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你的名字叫牵挂】
夜。
万籁俱寂。
只有一户人家中还亮着微光。
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孩子们回归的喜悦之中,可这户人家的景象格外不同。
两位老人,孤独地守着寂静的小院,
“不是说了要回来吗?怎么还没回来?”老奶奶望向那空空的院门,一股失落感莫名涌上心头。
“打,打电话……”老爷爷那沧桑而又低哑的声音响起了,他默默地走到那电话机前,按下重播键。
等到的,仍是令人失望的“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烛,在微风中摇曳,那一缕光中,饱含着两位老人的牵挂……
“爸,妈,我们回来看你们啦!”子女们带着对父母的牵挂一齐喊着。
“哎哟,你们总算回来了!我和老头子都想你们啊!”老奶奶见到久违的子女们,激动得泪流满面,与他们紧紧相拥。他们相互讲述着对对方的思念与牵挂,一家人十分幸福。
“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两位老人从回忆中拉回了现实。老奶奶满怀希望地去接电话,希望能听到子女们回家的声音。
“爸,妈,我们在城里工作忙,今年就不回去了啊!”与老奶奶想听到的消息正好相反,子女们不回来了!
“老头子,孩子们都不回了,我们在这儿等也没啥意义,我们还是早点去歇着吧!”
背影。
思念。
牵挂
两位老人带着对子女的牵挂,转辗反侧,久久难以入眠。
时间的浪,
卷不走沉重的思念。
那等待的背后,
便是父母对子女的无尽牵挂。
【篇二:最美的夕阳】
它,是太阳洒尽光芒后的残壳,当云层想要遮住它时,它不屈不饶,照亮整片天空,依然给大地送去辉煌。当西山使劲呼唤它时,它久久不愿离去,在一片晚霞中无声地拼搏。它不再如早晨那样瑰丽,也不似午后那样耀眼;此刻,它更加引人注目,暗红的身躯更显悲壮而坚韧。
晚饭过后,我悠闲地坐在门前欣赏着这妖娆的夕阳和柔美的晚霞。无论那夕阳如何挣扎,也还是被云彩渐渐覆盖、渐渐吞没。
"有没有蚊子呀?快进屋去吧,"门前不远处的田园中响起奶奶略微苍老的声音。“不要紧,我在坐一会儿。”看着正忙碌着的两位老人,心中顿时百感交集。
爷爷正拿着铲子蹲在地里挖蒜,奶奶也微微弯着身子为正在生长的小白菜除草。看着两位老人都不再如年轻时那样健壮,都已经有了腰疼腿疼的一些毛病,他们即使带着病也不忘记劳动。不得不说,他们的确很辛苦,两人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你们休息一下吧,本来身体就不好,还这么累。”我真切劝慰道。
“马上就完了!我们不忙的话,你跟弟弟怎么能吃好穿好呢。”爷爷打趣的说着。其实,他们也真是为了我们,更为了他们儿女。明明知道自己老了,却还是要坚持帮儿女分担责任,疼爱子孙。每天早起晚睡,这本不是老人该有的劳累,他们应该好好享受生活的。可是,爷爷奶奶一天天在忙碌中度过,一秒秒用劳动填充晚霞时光……
此刻,心中不由的将两位老人的身影与夕阳重合在一起。他们的苍老尽显在脸上,深深的皱纹显示岁月的摧残。眼,不在清澈,透着一抹淡淡的云翳。他们老了,像经不起折腾的夕阳一般,默默的用自己残余的光辉照亮自己爱的人。有时会感叹几句自己老了,那神情,分明是不甘于被时间打发,不甘让夕阳下沉。他们也许是最懂得珍惜夕阳的老人了。唯一与夕阳不同的就是在每个清晨他们都无法像夕阳一样恢复青春,反而还在继续被岁月吞噬着。
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他们拥有西边一片绮丽的云彩,是最美的时光我的爷爷奶奶,他们把最后的精力献给所爱的人,把剩下的力量献给所珍爱的土地。
【篇三:七年级感动作文】
那是20xx年3月7日,这一天我记得尤为清楚,虽说春的脚步已慢慢来临,但是,在北方,在包头,三月的天依旧寒风瑟瑟。早晨,上学的路上,风不断刮过脸庞,我不由得紧了紧衣服。天还未亮,走到一个十字路口,见马路边瘫着一个垃圾袋,里面流出来的不明物体在马路上结了一层冰。
我本能的往远站了站,满是嫌弃的避开了它。在我等红灯过程中,走来两位穿着桔色外衣的环卫工人,从背影可以看得出,他们已经上了岁数,相互搀扶着走到垃圾袋旁,我猜测他们是老两口。
看着垃圾冰层,环卫工爷爷眉头皱了皱,仿佛是在想着该怎么处理,他指挥着奶奶去把垃圾车推来,他拿起一把类似铁铲的工具用力的朝冰层铲去,冰层顺势四分五裂,爷爷又拿起铁锹从裂开的冰层下面用力的戳着,奶奶从垃圾车里拿出笤帚将铲碎的冰层扫入簸箕中,他们配合的是那样的默契,风还在吹,吹
得人心疼。奶奶的碎发也随风舞动,她不得不重新将头发掖回耳后。
人行道的绿灯亮了,我还呆呆地楞在原地,右转的车子不停地向他们鸣着笛,爷爷直接用手将铲开的冰扔到了垃圾车里,他们随即匆匆地推着车走了,这刺耳的鸣笛声,将我从这一幕中拉了回来,我的心很沉重,绿灯很快结束了,再等下一个吧,我暗暗想着。刚刚的两位老人并未走远,还在低头清理着路面上其它处的垃圾,这是一个大的十字路口,每天过往的车和人非常多,自然,垃圾也不少,天微微的亮了,但寒意确丝毫未减。两人不断配合着,她拿夹子捡着垃圾;他缓缓的推着车。岁月偷走了一切,偷走了他们年少的音容相貌,丢
给他们的却只有张苍老的脸,但永远偷不走他们心底最纯净的初心。
绿灯又亮了,我快步前行。经过他们身边,隐约的听见他们说:“现在的年轻人,什么时候能长点心,不乱丢垃圾呀”,我离他们越来越远。到了马路对面,眼角微微湿润,内心涌起微微波澜,他们这个年纪应该颐享天伦之乐,但是为了城市的干净,默默地奉献着,回头望去,两位老人依旧相互搀扶着慢慢走远,就是这么两位朴实的老人,让我感动,让我钦佩。
【篇四:细节的魅力】
秋意渐浓,天空越发显得高远。街边的梧桐树不经意间抖落了身上的那层枯黄,期待着来年春天的那一身浓绿。
我背着沉重的书包,急匆匆地奔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在红绿灯交汇处,我突然听到了很响亮的口号声:“一二、一二……”。循声望去,我看到有两位年龄相仿的老大爷,并肩走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他们不时在前进中驻足,一人指引着道路,一人紧紧的跟随,口中还不停念叨:“快点,跟上。”“慢点,停下。”我被他们有些怪异的举止吸引了,止不住凝神观望。
一位老人身体瘦削,微微佝偻,一张写满沧桑的脸上沟壑纵横。我看到了他的眼睛,那是怎样的一双眼呀。深深地凹陷,却又使劲地开睁;努力地想要看得到,却遗憾地溺在黑暗中……他的头不时地转向身边的同伴,那是一个身材比他稍矮,却又体型微胖的老人。胖老人的肩膀微斜,走起路来,两只胳膊使劲地前后划动,如渡船上舞动的桨。他迈出一只脚,另一只脚就不自然地紧跟着拖行。每挪一步,都显得那么地费力辛苦。我不禁心里一颤:一个看不见,一个跛着脚,这会是怎样的人生?
突然,我被一个细节震撼了:那两位老人,盲的伸着左手,跛的伸着右手。粗糙的两只手十指相扣,像蜜月中的情侣。盲的紧紧搀着跛的,帮他用力行走;跛的微微牵引盲的,引他仔细前行……这紧紧握着的一双手,使盲的获得了一双洞察世界的眼睛,使跛的人获得了一根合手的拐杖!这就是所谓的相信任,这就是所谓的相依守!我的眼睛止不住润湿了。这哪里是紧紧握着的一双手?这是一双人生的桨,渡两位老者的人生余年,渡我这少年的心灯光明!
夕阳缓缓落下,映得半边天空的云彩嫣红。穿过红绿灯的两位老人在不远的路边停下,絮絮私语着。或者,是一个向另一个讲述着夕阳西下的美景?或者,是一个向另一个相约着何时举杯小酌?夕阳下,还是那个执手相牵的剪影,一个用手稳稳地撑住另一个……
我不知道也不想猜想,他们之间有过什么承诺。或许,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承诺。自然然,手伸过来;自然然,手牵过去。你,我,就是“我们”,就是一个完整、和谐的世界!两位老人的影子被夕阳的余晖印在那铺满落叶的道路上,愈来愈模糊了。偶尔几片金黄的叶子从他们身边落下,发出一声脆响。周围喧嚣的一切不复存在,所有的都凝滞成一幅唯美的画图。
后来,我偶尔又碰到过几次那两位老人。每次见到,他们的两只手必然是紧紧相牵,他们的神态也总是那么平静安详。谁谓此时是寻常?每每见到他们,我的心必然是盈满了感动和震撼。不为别的,只为那牵手的细节带给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