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相关作文

【篇一:舅爷爷过寿】

在过年前一周,我到莆田参加舅爷爷的七十大寿。

一到莆田舅爷爷家,看到大厅里已经准备了很多寿礼,在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水果,寿桃,肉,饼干,茶,馒头等等。寿联已贴在大厅和大门上,等着第二天舅爷爷七十大寿。

第二天大清早,我还在睡梦中,耳边就隐隐约约听到了吵杂的声音,好像是敲锣打鼓声,又好像有唱戏的声音。实在太吵了,到外面去看个究竟。下了楼,路过大厅,大部分亲戚已经到楼下大厅,吃过早饭站在旁边,正等着什么呢?我走过大厅,来到院子,在院子的一块空地上,搭了一座戏台。这戏台上不是真人演的戏,而是木偶戏。木偶戏在福建莆田是非常有名的,被联合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并不像皮影戏那样,在人物的头手腿上面有细细的棍子。人们会把做好木偶的手,头,腿上各绑上一根细细的绳子,用一块布遮挡住操作木偶的人,这样大家只能看见木偶在那动了。操作的人一边摆弄着木偶,一边唱戏。

这时我看到大门外,有五六个人正挑着担子前后各是一个瓷缸。我连忙紧随着他们一起看个究竟,等他们放下扁担,打开瓷缸盖子时,我恍然大悟,原来是一大块猪肉和一大盘长寿面啊!中午,亲戚都到齐了,舅爷爷的七十大寿开始了。开场,有一个“孙悟空”的杂技表演,“孙悟空”拿个一个寿桃给舅爷爷祝寿。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祝寿节目,大家边看边吃,看得开心,吃得也开心,不亦乐乎。

这次舅爷爷做寿,让我们感受不同地方不同做寿习俗。

【篇二:厉害了,我的家乡——莆田】

在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个童话版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改革开放后,我的家乡——莆田,有个现实版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

不信你看:

文明城市,名不虚传

周末,我们母女和妈妈的同事同搭一辆车回莆田。车上妈妈的同事望着车窗外的公路感慨万分:我现在越来越喜欢咱莆田了。以前,大家都说厦门干净,我觉得现在咱莆田也毫不逊色。街道上、公路上,一天到晚连半片纸屑都看不到。车辆礼让行人,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比比皆是。

美丽城市,怡情悦性

我往窗外望去,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树下满是花花草草。树上、树下竞赛似的盛开着红的,紫的,黄的花儿,红的像燃烧的火焰,紫的一尘不染,黄的能夺人眼球。往远处望去,天蓝得像洗过似的,天边的晚霞一会儿像山水画,一会儿像百兽图……我既想早些回家,又车子一直这样开着,我好静静地享受路旁美丽的风景。

海边小城,扬名中外

回家后,奶奶说今晚南湖公园有喷泉音乐会。南湖公园,广化寺,我想起了去年在莆田召开的世界佛教论坛。我想起了之前在莆田市体育馆举办的第25届世界技巧锦标赛,“妈祖杯”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等30多场大型赛事。不知什么时候,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比赛、活动似乎都不约而同地瞄准了莆田。

莆田,妈妈口中二十几年前刮风就漫天黄尘,雨天鞋子陷进泥土拔不出来的没钱也没东西可以买的穷乡僻壤,是你吗?

厉害了,我的莆田!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把你建设得更加美好。

【篇三:传承作文】

一雕一刻话传承

心无旁骛,借木穿梭于时空之间。一雕一琢,尽显古典之美;一敲一击,尽显匠人巧思。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莆田木雕”,我是用木头写的诗,虽由人作,却宛自天开。为了将我塑造好,工匠们以一心造一物,用千年传承的技艺,在千年木头上演绎千年前的盛景。在国内,我与浙江东阳木雕、乐清木雕,还有广东潮州木雕,并称“中国四大木雕”。

我出生于唐宋,盛传于明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传统风格。作为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以精到斧功闻名、以人物圆雕著称、以精微细雕享誉、以多层透雕见长、以清刀一“切”定型等。与我的其他三兄弟不同,他们称赞我极富地域特色和文化韵味,因为我多为宗教题材造像,雕的多数与观音菩萨、妈祖有关的。开脸独特、神情肃穆、形态庄严的特点让我享誉海内外。

想要把我做好,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三分木材,七分雕刻。对于匠人们来说,极致的耐心与细致也始终贯穿于我诞生的工艺流程每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考验匠人们雕刻的功力,更需他们融会贯通多种技艺。匠人们必须不断阅读涉猎多个领域的知识,才能赋予我们灵魂,使我们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艺人们常说:“动手重要,动脑更重要。”出自作文网zuOWENBa.net

从古至今塑造我的人才枚不胜举,但不幸的是,经过时间的洗礼之后,带走了不少家族的人才。在现代,精通于我的大师简直是屈指可数。像国宝大熊猫一样,处于“濒危”状态。但今天,在福建有一个说法:“莆田木雕有多牛,去看看郑春辉的艺术馆就知道了。”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不仅打开了莆田木雕工艺的新篇章,也成就了郑春辉的“大国工匠”载誉等身。

这样伟大的作品,集工艺师的技艺与心血于一体,跨越时间之河,在过去,在将来,在木香浸染里,在一雕一刻中,传承千年雕魂。它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一种精神生产的过程。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木雕,是一段生命的结束,也是另一段新征途的开启。为了保证我的活性,聪明能干的莆田人,在传承古法技艺的基础上,制作我的工艺技法还在不断创新。木雕工艺师们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手法,不断融入现代审美观念,创作出既具有传统木雕韵味又包含现代理念的作品。不管时间流到哪,匠人们于继承中发展,于坚守中创新,让我的生命如源头活水,汩汩长流,温润人心。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