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如何在碎片化生活中自处】
碎片化,一个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在互联网上新兴的词汇。无数各种不加以精确筛选的信息的狂轰乱炸下,人们显得无所适从只得以用忙碌的工作来填充这样的生活。似乎生活中各类必需与非必需的活动都被网络肢解得支离破碎。
可碎片化真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吗?显然并非如此。这样的生活方式也给予我们从前难以想像的便利。在原本碎片化的空暇时间填充有意义的阅读等,这类合理利用时间的举动在打发无聊的同时也能增长了不少有益的知识。节省时间并拓宽我们的视野,可谓是碎片化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
然而,在另一方面,当碎片化也入驻了本该以整段时间存在的活动。譬如说,学习、工作、阅读一些需要沉心思考的书籍时,它便显得无用且令人厌烦,当你在潜心学习。刚对一道困扰你许久的问题有了些头绪时,突然被手机上的信息惊扰到;而在回复完之后,那灵机一动却早已消失不见。可见,碎片化带来的弊处也不胜枚举。
那么面对如此普遍的现象,我们又该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让碎片化为我们所用呢?我认为,心态是很重要的一环。“心态决定命运。”相应的,人立足于这个社会生活方式与心态亦息息相关。在这人云亦云的浮躁的社会中保持一种安适的心态是遇到碎片化生活难能可贵的。而这种心态。却又是不溶于。芸芸众生被互联网所操控的关键之处。什么样的人眼里就有什么样的世界。恬淡舒适的心境会放慢一个人眼中的大千世界。不将时间分割,去追寻盲目的大流,而是保留自己的时间完整的投入感兴趣或有意义的事物。不为短暂的愉快失去对值得投入时间的活动的兴趣与机会。
“从前车马邮件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由当时普遍民众的心态所决定的。那节奏的生活固然提高了效率,然而从长远来看,却不然长期冲刺代码儿是否能坚持到最后也未知。不如舍弃短期的效率,而去追求长远的质量。
碎片化固然存在缺陷。但某些人选择性忽视其长处,将其一并否定;又在抨击后无所作为却更不可取。保持一颗慢生活的心,将时间完整化,同时利用空暇的碎片时间补充。我想这才是不被网络操控,不混于大流的生活态度吧。
【篇二:独行在路上】
有人说:若想走得快,就一人上路,若想走的远便结伴而行。世间之人大多选择后者,权衡之下,我愿独自上路。
固然结伴而行可给同行之人信赖与安全,提供依赖与鼓励,消除孤独与寂寞,在人想退却或偏转时,又将他拉回来,随着大流走向远方。这种大流方式不会造成重大伤害,亦不会是人锋芒毕露,在平庸的进步中,推动整个时代的进步。历史也证明,一个人造不出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一个人建不出巍峨壮观的紫禁城;一个人扬不起鲜红艳丽的五星红旗。
结伴而行,推进了朝代的更替,文明的前进。然而,作为个体的人来讲,世界从来都未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梦。并且人又在结伴而行中相互退让、迁就,从而使不同的梦同化、淹没,只剩下所谓的大势所向,随波逐流,奔涌在独行者早已勘探出来的路上。
独行者,孑然一身,坚贞自己的内心,忍受着孤独与寂寞,在前方披荆斩棘,引领时代的发展。他们因思维超前,而不为人所接受,所以梵高在饥寒交迫中结束了自己,徒留充满热情与希望的《向日葵》光耀人间。他们的历程是无与伦比的艰辛,但是鲁迅却在国民的彷徨中高声呐喊,用笔撕碎黑幕,迎接久违的黎明。独行者的内心是无法比拟的孤独,就似居于“高处不胜寒”的境界,无人信赖,无人鼓励,唯有学会在夜深人静时舔舐自己的伤口。但也就是这些孤独的独行者,开辟了荒芜的小道,拉开世界的新帷幕,为结伴者指引方向。
独行者走在前方披荆斩棘,结群者在后方奋力推进,世界便在此境下奔向前方。其中有些独行者在名誉与权力中迷惘了,退成芸芸众生中的结群者。也有一些结群者突然明确自己的方向,跳出来,变成独行者,引领方向。但那些真正的独行者,仍坚守在自己的路上,纵使道路崎岖,纵使头破血流,他仍奔向前方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