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特产牛肉干】
牛肉干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传统休闲小吃,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生产。但说起最正宗、最好吃的,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发源地之一——内蒙古通辽市。我们通辽是国内知名的牛肉干生产地,每年卖出的牛肉干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被誉为“牛肉干之都”。可你知道我们通辽的牛肉干为什么这么“牛”吗?
“牛”在历史背景。说起通辽牛肉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的时代。800多年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伐兵西征,途中为减少军队的辎重,把牛肉风干后食用,既方便携带又保留了牛肉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正是靠这种特殊军粮,当年蒙古骑兵几乎横扫亚欧大陆。仅从历史背景上说,通辽牛肉干就是小吃界的“成吉思汗”!
“牛”在选材精良。牛肉干好不好吃关键在于肉。通辽是我国著名的科尔沁黄牛之乡,牛肉干正是以这种黄牛肉为原料。它们都是草原上散养的,饿了吃天然的牧草,渴了喝流淌的河水,虽然相对饲养场的牛生长周期长,但肉质更鲜美。据说一头1200斤的牛身上,能做成牛肉干的肉只有30~50斤,而三四斤的牛肉才能做一斤牛肉干。选材如此精良,难怪有人说它是牛肉干中的贵族呢。
“牛”在口味地道。通辽牛肉干的传统做法是将腌好的牛肉放在太阳下晒干,然后放在炉子上用炭火烤制。经过几个小时的烘烤,牛肉去掉了腥膻,融合了大自然的味道,变成了外干里润、香气四溢的美味。牛肉干只加入食盐做调味,微辣味道的也仅仅添加了相应的香辛料,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只是在鼻尖晃一晃,就能闻到一股特有的牛肉原香,让人忍不住流口水。等你迫不及待地咬一口,这醇香的味道瞬间就会让你的满足感爆棚,似乎连牙齿都彻底沦陷了。如果觉得这样吃还不过瘾,就再配上一杯热腾腾的奶茶,那种浓醇、味咸碰撞的滋味,再挑剔的吃货也会被征服。
我们通辽的牛肉干,就是这么牛。它虽然朴素平凡,没有云南过桥米线、天津狗不理包子、北京烤鸭的名气大,却是草原人民生存智慧和天人合一的饮食表达。吃了通辽的牛肉干,你一定会分分钟感受到草原人民的热情,一定会爱上它,爱上草原!
【篇二:最美徐州味道】
味道,是每个人独有的记号。
有人恋果汁之香甜,那是对青春年少的眷恋;有人溺咖啡之纯涩,那是对困境的憬悟;有人爱茶之甘美,那是对人生的品读;而我,则是流连于徐州的千滋百味中难以自拔的人。
品一口浓稠的饣它汤,徐州的味道便在舌尖荡漾。饣它汤相传为彭祖所创,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径徐州就品尝过此汤,后又御封为“天下第一羹”。要问哪家的饣它汤最正宗,你瞧那马市街饣它汤门口长长的队伍便可知晓。这饣它汤是用老母鸡。猪圆骨。鲜鱼。麦仁及十余味滋补中草药经十多个小时小火熬制而成,口感辛辣厚重,浓厚绵长,尝一口品味无穷,爽在口里热在心窝。你看那漾漾浓醇将过客的思念在此刻唤醒,扑面而来的是淳朴的徐州风情。一张张漾满了热情的脸让周遭的喧嚣。沿街的叫卖都无法融入这令人招架不住的场景。这便是徐州的味道,浓醇,给人以温暖的力量。
饮一口热辣的羊肉汤,徐州的味道令人欲罢不能。大瓷碗中加些作料,抓一把羊肉,再加上一大块火红的羊油,万事俱备!将浓白的羊肉汤往碗里一倒,在撒上一撮绿油油的香菜,好似化学反应一般,竟在碗中呈现了一出活生生的《西厢记》。寒冬寒风凛冽,简陋的门面房中,古色古香的木桌配上简易的小马扎,摆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吹一吹上面的红油,大咧咧地喝上一口,一股热流流遍全身,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回味无穷的鲜美。夏日炎炎,依旧抵挡不住徐州人们喝羊肉汤的“激昂步伐”,三伏天,伴着燥热的空气,来一碗羊肉汤,泡几块馍,享受着汗水从皮肤渗出,复又渗透衣服的快感,真真的惬意!揩一把额头的汗珠,你闻那徐州的味道直扑人心,一如徐州人的豪迈直爽。
掬一口甘甜的清湖水,徐州的味道沁人心脾。三生石畔的泥土固然清香,却抵不过徐州山湖美景的秀丽清纯。沉浸在初绽的晨曦里,飘逸在和煦的春风中,骑着单车,在这偌大而古老的城市里放眼远眺,那连绵起伏的群山是云龙山,那波光粼粼的湖是云龙湖。山青。水秀,大徐州的人见证着它的一步步成长。初春湖畔迎春花开,骑行在林荫小道中,看四围春意萌动,暖暖的阳光映射在湖面上,竟别有一番一如徐州人品性般的怡然。鼻翼间充满了希望的味道。记忆中,无论悲欢稠雨。离合悲雪。和畅惠风,她都不曾改变依依的倩影和清丽的味道,这便是徐州味道,清新,给人以豁然开朗的心境。
唇齿鼻翼仍依恋着这些毫不张扬的感觉,淡然后尚存些许甘甜,如泉水般荡涤着这世俗的尘埃,荡涤出这座引人遐想的城市,荡涤出那么有情有义的徐州人。
邵帅,一个12岁的少年,本该在学校度过无忧无虑的时光,而他却要早早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一岁时父母离异,五岁时母亲离开他去北京打拼,十二岁时母亲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小小年纪的他选择了休学照顾母亲。他没有离异家庭孩子的孤僻等性格弱点,多得是懂事,独立,品学兼优,乐于助人…在母亲患病关口,他选择了捐髓救母,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片天,用自己对母亲之爱诠释了徐州人的有情有义…
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它们存在于徐州的大街小巷,几乎每天都有发生。仍记得易中天教授曾评价我徐州人“有情有义,敢作敢为”,大爱无言,在徐州这个有着深厚底蕴的城市,有着太多太多毫不张扬的爱的味道萦绕着我们。
不觉间,徐州的味道在时间的流逝中又浓郁了,发展中,我大徐州的味道历久弥新,挥之不去。安谧静夜中,君可曾闻到那淡雅之香?