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是“红楼迷”】
合上《红楼梦》,心中暗暗伤感。原本一时兴旺的荣国府,就这样败落了?
我是个“红楼迷”,一想到《红楼梦》里的情节,就两眼闪闪发亮。没事了,也常问爸爸妈妈,你最喜欢哪个主子、丫环,最讨厌哪个?
因为常读《红楼梦》,里面的人物我倒记得清楚:黛玉漂亮,可多愁善感,内向,还有点儿小心眼;宝钗爱笑,性格外向,给人一种好感;宝玉……丫环可好:紫鹃可爱,袭人聪明,晴雯漂亮,平儿冷静……
刘姥姥曾一时成为我们的关注点。记得那一次看新版《红楼梦》中,她老人家头上戴满了花,进了荣国府凑热闹,把我和表姐笑得死去活来。
可因王熙凤等人后来做错事,臭名远扬,被抄家,再后来,主子丫环们,赶的被赶,嫁的被嫁,出家的出家,荣国府就衰败下来。
曹雪芹不是有才,而是太有才了。以前,我一见《红楼梦》就生气,真想把那书给撕了;如今,我懂得了欣赏这令人痴迷的著作,而且有不少长进。
妈妈给我在电脑上查各种版本的《红楼梦》书籍,找不同时期拍的电视剧,可我看得还是不厌其烦。
我从小就爱设计发型、服饰,对《红楼梦》里的古装美女的指指点点评评论论更是家常便饭了。“这个好,清一色的长袍和淡蓝的丝带,搭配不错!”“那个一点儿品位都没,黄和紫搭配,多难看……”
一次,听黛玉吟唱《葬花词》,我心中又发伤感,只记了最后两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想到如今黛玉死得这么惨,又起了同情心。
我看曹雪芹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可把一块美玉想成了一个人,作品又这么出色……
噢,新版《红楼梦》开演了,我要去看了。拜拜!
【篇二:情怀歌手】
可能说起情怀歌手,我首先想到的便是许嵩,这个歌手在现在看来并不是很出名,但是他的音乐却唱出了和当前很多歌手都不一样的感觉。
作为歌手而言,许嵩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毕竟他只是医科大学学生,半路出家,又是网络歌手,这些注定了许嵩可能很难达到一种很高的高度,但在他的音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思想、他的价值观,2015年专辑《山水之间》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他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
有人称赞他为音乐的鬼才,在他的歌曲中,经常能够出现独立思考批判的情绪,他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唱风,保存着自己原本的那种独特演奏风格,这也使他的音乐区别于很多的大众音乐。
他在用音乐传递着自己对于生活的看法和感悟,坚持着自己的音乐梦想,即便半路出家,唱功和舞台表现力都欠佳,但是他从未放弃过,坚守梦想,他的音乐给了无数人启迪,同时也给了很多人力量。
一位歌手,能够用音乐传递自己的想法,不追求功名利禄,淡泊名利,去找寻自己心中最纯粹的音乐,想必作为一名歌手,这些足矣。那不是歌手的我们,是不是也要像他学习,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些对于生活的情怀呢?
【篇三:功夫茶】
工夫茶需要很多闲工夫,又需要讲究泡茶的细功夫,跟谈恋爱一个理。因此只要你把茶泡好了,泡妞就不是个什么难事。女孩子也是一样的,掌握了泡茶的内功心法和绝妙招式,大可以每个季度都挑个把帅哥当韩国泡菜一样泡一泡。小伙子第一次登门做女婿,人家也要看你泡工夫茶的水准,因此不会泡茶的人讨不到老婆,貌似只能出家了。出家也要喝禅茶啊,禅茶禅茶,真分不清茶里是禅,还是禅就是茶。在家出家都得喝茶,因此不喝茶之人真是无可逃于天地之间了。
只要有工夫,我们就会花好多工夫喝工夫茶。喜欢炒作的就喝炒茶,喜欢自摆乌龙的就喝乌龙茶,其它种类的茶少一点。炒茶豪迈张扬、热情奔放,乌龙茶恬淡清远、韵味深长。普洱茶偶尔也会喝,只是普洱茶醇厚得高深莫测,那几杯黑沉沉的东东就像陌生人脸上戴着的墨镜,有点让人看不透。一杯普洱“嗖”一声滑滑溜溜钻进肚子里,心里面有点难以把握的惴惴不安,恍惚哪儿不对劲一样,好像把一个不能说出的秘密吞进肚子里,又有点像西游记里的黄眉老妖把孙猴子变的西瓜吃进肚子时的感觉。
泡茶流程繁简无妨,手法粗细随意,可骏马秋风冀北,也可杏花春雨江南。饮者无贵无贱,阳春白雪者固然可以喝,下里巴人也不拒。我们潮汕人在田地头榕树下,扛着锄头便可喝工夫茶。而日本武士带刀则不能进茶室。潮汕工夫茶可以喝,可以饮,也可以品,而日本茶道就只剩下品了。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这“菊”里应该包含着茶道文化,如此说来,日本茶道充其量也只是“菊花茶”了。
【篇四:此岸花开需回首】
此岸羡慕彼岸的欢乐,彼岸向往此岸的幸福。追求幸福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追求他人的幸福而忘记寻找自己的幸福,实乃人生一大悲事啊!其实幸福就在此岸,回首便是满眼的灿烂春光。
古往今来,多少名人贤士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只因他们一心珍惜眼前的幸福,不去羡慕他人的权势名利,才能淡然的收获满岸花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送别》由李叔同创作,出家之后被尊称为弘一法师。自出家后,他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一条毛巾用了十八年,破破烂烂,一件衣服缝缝补补许多载,他仍说“能穿就行”。一日三餐咸菜配粥,弟子都颇有抱怨,觉得粥寡淡佐菜咸,法师却道“咸有咸的味道”。一心享受讲经布道的简单幸福,吃穿上也就不觉苦,实乃知足常乐。
本是日本留学归来,精通作词作曲,绘画、戏剧也颇有造诣的李叔同,本该过着富足安乐的日子。可他却选择出家,不染红尘,不窥它岸花开,过着平淡清苦的生活。所以他的幸福即是珍惜当下,享受眼前拥有的普渡众生之满足。
历经战难,半生飘零,老来困苦,却知足常乐,此乃陆游的真实生活写照。生活贫苦,可他不感往时风光意气,不恨他人闻名显达。“买尽烟波不要钱”就可看出他的乐观心态,以读书为乐,使他忘记烦恼、贫穷。“医不可招惟忍病,书犹能读足忘穷”。正是在这种乐观旷达的心态下,他看到了眼前的幸福,暮年仍有大量佳作诞生。
不去追寻无尽的远方,而是回首抓住此岸的幸福,正是陆游知足平淡的秘诀。然而往往现实却是:我们过度追求名利,过分窥探别人的幸福。而这样的行径常常让我们与近在咫尺的幸福擦肩而过。或许当我们真正费尽气力游到彼岸,才发现彼岸的花开的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绚烂。瓦尔登湖畔造木屋的梭罗,两年潜心终成《瓦尔登湖》一作,沙滩画画追求艺术梦想的高更,不慕荣利清廉正直的周敦颐……他们都看到此岸的花开的芬芳。
人们站在此岸,总是向往着彼岸花开的美丽幸福,却殊不知此时此岸所踩的土地上,花开正艳,身后满眼的灿烂春光。此岸花开需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