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化“碎”为整】
时间被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所打碎,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比如去读一本喜欢的书。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说:“我平生所写的文章,大多在‘三上’,是马上、枕上、厕上。”而我看书也有三上:地铁上,厕所上,床上。
早上七点起床,我吸了一口周日紧张的空气,打了个大大的哈欠,跳下床,快速的穿上衣服,随意的洗漱了一下,往嘴里塞上两个面包,喝一大杯牛奶,就像一阵风似得跑出了家门,一天的忙碌就这样开始了。
首先我要去上奥数和英语提高班,我坐上地铁,拿出一本新的书默默开始阅读,到站了,我在大概书的五分之一的位置放下了书签。来到了某某培训机构,抬手一看表,不错,还有二十分钟才上课。我又接着为书中主人公的命运担心起来,上课了,我把书签挪到大约半本书的位置。3个半小时的课上完了,太阳也挂到了正,我来到了一家KFC,里面的人不少,我花了二十分钟解决了我的午餐,继续奔赴我的下一个战场。
在等车的时候,我再次翻开了书,接着上次的页数看下去,乘公交车来到了学围棋的地方,我在棋盘上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漫长战斗。
回到了家我还要写作业,好几张卷子和一大堆的默写作业,我写得天昏地暗,直到睡前才刚刚写完。
我躺在床上把剩下不多的几页看完后,轻轻合上书,抬头看钟,上面的两根指针恰好重合,我把灯熄灭,忙碌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让我们来一起算一算。一天的24小时里,除去7个小时的睡眠还有16个小时,而你的零碎时间大约有1、5小时,占了你约百分之十的非睡眠时间,把一年中,这些不起眼的零碎时间加起来有540多个小时,将近有23天之多,这半个多月的时间,你确认要将它浪费在虚拟的网络上吗?
所以妥善规划时间吧,少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比如浏览手机上一些没有什么用的文章,也许你看过一遍就忘记了,这岂不是在浪费时间?宁愿利用这些时间,读几篇好书,看几篇好文,这就有意义多了,牢牢抓住了时间,这样算来岂不是比别人活得长了?
【篇二:我心中的那盏灯】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大多人都会认为并且写出一个自己被温暖过的一件事,但不是每盏灯都是温暖而柔和的,那些熄灭了的灯呢?它们已经不会发光了,那又怎么办呢?
并不是每次都有一盏灯来照亮自己,更多的是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徘徊、犹豫。别人再无私,但他终究不是你,不会每一件事都理解你,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每次都明白你想要的,想表达的。所以,当感到无助时,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他们也不一定会理解你,就像灯一样,无论是什么原因,它终究是会熄灭的,也许后来可以用什么办法亮起来,但没亮的时候呢?或者,当它又一次熄灭的时候呢?那时的我们,会极不适应没有依靠的日子,但命运不会因为你可怜或者需要它而给你开小杜。它终究是要离开的。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的不是等着谁来拯救你,而是想如何面对这个困难……
灯,一直被人灌输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标签,就像人们一直认为有人可以什么都帮助你、陪伴你、理解你,但当灯熄灭了的时候,当人不能完全依托的时候。虽然这是谁都不想要的结果,但无论怎样,无论是你或灯或谁,即使都不想要这个结果,但你却无法改变。无论你愿不愿意,接不接受,灯都会熄灭。与其等到那以然没有后路的时候,还不如一开始就不报希望。或者说,是给自己留条后路,迎接每一次的困难,不对别人报有绝对的期望,迎接每一次。因为,在这个世界里,最值得信赖的便是你自己,如果无法完全信任自己,那么,当灯熄灭的时候,你也会随着它一起熄灭的。
每盏灯都有自己的极限,当达到的时候,自然会熄灭。所以,把自己当成那盏灯,才最没可能熄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