琐屑的时代。家风逐渐淡去,断断续续。琐屑得像荒沙一样在大街小巷流淌,团捏不起,无处安放。琐屑之上不会耸立起什么,而那些良好的家风总想树立起什么,可是能够想起的一点东西,却尽遭讥笑和嘲讽。
生为新时代的我们,应当牢记习总书记的教导。家风吹了千百年,在我们手上应该越吹越好。繁星何为?繁星是因为镶嵌了好的家风灵魂而存在,是因为好的家风吹拂而存在。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遵守好的家风,每个家庭都应当树立好的家风,从而让中华千百年的文化生生不息。
所以你看啊,因为有了良好的家风,燧人氏的那团火,才得以生生不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