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秋叶】
【秋叶】
钟涵校
走在街道上,脚下的落叶铺成一条温暖的小道。天气已不再炎热,风呼过我的脸庞呼过摇曳的树枝——“呼~呼”,一片秋叶落在我的头顶。
拾起这片秋叶,它像是秋姑娘的信使告诉人们秋天来了。轻轻把它放在手上,闻一闻。哦,似乎有一股沁人心脾的秋的气息!是湿润的伴着丝丝凉爽,还渗着泥味。我端详着它,看着它美丽的外衣它似乎也穿起了节日的盛装。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真是一位专业的绘画手!
我边走边望着绚烂多彩的秋叶,脚底发出轻快的悦耳的音韵“咔次~咔擦”。我想这是秋姑娘创作、谱写留给我们演奏的秋叶之歌,妙哉妙哉。“沙沙~沙沙”一群枯叶蝶在空中旋转着,踩着华尔兹的舞步优美的舞动着,好像也陶醉在了刚才动听的歌儿中。终于她们缓缓地结束了表演,停在地下,我才发现那是几片梧桐叶!我托起它,样子像连绵起伏的尖山,颜色是淡淡的胭脂红,叶面上清晰可见的血脉静静分布在四方。我把它偷偷夹在书中,想留住秋的美丽。
秋叶它绚烂、美丽、纯洁又高雅。它让秋天变得拥有独特的美。如果可以我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秋叶】
吴意超
秋叶,顾名思义,秋天的叶子。它有许多形状,许多颜色,让我来列举几种。
枫叶,它是一个连体婴儿,三片普通的树叶合在一起,像小鸡的爪子。有红的,好似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有绿的,如同一瓶绿油油的墨水。风吹过,它像一个舞蹈团,一群舞者,有的穿红衣,有的着绿袍,一片花花绿绿的跳起舞,又像一个大操场,穿着红中带绿的校服在风中嬉戏。
银杏,它像一把小蒲扇,对着阳光一照,会发现它有无数细小的“血管”它碧绿碧绿的,像公园中被刚刷上绿油漆的长椅。下过雨后,银杏叶格外绿,你可以闻到它的香气,淡淡的,有点像桔梗的味道,它里面的“血管”有很多汁。好几棵树上,有的翠绿,有的金黄,一摇一摆,像金色的少年和绿色的女孩跳拉丁。
茶树叶,它的叶子是小小的,最小的只有指甲盖大小,大的也才大拇指左右,大部分呈椭圆形,外面还有一圈金边,乍看之下,像绿色的鞋底上绣着金色的花边,又像绿色的马蹄上裹着金色的马蹄铁。它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和车前子一样,叶片是螺旋形生长,从顶上看像一个“十”字。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篇二:我学会了做凉拌黄瓜】
我们一进教室,就闻到一股蒜泥味。我们看到桌子上,有黄瓜、白糖、芝麻油、鸡精等调料。顿时我们豁然开朗,原来今天要做凉拌黄瓜。
老师给我们先发了黄瓜,这些常见的黄瓜却让我们如此地爱不释手。我发现这黄瓜身上有许多小刺,这些小刺像一位位勇士一样守护着黄瓜主人。黄瓜还紧紧地裹着一件翠绿色的外衣,苗条的身材像根狼牙棒。
开始做了,我迅速地给黄瓜洗了个清水澡,粗糙的表皮仿佛是摸到了爸爸长满胡子的下巴。我再把皮削开,就可以看见黄瓜淡青色的身体了。此时,一阵清凉的黄瓜味扑鼻而来,真是让人心旷神怡。老师帮我们把黄瓜切成一条一条的,还狠狠地拍了黄瓜几下。在拍打时,黄瓜的汁就像顽皮的小娃娃到处乱跳。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拍打黄瓜吗?这是因为拍打后的黄瓜会更加入味。
到了加调料环节了,我给黄瓜洒了点盐进行腌制。过了几分钟,盐花不见了,只见黄瓜变得水润水润的,特别有光泽。接着,我又捏了一点白糖泼在黄瓜上。那糖落在闪亮的黄瓜上,像一颗颗小珍珠。然后我凭着自己的感觉再加着其它调料……
终于,我的第一个“作品”出炉了。老师尝了一下,细细地咀嚼着嘴巴里的余味,说:“过于甜了!”我赶紧拿起一块自己尝了一下,果然是这样的。
我准备第二次做凉拌黄瓜,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太贪婪于白糖了。果然,这次做的黄瓜不仅在色泽上,还在味道上都有了大大的进步,老师看着我做的凉拌黄瓜笑了……
我原以为成功才是代表着收获,而这次亲自尝试做凉拌黄瓜,让我明白了:失败也是一种珍贵的收获,因为它会让你下次做得更加好!
【篇三:做月饼】
星期三上午,我们来到惠和园做月饼。
到了那里,我听有同学说今天有一位神秘嘉宾呢!我凑过去问:“神秘嘉宾是谁呀?”那位同学说:“不知道。”过了一会儿,一个人的到来使我们知道了答案。原来,神秘嘉宾就是本班的班主任张老师和她的儿子牛牛。有老师的陪伴,我感到格外兴奋。
开始做月饼了,教做月饼的阿姨说:“同学们,你们是几年级的?”“四年级”。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阿姨又问:“有谁做过月饼的吗?”房间里立刻鸦雀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那阿姨来教你们做月饼好不好?”阿姨问。“好”。同学们回答。
阿姨说:“我们要拿起一块面。”说着,她从大面团里取出一块跟巴掌一样大的面团。然后把这块面揉成圆球。她又把那块面团揉成一个光滑的圆球,再把圆球压扁。注意不要压得太扁。她一边说一边把圆球压成饼。然后把自己喜欢吃的馅包进皮里,再把皮揉成圆球。接着,她把饼里包上绿色馅,然后揉成了一个圆球。最后把圆球放进模型里,反过来一扣,就做成了一个月饼。说完把圆球放进了一个萝卜的模型里反过来一扣,一个月饼出炉了。
阿姨说完,就轮到我们自己动手的环节了。
我从阿姨端来的面盆里拿了一块面团。我先闻了闻它的气味,呀,面团的气味很刺鼻,还有一股橡皮泥味。不管那么多了,我拿起面团开始揉。我心想:揉个面团有什么难的。可事实上可不跟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刚揉好,可是面团粘再我手上了。我费了好大劲才把它拉下来,可是,面团是拉下来了,可原先揉好的球就又得重新揉了。我连续试了好多次,可都没有成功。这时,阿姨走过来说:“你怎么没加淀粉呀?”我问:“还要加淀粉?”阿姨说:“当然了。”我说:“好。”于是,我往面团里加了一些淀粉,继续揉,很快就揉成了一个圆。然后,我又把圆里包上豆沙馅。然后放到模型里,反过来一扣,就做好了一个月饼。原来,做月饼还这么麻烦呀!
今天真开心!
【篇四:有你同行】
在一个个被香樟树的香气氤氲了一片天空的路上,伴着清脆铃声的悦耳的车铃声,我的童年里有你同行。
在我6岁前,家中的车库中一直摆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记不清它是什么牌子的了,只依稀的看见凸显在上面的黄色锈迹,龙头扭转时还会吱呀的响。每天早晨,你总会跨上自行车,载着屁颠颠的我穿梭于赶往菜市场的人群中。这辆自行车自然也是有十年之久了吧。
太阳的光线射在你发花的鬓角,透着些许的晶莹透亮的白点,又似乎是远处朦胧山头两边,悠哉悠哉的飘过的云雾,又有略略几缕爬上山顶。
那时的路不是很平,总是这儿颠一下那儿颠一下。双手交叉,紧贴你受晨光足足沐浴的后背,温暖而宽厚,这上面似乎弥漫着洗衣粉那长久的香气并和着家门口的那股泥味。挺清新的,挺好闻的。似山脉一般一起一伏。
“坐好喽!”你用那男人特有的洪厚的声音喊着。坐在背后的我立刻又怀有一种即将起飞的姿势,享受着迎接到风的幸福。
到了,你将我从车上抱下来,我一下车便跑到了菜市场门口的香樟树下向上仰望。因为我喜欢阳光从树梢上淌过,然后再带着绿意顺着洒在我的身上。在香樟叶,几片几片的旋转下来时,可以嗅到叶儿的扑鼻的香,他们像涂了油漆一般亮的发金。
你将车停在门口后,便牵着我的手,进了里面。“又带着小孙女来买菜呀?”“是啊。”你面如女子的明媚花绒般绽开了笑。“就是喜欢闻爷爷的香。”大家听了我的话都笑了,纷纷卷着我的短发问:“那是什么香啊?”“香樟树的香啊。”大家将伏下的身子抬了起来,互相注视着,失声的笑了,你也笑得更好看了。
在这条成长的溢着香樟树的香的路上,有你同行,我们一起携着那寻常香,一路陪伴彼此,现在的我认为,那包涵最丰富的香应该是爷爷的爱。
【篇五:桃花牵动我的情思】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花开花落,岁月更迭,不知几何时,能与君再次共赏桃林美景?
——题记
五片淡粉色的花瓣中一抹淡黄色的花蕊,几片翠绿的细叶映衬着花的娇美。有如仙女一般的桃花,轻盈地立于枝头,舒展着粉嫩的身姿,拥抱着温和的阳光。豆大的露珠在花瓣上滚动,她贪婪地吮吸着甘露,又将自身的清香揉于混合着泥味的轻风中,芬芳在山林间溢出。在另外几枝爬满绿叶的青翠枝条上,似襁褓中的幼婴的花苞在安然酣睡。“不知酝籍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这是一片桃林,当红与粉皆漫上枝头时,山腰似是铺开了粉红的绸绫。而想到此仙境赏花,却是曲径通幽,会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慨叹。此桃花美景是阳春三月之画卷,而今乃深秋,诗意早已凋却无影罢。
是在三年前的春天,与同学们共栽下这桃林的。我们有声有笑地互相帮助扶持着栽种桃树,在沟壑纵横的桃花地里嬉戏玩闹,溅得彼此一身水与泥。我们比赛着谁种的桃树多,探讨着如何更好地栽种树苗。那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似是山林小鸟的歌唱,那一张张欢笑的脸庞似是朵朵绽放的桃花。在这些小树苗中,我们用相机记录下了每个人汗流浃背一起辛勤栽树的身影,那是同学情谊最好的见证。
还记得吗?在快要毕业时的班会课上,我们一起观看我们从满目稚气的样子再到长大成熟的视频,那一张张照片使多少人当场热泪盈眶。对比着一年级与六年级的样貌,我们不由得感叹时光飞快。当我们把认真写好的卡片递给同学中情谊最深的朋友时,当我们念出接到的对方卡片上书写的一字一句时,一股酸涩的离愁之情触动着每个人的心弦。我们一起在军训时罚站,一起在运动会上拼搏,一起在烹饪课上显露身手,一起在教室里诵读经典……那是多么难忘的六年时光啊!燕子去了,还会再回来;我们分散开了,却可能再也见不到彼此……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凄冷的深秋里,桃林早已绿肥红瘦。我怀念那春天里在风中显露出笑靥的桃花,和那氤氲着花香的气息。“桃花潭水深千尺”,怎及与友别离情?同学们,我可爱的挚友们,来年春天,再共赏桃花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