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扬相关作文

【篇一:赶路】

浮生浩浩,红尘之中千媚百态;浮生若梦,又何以却庸庸一生?人这一生,永远在做一件事——赶路。

云梯之上的人,在赶心中之路,他们崇尚自由,崇尚快乐,崇尚无拘无束的诗意;而云梯之下的人,在赶泥泞之路,他们无畏艰难,无畏险阻,无畏荆棘丛生。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采菊饮酒……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永远走着自己路。他们不断前进,不惧浮沉,不言沦桑。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在赶路,那是一条没有战争硝烟,没有纷乱杂扰的心中之路。

“忽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那是刘永在赶路,那是一条沧凉忧伤之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那是李白在赶路,那是一条豪迈潇洒之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是苏轼在赶路,那是一条飘逸宽阔之路。

古之文人骚客皆在赶路,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赶路?我们无法做到楚大夫那般豪壮千里,但我们可以脚踏实步,迈向远方;我们无法做到苏轼那般胸襟万丈,但我们可以立足现在,怀抱理想,向前方前进。

三毛,一个风一样的女子,有人说,她的一生短暂而苦难,是一条坎坷路。而我要说,她的一生璀璨无暇,是一条无人能及的路。,不幕世间风物情少,不惧世间悲喜消磨,如一缕风,来来去去不带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那便是她所向往的路,她在不断追赶,不断靠近那条离心最近的路。

时雨煮酒,花随萧默,心有千千结,独倚小楼望明月,帘乱烛影,风指眉心,情难舍,心难留,魂梦萦绕,心中之路,脚下之路。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无畏前方;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无畏前路。

浮华万千,不过过眼云烟,雪府苍松,宛羽化之仙,知须进,须无畏。

韵华千载,化了斑斑史迹,但唯一亘古不变的只有一件——人的一生,永远在赶路。

【篇二:我的选择,我喜欢】

若能捧起一束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下枫树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的,但我的选择,我喜欢。

楚汉争霸,西楚霸王项羽兵败退至垓下,陷入汉军的十面埋伏。那一夜,楚歌四起,项羽饮于帐中,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应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虞姬拔剑自刎。项羽遂率数十麾下杀出重围,临乌江,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叹息曰:“此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李清照高度赞美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侠骨柔情,英勇善战,却在面对失败时少了份冷静和智慧,每个人在生命中总有许多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你的一生。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自青年时就立志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在赴美留学期间,立志要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篇实验论文。然而,在近20个月的实验室工作中,他的物理实验进行得非常不顺利,以至当时实验室流传着: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的笑话。杨振宁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一些。

一天,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直率的对杨振宁说:“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你已经完成了一篇理论论文,我建议你把它充实一下作为博士论文,我可以担任你的导师。”杨振宁听完心情十分复杂。他想起上小学时的一件事:有一次上手工课,杨振宁兴致勃勃地捏了一只小鸡,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爸爸妈妈看看了后笑着说:“很好,很好。是一段藕吧?”往事一件接一件的,在他的脑海里浮现,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实在不强。

最终,杨振宁接受了泰勒的意见,毅然做出选择,把主攻方向转至理论研究。于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杨振宁适时放弃了当时的梦想,做出了正确的人生选择,最终走上了一条光明大道。

站在历史的长河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陶渊明悠然南山采菊饮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腹,也愿怡然自乐,躬耕南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热爱生命,喜欢选择;让最好的选择,绽放最高贵的生命。

【篇三:有待与无待】

“有待”与“无待”千年来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荀子在《劝学》中极力倡导“有待”,留下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信念;而庄子却在《逍遥游》中极力寻求无待者,而最终发出了“彼且恶乎待哉”的无奈感慨。看来有待与无待相互统一、相互依存而不可分开。

芸芸众生,生于自然,养于自然,因此我们必须凭借自然而生存,由此看来,芸芸众生都是“有待”之人。但是我们又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去美化生存的空间与环境,去追求幸福的生活,去开拓自然。因此,我们又必须做到“无待”。有待与无待统一而不可分。

有待与无待相互依存,但二者的选择则不尽相同。陶渊明有待自然,凭借着南山,过着“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淡泊的生活,但他却无待官场,放弃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官场逢迎生活,他为后代追求精神自由发热文人做出了有待与无待选择的典范,千百年来立于南山之巅。

历史的长河波涛汹涌,奔腾不息。在浓烟滚滚的战乱年代,在奸臣当道的黑暗朝代,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昏庸时期,屈原毅然放弃了渔翁所提议的“随其流扬其波”的道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清澈的汨罗江,他的纵身一跳向世人诠释了有待与无待的真谛。

在历史的长河中到处漂浮着有待与无待的抉择,现在我们不依然面临有待与无待的选择吗?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必须首先依靠老师的教诲和指导来获取知识,但又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习才能提高。

种子有待水分萌发,但它必须无待外物,独自突破头顶的泥土,才能成为茁壮成长的幼苗。陶渊明有待自然而无待官场,一次次的选择为我们指明了有待与无待的方向。

有所依凭,有所放弃,才能领略生命的真谛,才不会在时间的长河中迷失方向,失去人生的坐标。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