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头相关作文

【篇一:木兰辞读后感】

《木兰辞》是一篇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描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子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不愿做官卸甲还乡的故事。

在诗的熏陶下,我脑中闪过了一幅幅图景:一位身着黄金铠甲的女郎,披着一件似血的披风,束着高高的发髻,眉宇之间透着一股英气,不细细分辨绝不知她是女儿身。一翻身跨上一匹雄黑的骏马,拉紧缰绳飞驰前去。

第一夜宿营在黄河岸边,当她听见那奔流汹涌的涛声时,心中一下开阔,对前方的军旅生活充满期望;第二夜到达黑山头,木兰听到了燕山胡人的战马洪亮的啾啾鸣叫声,但那萧瑟的风却牵动了几缕她心中的思乡之情。时间飞逝,木兰越过了一道道险峻的关塞山岭,建立下一个个显赫的功勋。不久后,木兰胜利归来拜见天子,不愿接受任何封赏,只希望驰骋千里马,早日返回故乡……

这一幕幕紧张刺激的情形让我深刻地感到了花木兰的热爱祖国、家人,勇敢机敏,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形象,也集中表现了中华儿女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在那封建的古代社会,女子行军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木兰的这份坚忍与无畏十分值得我敬佩,除此之外武则天等人的辉雄气概也让我赞叹,但同时女人我却厌恶慈禧的那般嚣张跋扈,女子也不一定不如男子。

【篇二:默读父亲】

夜未尽,一弯新月挂在黑山头,正是破晓前最黑的时候。我还在洗漱,父亲已经换好鞋,准备出门了。

他半边脸隐入楼道的黑暗中,另一边被灯光照着,显出倦意,西装革履掩饰不住他微微的佝偻。他的头发,竟白了那么多,像初雪后的东北平原,只露出零零散散几片不起眼的黑土地。

父亲六年前被调往外地工作,只有周末才能够回来。那时父亲的头发乌黑亮丽,几根白发躲藏得很深,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而今天看来,它们是那样明显,那样刺目。泪眼朦胧的我隐约看见,他精神抖擞地拉开车门,笑着朝我挥手。

起初,父亲都是在周日下午就回他工作的地方,后来却改成了周一清晨。我躺在沙发上,问父亲为什么,他摸了摸泛灰的短发,笑道:“这不是为了陪你吗!”

后来,父亲的头发就在不经意间慢慢变白,像寒冬来临,雪花落下,铺上一层雪白。爷爷在给父亲剃头时,碎发洒了一地,却是黑少白多。爷爷边挥动着手中上剪刀边唠叨:“你头发都白成这样了,平时要注意身体,多锻炼……”父亲只是漫不经心地敷衍:“知道了,没事的。”

我也问过父亲,为什么不染头发,父亲笑着回答说:“我日理万机,哪来时间染。”此事便也不了了之。

周三,学校开家长会,恰好母亲出差,父亲特地请假赶回来参加。他边吃饭边眯着眼睛说:“终于有机会能参加你的家长会了。”正午的暖阳笼在他身旁,饱经风霜的白发泛着点点金黄,鱼尾纹如沟壑般刻在眼旁。他十分高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吃到一半,他去接了个电话,回来后神情有些黯然,默默吃了半晌饭,小心翼翼又略带歉意地说:“爸爸要赶回去开会,临时接到通知,推不了……今天……不能给你开家长会了。”

我有些怅然,望着父亲走时的背影与灰白的头发,五味杂陈。

父亲一直在奔波忙碌,从未停歇。岁月如流水,给他留下深深的痕迹。我小树般慢慢长大,而他已步入中年。我多希望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让父亲不必赶着时间两地奔波。我默默品读着他的付出,他的爱,我愿把内心的千言万语化成对父亲的爱,永远伴随着他!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