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与《弟子规》】
最近,我学习并背诵了一本叫《弟子规》的书。书中讲了,作为一个孩子或一个学生要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书里面讲了七个方面:“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书里面“入则孝”中有这么一段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我觉得,其中我做到过“父母责,须顺承”和“冬则温”这两点。
前几天晚上我在楼下玩,爸爸妈妈也在楼下散步。我擅自做主跑到一个小朋友家里去做调查。恰好这时爸爸妈妈来找我,想让我回家。发现我不见了,心里很着急。他们在院子里大声喊了好久,也不见我人影。直到我做完调查后才回到家。爸爸妈妈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之后我想了想,主动认了错。爸爸妈妈见我主动认错了,就没再责备我了。通过这个事情,我不但做到了“父母则,须顺承”,还知道了“出必告,反必面”。
我还记得,在一个寒冷冬天的晚上,我让爸爸妈妈不要充热水袋,他们感觉很奇怪。那天我特意提早上床帮爸爸妈妈把被窝焐暖。他们一进被窝就觉得很暖和,就问这是怎么会事?当他们知道是我把被窝焐暖后,连声夸奖我呢!我听后心里甜滋滋的。
我发现孝也是很好的,不但别人会更多表扬我们,还会增添我们的美德哦!
【篇二:有爱不觉人生寒】
人生总归绕不过“爱”。
茕茕立于世间,深感白云苍狗、雪泥鸿爪,然流光醒转深处,总有些真、善、美得以留存,散发着柔和的光,从不因时间所蒙尘,反因岁月而愈发触动灵魂,为平日带来暖意的温度。人生何处不是爱?有爱不觉人生寒。
寸草心春晖意
爱父母,是人间最淳朴的真爱。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我亦不见。父母在我们面前永远是坚强的、无私的,无惧无畏、无所不能,仿佛有着世间最强大的力量。常常把他们当“超人”,然而我们却忘了,父母在我们这样的年纪,也不过是两个会哭、会痛、会犯错、会无助的“凡人”。而让父母变得如此“伟大”的,正是对我们的爱!
细细品来,一杯热牛奶的温度,便是母爱的温度;一双长满老茧的双手的厚度,便是父爱的厚度。我们有时的忽略正是最日常的温存与爱意!寸草心,当报三春之晖,古人之理今之尚存。对父母,既怀感恩,更要亲力亲为,一盆洗脚水、一餐热米饭、一张成绩单,小事当中亦寓含孝敬之意,寸心有爱,方让父母之心亦觉不寒。
泛爱众而亲仁
爱他人,是人间最仁慈的善意。
我将“爱众”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当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最简单的善意,然却是最难做到的。不强迫他人、不要求他人,尊重,便是对他人最基本之爱。第二个层次当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他人所想、为他人所谋、为他人所乐,此时便已达到“君子”的一个要求,君子之爱,在于仁。第三个层次当为“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正如范文正公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欧阳文忠公与民同乐;杜工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将苍生百姓放入心中,才是真正的“大爱”。
常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若我们尚没有泛爱百姓的能力,也并非不可“泛爱众”。举例而言,老人摔倒,我必定扶!世间虽有不善,然更多大爱,我们能做的,便是让世间少一分寒冷!
天地间有大美
爱自然,是人间最绮丽的大美。
山河岁月,自有大美而不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世界那么大,虽无法涉足一二,但仍心向往之。遑论远处,即是近处之四时与花草,亦会带来生命的大美与大爱。
看看土地的变化,看看季节的更替,是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春天来了,冰雪尚未完全消融,江水还未开始流动,便可看到树林与田野之间淙淙的小溪流。夏天来了,傍晚日头渐落,夕阳渐红,炊烟渐起,一架飞机驶过,便可看到晚霞间那美丽的弧线。冬季到了,苍茫大地银白一片,远处山脚下薄雾缭绕,便可观到自己沉静开阔的内心。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这样的自然大爱,总是让人于心里满载一船星辉,又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真正爱上自然,便是爱上世界,便能够洞察万物而欣喜。这样的浑融,乃是天地万物的相谐相生,是日月星华的相耀相明,是寥阔人间羽化而欲登仙的相合相融,也是身与灵、心与魂的极致相通。
于我而言,父母的真爱、他人的善意、自然的大美,便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真善美”。人生事,难免不称意,但以爱在手,便可杖藜看云,踏歌而行!
或许,生命本身便是“爱”。是的,爱在生命里,一直都在。生命的大教室里,爱一刻也不曾缺席。张晓风说: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那么,路在,爱在,心在,梦想在,人生在,你还会不会觉得寒冷?
【篇三:爱无所不在】
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
用第一抹无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用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一份善良去感化世间万物;用一颗赤子之心让世界更加美好。
人间有真爱,处处有真情。世间的爱的种类之多,有家人之间的爱,同学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而这些爱的源泉便是内心深处的那一份善良。
生活因为有爱,才变得更加多彩多姿;生命因为有爱,才得以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传承;地球因为有爱,才变得更加美丽迷人。爱让人冰冷的心重新有了温暖;爱让走上错路的人迷途知返;爱让陷入绝望的人重新点燃了希望;爱让寒冷的冬季有了一丝的温暖。
不求大爱无疆,但求小爱有情。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可能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但只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帮助他,让他人感受到我们的真心。爱也不一定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时只需要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就好。
当他人伤心难过时,我们给他人一份舒心的安慰;当他人失败受挫时,我们可以给他人一个肯定的眼神;当他人摔倒受伤时,我们可以给他人一份温暖的关怀。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爱努力,让我们的爱开出美丽的花朵。
阳光用它爱的光线温暖大地,使冰雪融化;雨水因爱从天上来到人间,用它那小小的身躯滋润着每一寸土地;小草因爱用它那一抹绿色装饰着大地的一角;人因为有爱,才奏成了一首首欢快的乐章。是爱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爱让黑夜不再阴暗;是爱让生活变得不再单调……
子女因父母给予的爱,才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学生因为老师给予的爱,才得以更好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人类因自然给予的爱,才得以生存栖息;地球上因为有了这些爱,才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弟子规,圣人训——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篇四:我的良师益友】
前几日,学习了《弟子规》这部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好教材,学了它,我明白了许多,使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全书分为七个部分“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任”、“余力学文”。“入则孝”讲的是人子之道,就是孝;“出则弟”讲的是兄弟相处之道及在长辈前的规矩;“谨”讲的是人的自制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做事能力;“信”讲的是人的信用和信念;“泛爱众”讲的是以广泛的爱心对待社会大众;“亲任”讲的是要选择良师益友;“余力学文”讲的是学习圣典的态度、方法。
这七部分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泛爱众”和“信”。“泛爱众”使我明白了:对待他人、要以一颗友爱之心,因为人类生活的纽带,就是爱心。想起往事,不觉面红起来:
炎热的夏天,知了不安分的叫个不停,听的人一阵心烦。喝着冰水,行走在大街上,看着道路两旁的花也被晒得无精打采,更烦恼这天气了。忽然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简直令人作呕。我顺着味道找出了源头:呵!原来是一个乞丐。看着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样子,闻着那三级大风也刮不走的味道,我简直不想从他身边经过,对他厌恶至极,将天气的罪恶都追加到他的身上。可又绕不过去,没有办法,捂着鼻子,快速奔跑起来。“小姑娘,行行好吧,我一个人被生活所迫……”路过乞丐的是时候,他忽然伸出手抓住了我的衣角。看着他那脏兮兮的手,我不由大怒:“你把我的衣角都弄脏了,快放手”。乞丐一脸无奈的放了手,不可置信带着乞求的眼神并没有打动我。我气呼呼地大步离开,还不时回头瞪他几眼。现在的我,不会再这样了,我会尽力的帮助他们,对于他们,还会产生怜悯之情。
“信”使我明白了:做事要以诚信为则。记得一次我在家中淘气,将茶杯打碎了。看着爸爸怒气冲冠的样子,我没有诚信,说是喵喵﹝大花猫﹞干的。现在想来,真不应该,不仅不讲诚信欺骗了家人,还使花猫受了委屈。
《弟子规》是我的良师益友,学了它,我明白了许多,明白了要诚信做人,要有孝道,要有一颗友爱之心等道理。它使我受益匪浅,我会认真学习并遵照它的内容去做,从而使自己变成更加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